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电报:难以丢弃的“鸡肋”(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17日11:40 温州都市报
  曾经独领风骚,百多年一路辉煌,随着e时代的到来,它正渐渐地被人们遗忘―――电报:难以丢弃的“鸡肋”2005年05月17日
电报:难以丢弃的“鸡肋”(组图)
如今电信大楼里的电报业务柜台前已门庭冷落。周阿斌 摄

电报:难以丢弃的“鸡肋”(组图)
上世纪80年代的温州邮电局。

  风靡一时

  日前,记者采访了温州电信局电信设计所今年65岁的老电报人徐同明。

  面对今天电报业的衰落,徐同明更愿意沉醉于电报昨天的辉煌。徐同明从1974年开始做电报房的管理工作。

  “很辛苦”,回想起当初的工作,徐同明用这三个字来表述。因为当时去电报房当一名报务员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事,“通信工作是为党中央报务,为人民服务,通信是‘科学的千里眼、顺风耳’。每天能够了解到那么多信息,那是很光荣的”。因为当时电报房就是一个信息聚集地,社会的各个方面在这里都有反映。

  “少是1421,空是4500”,很复杂的电报术语徐同明现在依然明了于心,对记者讲起来越发津津有味。“加急电报6小时送达,城市内普通电报24小时送达……”

  徐同明说,报务员做事都很认真,就想着如何准确无误地把电报接收、检查、分发。20多厘米宽、碗口粗的纸卷不断地传来,然后不停地将它齐整整地撕下来,再迅速地看上一遍,如果有错马上纠正。如果没有任何差错,这些电报就要被分发到杭州或温州地区所属的各县。温州出省的电报只有一条线路,按规定,一律要发到杭州电报部门,经杭州中转再发往全国各地。总之,那个时候,大江南北都是靠电报互通消息。

  “上世纪80年代初可谓是电报业务的黄金时期。最少一个月收发电报量也有15万封,最多的更高达180多万封,这在今天是想象不到。”徐同明的言语之中一半是自豪,一半是遗憾。

  巨大的工作量使得电报房不得不二十四小时不停歇地运转,当时共有六班人员轮流上班:8:00、11:30、13:30、15:30、18:00、20:30,报房的工作人员就这样坚守着,忙碌着,“别的单位上夜班还能休息一会儿,我们不行,电报一封接一封,两只眼一分钟都不能闭,更别说吃夜宵。”

  “那时电话很少,人们的生活真是离不开电报。”徐同明讲起话来铿锵有力。

  “请到站接我”,这是当时人们在北京火车站临上火车之前向目的地发去的电报。

  “300元,请查收”,这是当时人们给对方汇款发去的电报。

  “相亲,请准假”,这是当时一位解放军战士给部队发去的电报。

  “××时间、××地点开会”,这是当时上级单位向各个下级单位发去的电报。

  “节日快乐”,“拜年了”,每逢过年过节,是徐同明最忙的时候。

  随着电报量的增多,温州到杭州这惟一的出省线路已经远远满足不了需求,后来增加了上海、福州、南京等多条线路,还引进自动转报、自动译报等在当时来讲比较先进的设备,工作效率因此提高了不少。

  门庭冷落

  今天是第37个“世界电信日”。电信日前夕,记者走进电信局,意欲探解在e时代的今天,电报,这个于1902年问世温州、曾经独领风骚上百年的传统电信行业,如今还有多少人在使用?它将来的命运又会是如何?

  市区南站电信大楼营业大厅,记者看到,与电话业务柜台的热闹情形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电报业务柜台已“蜷缩”在一个很不显眼的地方,到这里打电报的用户更是寥寥无几。

  温州电信局有关人士向记者透露,目前,温州地区的公众电报业务量每月只有千来封,有时一天也才十几封,且业务大部分都是气象、水利等单位性质的电报,普通民用电报已经寥寥无几,对象主要是一些未通电话的边远山区的用户,新开拓的鲜花礼仪电报业务,也受到快递等行业的冲击而生意清淡。

  无味的鸡肋

  老一代电报人回忆中最多的是忙碌与充实。然而当记者想了解新一代电报人的生活之时,徐同明的脸上挂满了遗憾。“上世纪80年代后期,我们电报房就很少招人了。”

  记者在电信局的电报房里碰到一位年纪不算大的“老”电报人张阳春。“我是从1984年开始发电报的,已经干了21年了,是我们这里的老资格了。”然而,张阳春这一代人却正面临着一个前所未有的尴尬局面:电信局电报大厅似乎已经名不副实了,也许该改改名字了。随着时代的进步,电报大厅已经兼起了传真、打字等副业。

  如今,电信局里原来100来人干的报房活现在5个人干已经绰绰有余。一是电报量确确实实地少了;二是现在报房早已不是原来那般模样,几台微机取代了老式的“莫尔斯”、电传机。“虽然市民的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工资涨了近百倍,而电报资费从上世纪70年代的0.035元/字、80年代的0.075元/字涨到现在的0.14元/字,只不过几倍而已。说实话,现在我们每收发一封电报都是在亏本经营。鉴于我国西部部分通信设施还较落后,传统电报业不会马上消失。电报就像‘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张阳春无奈地说。

  因为亏损严重,而发电报的程序又比较复杂,从顾客填好内容到人工翻译成电码,再通过发报机发到目的地,对方接收电码以后,打印成汉字,再送到收报家庭中,每道程序都少不了专业人员。为减少开支,发报点由原来的多处营业网点,到最后只剩下了南站电信大楼一家营业网点。

  随着程控电话的普及,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电报逐渐走下坡路,1995年开始,已经日薄西山了。

  “现在的报房只有二三十个平方米,没有噪音,但是有一种令人淡漠的沉静”,显然,张阳春的感觉明显不一样。“虽然全都自动化了,但是也有自动化处理不了的,像电报挂号写错的,地址写错的,我们每天就做这些工作,当然这也是通过微机来处理的。”张阳春讲述着自己现在的工作状态。

  “……‘莫尔斯’的声响伴你走过了童年时代,电传机的跳动把你带入新的革命,互联网的魅力促使你展翅飞腾……”诗人张玉龄写的这首诗,为电信行业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本报记者王春霞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非常阿杜
非常阿杜精彩铃声
Beyond
Beyond激情酷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