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中国经济难以承受人民币升值冲击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17日07:52 南京晨报

  如果现在人民币升值,我们的经济是否能够承受巨大的过度升值的压力?

  国际经验证明,在当前美元贬值的国际金融环境下,特别是在国际“热钱”都在不遗余力地投机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下,只要人民币有任何风吹草动,只要人民币管理浮动的区间稍一扩大,人民币币值必然马上冲到区间上限。人们会马上期望人民币还要进一步升值,热钱会更多地流入。巨额“热钱”的推波助澜,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也会水涨船高,会不以人们
的意志为转移地过度升值。中国的经济是否具备承受这样冲击的能力?

  首先要应对的直接冲击是经济的四大需求之一———进出口。如果人民币过度升值,如升值20%30%———在压力下升值更高也不是不可能的。如果人民币升值30%,则意味着我们的出口一下子增加了30%的成本,我们进口的所有东西的价格都一下子便宜了30%。突然丧失价格竞争力,出口相关行业和公司马上失去比较优势,出口出不去,产销不平衡,存货增加,资金周转不灵,规模小一点的企业恐怕会立即出现生存危机。

  所有进口产品一下子便宜了许多,肯定会出现大量对进口产品的需求,反过来也冲击那些提供国内市场需求的行业和厂商。中国年进出口已经超过万亿美元,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和德国的第三大贸易主体。中国出口产品的结构是需要调整的。但是按照目前的统计口径,60%以上对外依存度的中国经济在总体上一下子可能调整得过来吗?我们的经济在短期内顶得住吗?

  1985年,日本在广场协议的压力下开始日元升值,日元的升值从1美元比200多日元的水平以“飞流直下三千尺”的气势,升至1美元兑78日元的水平,这个汇率水平绝对不是市场的均衡,百分之百是过度升值所致。而过度升值无疑是使以出口为导向的日本经济近10年一蹶不振、付出近10年经济衰退的惨重代价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国经济付得起10年经济停滞的代价吗?

  更严重的是,我们的经济体系中存在巨额显形和隐形的债务。近期国内正面临潜在的金融风险,金融体系改革需要稳定的内部和外部的金融环境。人民币的暂时稳定,将为金融体系的改革争取时间。面对2006年金融业的开放,我们剩下的时间不多了。在目前的内外经济形势下,人民币升值未必能解决一些发达国家提出的劳动力套利的问题,也未必能改变外部各种利益聚集起来的人民币升值预期,未必能统筹国内的各种不平衡,所以当前人民币升值可能不是解决目前外部问题和内部问题的最佳方案。人民币汇率暂时的稳定对中国和国际社会可能是一个双赢的局面。《经济》杂志(来源:南京晨报)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夏日风情
夏日风情精彩图铃
母 亲 节
温馨祝福送给母亲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