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学校”长成“大学校”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17日08:37 南方日报 | ||||||||
谁能敏锐看到欠发达区群众观念的转变并满足其要求,谁就能抢占先机—— “好学校”长成“大学校” 茂名破解高中瓶颈告诉我们(中篇)
本报记者 梅志清 李文才 胡键 通讯员 杨新华 实习生 陈燕云 走访茂名前,我们特地与几位欠发达地区的教育局长聊了聊,他们的“苦水”是:发展高中教育是很重要,特别是现在,形势逼人。但除了没钱外,还有两个最大担心:把学校做大了,有那么多人来读吗?把“好学校”做大后,还能保证教学质量吗? 茂名的回答是:学校做大了,不是没人来,而是还有很多人进不来。“好学校”变大了,学生多了,质量不降反而提升了。 越来越多的欠发达区人民切身体会到,让孩子初中一毕业就忙着出外打工,那只能做个每月几百元的廉价劳动力,而让孩子接受好的教育才是兴家的好出路 到茂名各学校转一转,你会发现这里的“好学校”都是“大学校”——学校占地面积大、建筑面积大、学生容量大。 新建的普通高中都是从原来的“好学校”里“长”出来的,全部按高于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的规模建设。在这里,最小的学校占地130亩,最大的达600亩。学生容量最小的有60个教学班,最大的达120个教学班。 难怪人们一走进占地1500亩的信宜教育城,往往第一声感叹就是:哇!山窝里竟然还藏着规模这么宏大、设备这么现代化的教育城,从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一应俱全,其中信宜中学就是一所可容90个班的大学校。 教育部杨光司长走了全国不少地方,他的评价是:信宜教育城是中国基础教育的一个奇迹。 早在1995年,茂名就完成了“普九”任务,时代发展到今天,越来越多的山区人民切身体会到,以前孩子初中一毕业就忙着出外打工,那只能做每月几百元的廉价劳动力,而让孩子读上一个好高中,将来能读上大学才是兴家的好出路。 谁能敏锐地看到山区老百姓观念的转变,迎合他们的这种强烈需求,谁就能抢占先机。 在信宜的农村,墟镇街道的路边墙壁上到处刷着“不读书穷根难断,无知识富不长久”,信宜以信宜中学为龙头,城区“四驾马车”共五所省一级学校去年高一就招了150个班,就算是这样大的规模,据当地统计,还有不少孩子难以读上普通高中。 现在正在信宜中学高一就读的梁菲菲告诉记者,她的姐姐当年就是因为学位少,几分之差读不上信宜中学,非常伤心。现在她的运气好,如愿以偿读上了好高中,她的理想就是考上一所名牌大学。 高州中学是百年学堂,他的前身是明代的南岳书院。黄庆辉校长对自己这所学校充满信心,他说,高州每年有近3万名初中毕业生,现在仅有一半能读上普通高中。高州百姓现在普遍的心态就是要孩子读书求出路,大家拼了老命也要千方百计让孩子读上一个好高中。高州中学扩大后每年可招1000多名学生,但这个数字相对于群众的需求来说还远远不够。 不能将100人中有80人考上大学的80%与1000人中有600人考上大学的60%简单类比为升学率下降了,在发展面前“质量下降”的争论毫无意义 的确,行内人都知道,“好学校”一般是不愿意“长”大的,为啥?校长们往往有担忧:学生多了那么多,质量会不会下滑?“高考升学率”万一降下去了,不是自砸名校招牌吗? 这种担忧,茂名的这些名校校长们也曾经历过,毕竟学校之所以为名校,“高考升学率”的确是社会衡量其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谁都不敢掉以轻心。 对此,化州一中校长朱叶青有自己独特的观点。他认为,一所名校培养100人是培养,培养1000人也是培养,不可以将100人中有80人考上大学的80%与1000人中有600人考上大学的60%简单类比为升学率下降了,要看培养出来的总人数,不是多了很多吗? 茂名的这些名校校长们现在非常坚定,在发展面前关于“质量下降”的争论、徘徊都是无谓的。 事实胜于雄辩。其实,茂名这几年扩大规模后,迅速飙升为广东的“高考大户”。名校的升学率不仅继续保持原有水准,而且还大幅往前迈进。茂名一中去年全省10个总分状元占其二、还摘取1个单科冠军,总分800分以上的12人;高州中学去年考上重点大学的就有627人,光是上中大的就有100多人;信宜中学2001年上省专科线以上的考生是871人,去年则达1526人,增长1.75倍;化州一中去年1211人上本科线,开创了化州高考新纪录;电白一中扩招前上省专科线以上的考生是756人,去年则达1838人,增长2.4倍。 当然,高考不是衡量质量的惟一标准,基础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这几年茂名大力发展高中教育得出的结论是:视野开阔了,水平提高了,山里孩子与城里孩子开始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奔跑了。2004年与2000年相比,学校的立项课题(省级)、优秀课件(教学设计,省级)都增加了十多个,而且学校在省级、国家级的各类学科竞赛中的竞争力也越来越强,各增加了200多项好名次,有些项目不再是发达地区孩子的专利,甚至学生的体质健康达标率也提高了,参加省中学生运动会的成绩也由全省第十名跨越到第五名。 学校高标准了,教师专业化了,教学现代化了。这就是学校“长大”而质量不降反升的原因 规模大了,学生多了,质量不降反升,这又为何? 茂名教育局局长刘九权总结了三点:一是学校高标准了,二是教师专业化了,三是教学现代化了。 现在新建的这些茂名高中学校全部是高起点、高标准建设的“现代化、规范化、园林化”的学校,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科学布局,教学用房、办公用房、生活用房样样配齐,最重要的是每个教室和实验室都安装多媒体电教设备,几十年来的城乡差距在这里渐渐缩小了。 筑“靓巢”引来金凤凰。行内人都明白,教育质量最关键是教师。事业发展了之后,这几年茂名每年都要从全国各大师范院校系统引进数百名本科毕业的教师,教师队伍扩大后,又开始有计划地专业培养,全市立马启动了“十百千”名师工程;同时强化“名师带徒”,优秀教师带普通教师,校与校之间也经常举行教学讲座,上公开课,互相传授好的经验和方法,充分发挥群体教学相互切磋提升的作用。 现在,对于茂名来说,“靓巢”的意义绝不仅仅是样子靓了,最关键的是山区也可以实现教学现代化了,这可是山区教育腾飞的翅膀。老师的教学不仅彻底告别“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时代,授课更形象、生动、丰富,而且全国优秀课件尽收眼底,只要听说哪个学校有好课件,立马上网调来学习参考,与外面世界联系得更为紧密,成为山区教育直追发达地区的秘密所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