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新闻观察:孩子为啥想进“地下组织”?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18日09:08 工人日报天讯在线

  据《京华时报》等媒体5月16日报道,近日,两名16岁的唐山女孩晴儿和玲儿(均为化名)离家出走来到北京,她们在“出走日记”中写道:“冲出了阻挡我们的学校,结束了校园生活,心里装着未来的憧憬。”之后,在地下通道度过了来北京的几个夜晚,遭遇到把她们当做“小姐”的几个居心叵测者,两个孩子不但没感到害怕,反倒在日记中写道:“莫非这就是传说中的地下组织,我们终于找到了。”而其最终被民警找到送还家长后,两个女孩甚至迁怒家长和民警搅乱了她们的出走计划。

  两个涉世未深的孩子出于对“未来的憧憬”,不惜离家出走。而流落街头、遭遇种种危险后,非但没有害怕,反倒有些惊喜,觉得自己是“终于找到了传说中的地下组织”,真是让人啼笑皆非。如此看来,这两个孩子对“未来的憧憬”就包括找到并加入所谓的“地下组织”。那么,这个“地下组织”指的是什么呢?从报道来看,显然是指当今在一些地方为非作歹的某些带有黑社会性质的组织。放着好好的书不读,在这两个孩子心目中,这类“组织”为何有如此大的魔力呢?

  依我推断,这与两方面因素有关。其一,现在社会上的不良文化在某些局部呈泛滥之势,一些时候,这类“地下组织”形象被美化了。君不见,荧屏中暴力、凶杀片时常可见,其中以黑社会组织为题材的占了相当比例。而在一些影视剧中,只要你加入黑社会,就可以吃喝玩乐、呼风唤雨、为所欲为,“黑老大”甚至成了有血有肉、受人尊敬的“英雄人物”,他们既颇有人情味,且敢作敢为,和警方“机智周旋”,并屡屡大胜而归。即便最后落入法网,也往往显得极为悲壮,颇有几分“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味道。如此一来,黑老大的形象被美化,其罪恶的暴力手段也被掩盖了。而网络游戏世界中,暴力更是不会受到任何谴责和约束,以暴制暴成了司空见惯的规则。在这样的氛围中,道德乃至法律都对暴力行为没有任何影响和约束。耳濡目染,一些涉世不深的孩子难免会觉得黑社会组织魅力无穷、令人神往了。

  其二,家庭也好,学校也好,这些“地上组织”让孩子感觉不到快乐,使其被迫选择逃避。这两个女孩之所以选择离家出走,就是为了不读书,觉得只要不上学、不受家长监管,干什么都行。本来,相对于黑社会这样的“地下组织”而言,家庭和学校是应该给孩子提供正面教育的地方,但现实生活中,某些学校和家庭却给不少孩子制造了极大的压力,使孩子不堪忍受而选择逃避。在一些校园中不就流传着“不如加入黑社会”的“痞子童谣”吗?而在前不久一项调查中,崇拜黑势力“老大”的学生几乎是崇拜自己父母的两倍。这样的童谣、这样的调查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现在的学校和家庭生活让不少孩子觉得并不快乐。不少学校和家庭只在孩子的成绩上下工夫,而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关注不多。孩子们面临着巨大的学习压力,而与师长又缺乏有效的沟通渠道,他们的苦闷无法宣泄,只好选择逃避,走到极端,也就难免会视离开学校和家庭为“胜利大逃亡”,加入“地下组织”就是人生最好的归宿。

  事实上,选择离家出走、向往加入“地下组织”的孩子当然只是极个别的。但对现实生活感到厌倦,在心中有着某种“憧憬”的孩子究竟有多少,我们不可低估。孩子想加入“地下组织”,是向家长、学校乃至全社会敲响的一记警钟:我们有责任为孩子营造一个和谐、宽松、健康的成长氛围。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戛纳电影节
2005财富全球论坛
七部门稳定房价新政
俄卫国战争胜利纪念
二战重大战役回顾
如何看待中日关系
苏迪曼杯羽球赛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性感天后林志玲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