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消协副秘书长亲历医疗服务侵权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17日07:15 南京报业网-南京日报

  【南京日报报道】“平时消协就经常接到有关医疗消费方面的投诉,这次亲身体验,让我对消费者反映的一些问题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昨天,鼓楼区消协副秘书长丁梅向记者详细讲诉了她近日陪父就医的一段经历,并对医院忽视消费者权益的一些关节点予以披露和点评。

  找熟人“插队”成潜规则

  【亲历】4月24日晚8点左右,我接到家里人的电话,说父亲左肩膀摔骨折了,已经送到医院。我赶紧打车往那家医院赶。到那一看,医院走廊里到处是病人。父亲正躺在走廊里的一个小推车上,不停地发出痛苦的呻吟。我随后向医院打听,什么时候才能做手术?医院说,病人太多,要观察几天再说。就这样,父亲一直等到27日才被安排手术。可在此期间,有一些病人当天来就被安排做了手术,根本就没有按顺序排队。事后和朋友闲聊,大家都笑着说,这是公开的秘密了,只要能找到熟人就不用等了。【点评】这种情况或许在许多行业都存在。但不管是从道德上还是《消法》上讲,它都违背了一个起码的公平原则。

  细节服务不到位,让患者多跑腿

  【亲历】整个住院期间,医院的许多服务细节,如:医疗器械如何使用、微波炉使用是否收费、手术时家属应该在什么地方等等,都没有人主动告诉我们,完全靠先来的病人帮忙以及我们自己多次跑腿向医院询问。父亲手术的那天,一开始,我以为家人都要在医院的茶座等呢,结果搞了大半天也没听到广播通知我们。后来一打听,父亲早已从手术室的另一个出口转到病房了。【点评】站在服务消费者的角度考虑,医院理应注意到这些细节,只要把一些细节的东西罗列到一张告示上,贴在病房就可以了。

  用什么药和器械,不征求意见

  【亲历】手术前,医院曾拿来一个手术清单让我们签字,上面写到要使用进口钢板、进口床等。其中,光一块进口钢板就价值8000元。但我们直到现在也不清楚这些进口器械究竟是从哪国进口,是什么品牌?当有些药既能使用医保药又能使用非医保药时,医院也从来没征求过我们的意见。【点评】医院这样做,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作为相对弱势的患者,根本没有能力去和掌握着自己或者家人健康甚至生命的医院谈条件。

  交了钱还差点被强制停止治疗

  【亲历】4月29日下午3点左右,医院打电话给我,说住院的2000元预付款用完了,如果不马上续交,医院将强制停止治疗。我赶紧到银行取了7000元,并于下午4点半左右赶到医院交上。可第二天一大早,医院又突然来人说要停止治疗。对方称,账上没看到我们的钱。后经检查,原来是医院电脑输入出错。【点评】救死扶伤是最起码的医德。另外,医院通知家属续交钱,也应该提前一点。至于交了钱,还差点因院方出错而被停止治疗,就更让人没法接受了。

  患者无法核对消费清单

  【亲历】5月5日,父亲出院。医院打出一张共计1.7万余元的收费清单,让我们核对。这个看似合理透明的做法,其实一点也不透明。因为里面有很多项目的费用,我们根本没法核对。如:手术室里到底使用了哪些医疗器械,使用的是什么档次的器械等,我们当时没法进去看,根本不清楚。【点评】这又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类似的事情绝非个别。以前就经常有患者到消协投诉称,他们在手术室内根本没用床,可出院时却要收进口床的钱。南京日报记者 邹伟(编辑 晨光)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非常阿杜
非常阿杜精彩铃声
Beyond
Beyond激情酷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