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台独分子视连战为眼中钉 媒体称有人发出格杀令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18日11:27 环球时报

  传言有人对连战发出“格杀令”

  台湾各大报纸近日纷纷刊出一则令人震惊的消息,称有“台独”分子要暗杀国民党主席连战。报道说,国民党高雄市党部11日晚间举行任务型“国代”选举造势晚会,连战原本要参加,但台“国安”部门掌握了“台独”分子计划暗杀连战的情报,强烈建议他取消行程,结果连战没有出席高雄的晚会。报道还指出,日前传出连战贴身保镖黄富阳将调任“国安
局”警安组组长,但因不利于连战的保卫工作,黄富阳至今仍未调动。13日,连战出席台北县造势晚会,据传国民党向“国安”部门申请加强保卫,特勤中心增加人手,并要求第一警官队停休。

  对此,国民党发言人郑丽文表示,的确收到11日造势晚会可能会出状况的消息,但连战未出席是因为国民党高层并未安排他参加。国民党副主席王金平和文传会主委张荣恭也都否认了媒体的报道。

  “台独”曾有强烈的暴力倾向

  虽然暗杀连战传言的真实性目前尚不得而知,但“台独”分子确实有强烈的暴力倾向,民进党也曾给人“暴力党”的印象。上世纪70年代,暴力路线一直在海外“台独”运动中占主导地位。“台湾独立联盟”(简称“台盟”)成立后,主张“彻底推翻国民党专制统治,建立独立的台湾共和国”。为了报复国民党当局对“台独”分裂活动的打击,“台盟”疯狂地制造了数起爆炸、暗杀和纵火等恐怖活动。

  1970年,时任“行政院副院长”的蒋经国赴美寻求支持。4月24日,他前往纽约某饭店发表演讲。在蒋经国即将进入饭店旋转门时,“台盟”成员郑自财在围观人群中大肆散发传单,安全人员很快将其制伏。在大家的注意力被转移时,另一个“台盟”成员黄文雄突然冲向前,举起手枪瞄准蒋经国就要射击。一名美国便衣警察迅速冲上去,将黄的手臂抬高,结果子弹掠过蒋经国的耳朵,打在旁边的玻璃上,蒋经国逃过一劫。1976年,“台盟”秘密成员王幸男将3本汉语字典中间掏空,塞入电池和火药等制成3个炸弹邮包,并邮寄出去。10月10日,时任台湾省主席的谢东闵在拆开邮包时,炸伤了左手和左眼,为避免引起败血症,他不得不做手术将左手截去。国民党当时对外封锁了消息,10多年后,国民党元老李焕才公开披露,当时他也收到了邮包,并炸伤了手指。如今,上述两起恐怖事件的制造者黄文雄和王幸男摇身一变,分别成了“国策顾问”和民进党“立委”。

  “台独”组织针对国民党当局的一系列恐怖活动引起海内外台湾同胞的不安和不满,连美国也出面干涉,将“台盟”定为恐怖组织。上世纪80年代后半期,由于国际形势趋于缓和,以非军事手段解决问题和冲突成为一种潮流。在岛内,蒋经国放松了对“党外运动”的限制并推行“本土化”政策,李登辉上台后更显露出分离主义色彩,让“台独”分子看到了指望,大部分人逐渐放弃了暴力路线。

  “台独”分子视连战为眼中钉

  连战、宋楚瑜成功访问大陆后,岛内“大陆热”急剧升温。通过媒体的报道,民众深切感受到祖国大陆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和谐、政治的进步以及对台湾同胞的善意,分裂势力以往煽动“台独”的社会条件开始逐渐丧失,认同自己“既是台湾人也是中国人”的民众越来越多。台湾的大人、小孩如今都在谈论大陆赠送的大熊猫,期盼着和它合个影,台北、高雄等地的动物园都抢着要大熊猫在自己的园里安家。旅游业者期盼大陆民众能带来无穷商机,连战参访大陆的路线也成为时下岛内民众到大陆旅游的最热门线路。

  与此同时,以往泛绿一用就灵的“抹红”伎俩渐渐失去了作用。不管泛绿阵营骂“联共卖台”也好,还是“向大陆献媚”也好,连宋大陆行已得到多数民众的肯定。岛内《中国时报》的民调显示,陈水扁的个人满意度由2月底“扁宋会”时的44%下跌至39%(《联合报》的数字则为32%,创下其2000年上台以来的最低点),连战的个人满意度由31%涨至47%,不但超过了陈水扁,更创下个人声望新纪录,宋楚瑜的满意度也由29%上升至35%。

  一些狂热的“台独”分子见分裂祖国越来越渺茫,面对“大陆热”焦虑不已。连战访问大陆前,一些极端“台独”分子在机场大打出手,连战成功“登陆”后,他们更是将其视为眼中钉。因此,分析认为,传出有人要暗杀连战,倒也不是特别令人意外的事。不过,搞暗杀不会得到民意支持,只会遭到民众唾弃。 本报特约记者 王莹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戛纳电影节
2005财富全球论坛
七部门稳定房价新政
俄卫国战争胜利纪念
二战重大战役回顾
如何看待中日关系
苏迪曼杯羽球赛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性感天后林志玲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