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老巷和那72口“锁龙”古井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19日10:16 南京报业网

  金陵晚报记者 王国俊 实习生 林燕萍【金陵晚报报道】金陵晚报关于南京古井的报道引起了很多市民的兴趣。有市民打来电话说,关于南京的古井,几乎每一口都有故事。而仓巷的古井故事非常神奇,可能也因为那样的故事留下了许多古井。据说,当年一条巷子周围就打下了72口古井,即使在今天仍有9口古井留存。

  传仓巷附近曾有72口古井

  仓巷在朝天宫南面不远,这条老街如同泛黄的照片,特别有历史感。据寻井老人刘明诂老先生的介绍,这条老街巷原本不叫仓巷,而是叫八爪金龙巷。据说,当年朱元璋在南京登基后,有一天来到朝天宫散步,偶一抬头发现墙上有一个阴影在左右晃动。他仔细一看,原来是两条八爪金龙在打架,上下腾飞,互不相让。朱元璋吃了一惊,莫非又要出一个真龙天子夺大明江山。从此,他终日闷闷不乐,落下了一块心病。善于察言观色的刘伯温很快知道皇帝的心思,于是他想出了一个办法,向朱元璋提出用72地煞之法镇住这条金龙。在他建议下,在这八爪金龙巷和附近的八条小巷子里,很快便打成了72口水井,寓意给龙钉上了72枚地钉。据说还在安品街挖了一口百丈深井,内有长长的铁链直通井底,说是将龙身拦腰缚住。这样还不行,当时官方还下令将原先的八爪金龙巷改名为仓巷,意为“龙在仓底,不得出”。据说采取了这样的办法后,不久宫墙上的龙影果然消失了,朱元璋的心病也好了。几百年,仓巷两边就留下了许多井,许多人觉得这些古井和这个传说有很大关系。

  现在还留存有9口古井

  这几天,根据相关的资料,记者寻找发现,如今在这里只留有9口古井了。井虽然还有留存,但大多数已失去了主要的社会功能,大多数已经不用,只是见证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还能使用的只有2口井,不过也只是用来拖拖地、洗洗衣服。更多的井上,都加了一个盖子。移开沉重的井盖,古井里的水已经浑浊,发出不太好闻的味道,井壁上长满了青苔和杂草。周围车来车往,喧嚣的闹市完全忽视了它们的存在。这些古井静静地躲在一边,看着身边的热闹,也许还在担忧自己的命运。据附近的居民讲,这些地方马上就要拆迁,而这些古井的命运就不知道了。一位老人在接受采访时一直说:“如果拆掉这些古井就太可惜了,它们都存在了这么多年,已经是我们南京历史文化的一部分,失去了,就永远再不会有了。”

  50余口古井仍在使用

  随着自来水的出现,对都市的许多人来说,井水已经成为陌生的东西。但在金陵晚报的寻找古井活动中,却发现许多古井至今仍被使用。虽然这些古井在现在繁华的都市中显得有些突兀,但却在实实在在地继续滋养着南京人。据调查,南京仅余古井430口,如今只找到了200多口,从发现的古井来看,依然在使用的大约有50余口老井。这些古老的水井分布在街巷和民宅中,大多数有百年以上的历史,经过了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的相传使用。在许多老南京人的眼里,井水不仅水质好,而且冬暖夏凉。安品街有口老井,由于保护得好,井水非常清澈,居民们不仅用它洗衣服,还用它来淘米洗菜。在月檀巷9号内有一口古井,居民们从不用自来水,做饭喝水全靠这口井。因此,他们从不让污水流入或渗入井中,从不在井附近倒马桶痰盂,为的是保持井水清洁。而对于一些水质不太好的水井,人们也喜欢用井水洗衣服,拖地,以充分利用井水。井水不仅给人们生活带来方便,有些井水还有特殊用途。周处台附近的一口古井,人们常用里面的井水洗眼睛,治疗腮疾。而用紫金山头陀岭白云泉井水泡上清茶一杯,据说可以解渴三日。

  寻找古井的队伍在壮大

  金陵晚报的寻井报道引起了更多人对古井的关注。5月17日上午,南京体协的骑游总队的35名老人在寻井老人刘明诂的带领下,参观了仓巷附近的古井。在5月17日的寻井活动中,最老的一位老人已经74岁,他对老南京太了解,提起这些古井,他更像在回忆往事。最年轻的一位是50岁的韩女士,她说她对这些东西感兴趣,希望去了解它们。活动结束时,活动的组织者体协骑游总队的队长邵老向刘明诂老人赠送了一张镇江的古井照片。老人仔细端详了这张照片,遗憾地说,他目前只能将南京的古井寻个遍,其他地方就没有精力了。其余的老人笑着说:“还有我们呢,我们年轻一些的还要继续这样的寻井活动,让这些珍贵的东西从角落里走出来,让更多的人去了解它们,珍视它们”。(林燕萍 王国俊)(编辑 五木)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非常阿杜
非常阿杜精彩铃声
Beyond
Beyond激情酷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