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理性对待“国际惯例”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17日15:05 扬子晚报

  最近,南京地铁爆出一条不寻常的新闻:该地铁打破了“国际惯例”,在一号线16个车站内已建好23座公厕。随着地铁观光的开通,市民的赞许声也此起彼伏。在国外和国内现已开通地铁的城市,地铁内不建公厕确已成了通行惯例。南京地铁果断“破例”,其意义远远不止“方便”二字。

  “国际惯例”、“与国际接轨”等等,如今使用频率颇高,时不时被一些部门和行业
挂在嘴边。推出某一举措时,往往言必称是接轨或符合“国际惯例”云云。坦率地说,一种做法,能成为众多国家的惯例,说明自有其可取之处。把它引进来,可以让我们少走些不必要走的路,实现既快又好的发展。然而,“国际惯例”并不是都能“拿来”,也不是“拿来就可以吃”的。“国际惯例”倘若脱离了本土的实际,不仅难以做好做到位,还可能引出新的问题。

  从饭店禁止自带酒水,到银行卡收费,还有前不久发生的“旅游景点涨价”、“提前还房贷收违约金”等等惹争议的事件,似乎也都跟“国际惯例”挂了钩。争议本身就说明“国际惯例”真正落下脚来,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有时更糟的是,“国际惯例”还可能成了一些强势部门和垄断性行业的“霸王话语”。

  面对“国际惯例”,首先不能没有甄别与选择的理性。我们要以符合自身实际为出发点,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该接轨就接轨,该打破就打破。既不要让自己的发展跟先进的“国际惯例”脱节,也不要任“国际惯例”束缚了发展的手脚。而考量的关键就是看惯例是否符合科学发展观,是否彰显以人为本的理念,是否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一位商务部的专家曾忠告,要注意国际惯例的选择适用——适用本身不是目的,它只是手段;用是为了更有效地获取利益、更好地体现公平与效率。所以,在与一部分“国际惯例”接轨的同时,我们不妨理性地检视一下曾经惯用或者即将拿来的种种惯例,勇于破除其中一些不合时宜的、水土不服的“国际惯例”。李扬(新华日报)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非常阿杜
非常阿杜精彩铃声
Beyond
Beyond激情酷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