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轻轻松松迎高考--帮您的孩子化解“考前综合征”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17日10:04 河北日报

  随着高考的临近,石家庄市中小学生心里话热线骤然升温,打进来的电话比平时增长了两三倍,平时随到随问的面询也得提前一个星期预约。“这些人大多是遇到‘考前综合征’了。”5月16日,省心理学会资深专家程君告诉记者。

  何谓“考前综合征”

  逃学、厌学、脾气暴躁、发火摔东西……高考前夕,一些家有考生的家长遇到了难题:自家孩子的脾气怎么变得阴晴不定,越来越难以捉摸了?

  “这其实是典型的‘考前综合征’。”程君说。当孩子遭受到过强的压力时,就很容易产生抑郁、焦虑等情绪,如果不能及时调控孩子的心情,孩子就可能自闭、逃课等。根据近几年前来咨询的情况,程君把它们归纳为以下几类:

  其一是恐惧,不敢进教室。目前许多教室都有高考倒计时,同时,教室里同学们都是拼命地背诵或疯狂地翻书,一派紧张、严肃的气氛,本就压力很大的孩子看见后会觉得压力更大;另外,由于家长、老师的期望值过高,孩子对未来担心而逃避学习。

  第二是焦虑,经常无名烦躁,借题发火,在学校和家里与别人的关系越来越僵。曾经有一对父母见孩子的房间很乱,便为孩子收拾收拾,可孩子放学回到家中,却以“你们不经我允许就乱翻我的东西”为由对父母大喊大叫,并且连饭都不吃就跑了出去。

  第三是对高考“无所谓”。一些孩子对高考表现出“爱怎么着怎么着”,每天打打游戏,听听音乐,专家分析认为,其实他们心里也很着急,只不过不知道该怎么办,所以只能转换注意力,用“无所谓”来掩盖内心的焦虑。

  心理问题缘何频发

  还有一些考生会患上抑郁症,封闭自己,无法跟人交往。

  程君认为,期望与现实的落差、学生个人的性格以及面对问题的适应能力是高考考生心理问题频发的主要因素。

  首先,期望与现实的反差。在高考来临之际,很多家长、老师会对要高考的孩子讲古今中外的名人如何刻苦读书,如何金榜题名等等,这无形中对孩子形成了一种“心理暗示”。另外,高考前学校组织许多模拟考试,学生发现考试成绩与自己所预想的相差较大,就会出现心理问题。

  其次,个人的性格。一些过于追求完美,过于敏感、比较在乎别人说法的孩子比其他的孩子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最后,个人素质。在面对压力、面对挫折时,考生能否及时地调整自己的心态也是能否顺利备战高考的主要因素。如一些孩子在高考前能随时转变环境,通过各种运动随时释放压力、调整心情,从而避免了压抑情绪暗长。

  四招化解心理问题

  如何化解“考前综合征”,消除不必要的烦恼和焦虑,保持愉快乐观的情绪迎接高考呢?心理学专家建议,要做好以下几点。

  积极地自我暗示。考生应当学会自我暗示:“我能行!比这更难的我都做过,这算不了什么!”“我相信自己!那些考题已经重复很多遍了,再大的困难也不放弃,能挺过去!”“虽然我有些紧张,别人也同样紧张,没什么的!”“我不可能都会做,但一定要把会做的做对!”“我难人难,我不畏难,我易人易,我不大意!”

  加强体育锻炼。“健康的人格寓于健康的身体”,只有保持身体健康才会保证心理健康。专家建议可以进行一些有氧运动如慢跑、游泳,或去户外转转,置身于大自然的怀抱。

  学校家长要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因为,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挤上“独木桥”,专家建议,在考前或考试后,学校与家长应适当地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给孩子们提前打一些预防针,如告诉孩子失败是经常出现的,失败了还可以用别的办法来补救等。

  在平时多培养孩子的适应能力。因为在应试教育的机制下,客观条件无法改变,每个人都会有压力,最好的办法是让孩子去适应,提高孩子自身的适应能力。本报记者张丽辉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非常阿杜
非常阿杜精彩铃声
Beyond
Beyond激情酷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