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北京《财富》论坛新闻中心全体验(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19日10:55 北京日报
  北京财富论坛记者云集
北京《财富》论坛新闻中心全体验(图)
本报记者耿彩琴

  5月18日,北京《财富》全球论坛落下了帷幕。600多名中外记者见证并报道了这一首次在北京举办的历史性盛会。根据刘淇同志关于服务周到,注重细节,服务好媒体的工作要求,在国务院新闻办、外交部的领导下,由国务院新闻办、市委宣传部、市外办、市外宣办和美国《财富》方面配合组建了论坛新闻中心。新闻中心每天为中外记者提供新闻、资讯、交通和生活等各项服务。

  新闻中心深夜加制记者证

  5月15日一早,虽然通知注册时间是从早晨九点开始,但八点半左右,国际俱乐部饭店三层的“财富”记者注册中心就来了心急的中外记者。

  经过身份核对以后,工作人员就将设计精美的记者证发到记者手中,上面有《财富》杂志专门为本次北京《财富》论坛设计的红色LOGO,使中国特色跃然纸上。

  这种有条不紊来之不易,就在14日深夜,新闻中心工作人员刚回到家中,突然接到了电话,说美国《财富》杂志方面新增加几十名记者采访,新闻中心工作人员立刻赶去办公室紧急制证,几乎一夜未合眼。

  在接下的三天“新闻大战”中,新闻中心无微不至的全方位服务,保证了记者的采访。

  调来电视转播车突破会场“管制”

  16日,《财富》论坛的体育和文化两个圆桌会议开始了。由于是美国《财富》方面组织的论坛,同时受主会场场地的限制,美方只允许少数记者进入主会场现场。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北京新闻中心立即决定租用国际俱乐部饭店旁的上岛咖啡馆作为临时新闻中心为采访论坛记者提供现场直播。

  记者了解到,早在两天前,市委宣传部就多次“踩点”,协调从北京电视台调来转播车,布下线路,并利用微波传输把圆桌会议的现场信号传到会场外百米远的临时新闻中心。为了布这个大屏幕,市委宣传部召集北京电视台、圆桌会主会场国际俱乐部相关负责人以及国际俱乐部的电工仔细查看现场,逐一商量每一个细节。

  16日现场,正是这两个大屏幕转来的电视信号,让各路媒体采访到了两个有意思的圆桌会议。新闻中心为到场采访的200多名记者准备了中餐、水果和饮料。

  这天下午下起大雨,当记者离开采访地点,令他们意外的是,他们领到了新闻中心早已备好的雨伞。

  上班车第一声问候:这是您的早餐

  每天的第一趟班车是6时45分和7时15分从两个不同的发车地出发到《财富》论坛的主会场钓鱼台国宾馆的。而新闻中心的服务人员和志愿者5时多就从家里出发到了班车的两个发车地国际俱乐部和燕京饭店门口。

  再一看这些每天15趟不间断往返于记者驻地到论坛会场的班车,车身前边和后边两侧的玻璃上共贴着四个醒目的中英文“记者班车”的标记,能让匆忙中赶来的记者从各个侧面看到这辆车,不至于上错了车,误了采访。

  每一辆车都有新闻中心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随行。一上车,热心的工作人员就会递上丰盛的“早餐包”,包括热腾腾的汉堡、烤鸡翅和矿泉水,这是新闻中心特意给记者提供的,让他们在十几分钟的行车过程中就能解决早餐问题。

  除了固定时间的记者班车外,为方便记者采访论坛,出入新闻中心,新闻中心还特意在国宾馆外的钓鱼台大酒店为未能搭上班车或自行前往国宾馆的记者增设了临时班车,该班车发车时间从早上6:45到下午4时,每15分钟一班,在人数多的时间段,则随时发车。

  “第一资讯”拿到手还是“热乎乎”的

  17日和18日,论坛设在钓鱼台主会场的新闻中心成了记者长期驻扎的“大本营”。主会场芳菲苑一楼的大厅两侧,两排长长的桌子上,新闻中心早就给布置好了40台笔记本电脑,每台都能上网,还有传真机,不少记者从现场采访回鲜活的新闻,就能立即在笔记本电脑上写出,第一时间发给各自的媒体。

  17日,论坛正式开始,《财富》美方安排了五六场大会和十多场分会,每场分会后,还有一个媒体采访,但美方事先并未提供新闻发布会场次和时间表,以至于第一个发布会开始后,中外记者还都不知道。新闻中心工作人员一拿到定出的时间表,立刻到实况转播现场口头通知了记者,并很快把时间表翻译成中文,打印后,送到现场记者手中。

  每场大会或者分会刚一结束,只要是发言者提供文字材料的,新闻中心工作人员都会及时提供。昨天上午,商务部部长薄熙来发言刚一结束,新闻中心的工作人员就把文字演讲稿准备好了。记者拿到手里时,这些刚从复印机上拿下装订好的文字材料还是热乎乎的。加上自己的现场采访,还有这些准确的背景材料,记者就能及时发回新闻。

  在记者手册上,有一句话:新闻中心将提供医疗服务,请同服务台联系。记者了解到,保障这个承诺的是———新闻中心联系北京市卫生局专门派出了一个由一名医生、一名护士和一名司机组成的医疗组,该小组24小时待命。

  还有交通,还有餐饮。

  一位加拿大记者对记者说:这三天的新闻采访中,他对新闻服务非常满意。

  这一切的背后,是一个个细致、周到的服务团队和一种为国际标准论坛提供的国际化服务。

  网络编辑:陈岩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非常阿杜
非常阿杜精彩铃声
Beyond
Beyond激情酷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