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中国:科技创新新福地(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19日07:13 东方网-文汇报
  文/本报驻京见习记者柳青

  上世纪七十年代时,人们讨论日本是否会替代美国成为技术创新的新掌门,然而这个猜想没有成为现实,八十年代日本技术行业的更新并不是人们想象的那么迅速,九十年代以后,日本曾有的优势便逐渐消磨。今天,人们关注的眼光仍然停留在亚洲——英特尔、微软在中国进行投资,杜邦在中国兴建了许多研究所,三星的手机全部在中国生产……于是像30多年前一样,世人发问:亚洲在消费和科技上是否越来越重要?中国是否将成为科技创新的新福地?

  在18日的财富论坛大会上,国家科学技术部部长徐冠华、福里斯特研究公司CEO克罗尼、杜邦集团副总裁柯爱伦、宏基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施振荣和甲骨文公司亚太区执行副总裁威廉姆斯等人交流了各自在中国经历的“创新故事”,他们不约而同认为,如今的“创新”应该被定义为一个席卷全球范围的“创新网”或“创新链”,而中国则扮演着这条链子上最能有所为的一节。

  市场促成革新发生

  大会的主持人、《财富》杂志高级编辑柯克帕特里克在一开始即提出,有市场的地方就有创新。柯爱伦随即证实了这点,她指出,对于一个国家或者公司而言,首先要有“意愿”促成革新的发生,而这种意愿根本上来源于市场的需求。越来越多的公司在亚洲以及中国设立了自己的研发中心,杜邦于3月在上海建立了一个实验室,把中国融入公司在全世界范围的技术研发网络中。“市场不断更新的需求刺激了实验室的研发,亚洲尤其中国,是一个不能忽视的市场,所以跨国公司们会在这里注入更多科技创新的力量,满足并且进一步打开市场。创新,是为了向市场提供新产品,而获利成为持续下去的关键。”

  威廉姆斯进一步分析,有了市场就有收入,有了收入再能投入研发,这成了一个良性循环。“中国有3.5亿手机用户,这是个庞大的数据,而手机又是不停更新换代的;还有中国的2亿游戏用户,这个庞大的用户群刺激游戏提供商不断创新,创新后的收入再投入新一轮的更新换代,循环往复。”正是这个庞大的、富有潜力的市场,成了如今科技创新的强有力的原动力。

  创新将全球“联网”

  几位与会者看好中国,但并不赞成与欧洲、美国对比以“厚此薄彼”,因为创新在今日,已是一个互相依存的“全球网络”。

  克罗尼提出为“创新”做一个新的定义,在他看来,今日之创新不是一个“孤立”的行为,更应该形成“革新价值链”和“革新网络”的概念。“让一个发明催生一种产品,发明和产品两相结合取得好的市场结果。这就需要一条‘革新价值链’,串起投资商、发明者、研发系统、中间商、销售商等等。”克罗尼强调,更重要的是,这条价值链不局限于一个公司一个地区一个国家,而是辐射发散到世界各角落,让研发系统渗透到各个角落进行运转,形成一张覆盖面广大的网络。事实上,GE照明和宝洁公司正是以这种“革新价值链”和“革新网络”取得成功。而日本在八十年代之后的“没落”,正是因为企业结构和运作过分单一导致。

  施振荣和威廉姆斯都肯定了这点。施振荣说:“成熟的革新网络,包括了技术引进、自主开发和技术输出三管齐下,先学别人长处,之后自己有了看家本事之后拿出和别人分享,用分享带来的受益促进新的研发。”

  威廉姆斯则给大家做了一道数学题:比如软件开发,如果把每个时区的技术人员统一起来,让他们24小时内在不同的地方共同工作,这就有了三倍的时间生产产品,也就比竞争对手节省了整整一年。再则,例如微软,公司在美国,软件的主要使用者在亚洲,那么“创新网络”拉近了和顾客的距离,以便能更好地理解他们。

  知识产权我们不能回避

  徐冠华在发言中特别提到,创新是中国文化传统中的一部分,也是一种强烈的政府意愿,但是创新不可能是“闷在家里埋头干”,所以中国政府一贯态度是“立足开放”,努力寻求和创造机会与全世界的科学家、研发机构合作。

  加入“革新网络”,知识产权就成了不能回避的话题。95%的音像制品盗版率,95%的软件盗版率,针对这两个刺眼的数据,克罗尼指出,中国要想成为“革新价值链”上受到信任的一环,就必须改变现状。徐冠华对此回应,立足开放,融入革新网络,首先要尊重知识产权,若不尊重知识产权,不仅失去国外合作方的信任,本土公司也不能真正做到开发属于自己的产品。毕竟,过去十年中国国内发生的侵权行为,有七到八成是针对国内企业而不是外国企业。当然,他也提到,“我们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打击和销毁了大量盗版,但13亿人口的管理是需要逐步完善的。”

  技术离市场再近些

  “产学联合”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观点,但在这次大会上又一次被提出并不断被强调。“过去认为,技术在产品中体现,现在则应树立一种意识,技术本身就是产品。”施振荣如是说。

  产品,那就该由市场说了算。徐冠华坦言眼下中国在科技创新方面“产学疏离”的尴尬,“研究机构和市场是脱钩的。大学和研究所里研究出来的,不是市场需要的;市场上的空白点,又没有人研究。所以,我们鼓励企业成为创新的主体,发挥企业捕捉市场动向的能力,让企业成为两者的沟通平台。”因此,创新文化可以容忍失败,但不能窝在象牙塔。

  柯克帕特里克之后提到了他在中国的一段经历:“环保是中国眼下备受关心的话题,我曾了解到,中国有大约24到26家大学在从事相关课题的研究,而同样的研究在美国大约只有两三家大学在从事。可是,中国二十多家大学研究成果在市场上、在实际应用中没有明显的体现。”由此他说,市场机制确实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的科研机构,遗憾的是科技创新没有及时转化成产品出现在市场上。

  人才中国的法宝

  科技创新需要人才,而人才,恰是中国手握的王牌。

  “知道美国高科技方面的职位空缺有多少么?400万。美国本土人才根本不能满足这些空缺。”克罗尼言下之意非常明显。施振荣补充道,“美国仍然是科技创新的高地,每年吸引最多的人才前往那里,即使是微软在北京的研究所,也吸引了最优秀的中国年轻人加入。对于中国的科技创新而言,这是一种幸运,无需烦恼人才流失。因为这些年轻人的创造对于全球有利,中国毫无疑问是受益的一份子。今天,人才已经打破国界。”

  当然,施振荣更希望中国能够成为一个人才汇聚的高地。“国企中卧虎藏龙,但是那里的人才缺乏创新的动力。市场是创新的龙头,而市场是有风险的,成功便高回报,失败便要承担责任,但国企中的年轻人两种都无需面对。如果让年轻人面对市场,让他们肩负风险、又看到可能获得的回报,这就能鼓励他们创新,这也能吸引全世界的人才前来,就如人才涌入美国一般。”施振荣说,为了吸引人才,这是必须要做出的转变,但这转变急不得,“打个比方,宁可每天起得早一点,但是节奏缓一点,不要乱了气息,那总有做完的时候。”到了那时,施振荣认为,中国将取代美国成为最吸引人才的国度。

  (本报北京5月18日专电)

  5月18日,科技部部长徐冠华(右一)在2005年北京《财富》全球论坛上表示,中国政府将引导企业在全球创新网络中扮演重要角色。

  新华社发
中国:科技创新新福地(图)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非常阿杜
非常阿杜精彩铃声
Beyond
Beyond激情酷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