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踏访侵袭冰城最大的沙化带 开荒结恶果 湿地成沙漠 (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20日09:19 生活报
  踏访团离开松花江支流拉林河北岸韩甸镇,经双城市万隆乡,抵达杏山镇,随即展开松花江杏山乡段至临江乡段的踏访,这里的松花江南岸有长达数十公里的沙化带,是母亲河送给冰城面积最大沙尘源。

  固沙草皮被吞噬

  从韩甸通往万隆的路上,一座小桥下出现一条笔直的灌渠,当地人叫它“引拉灌渠”。“引拉灌渠”北引松花江支流拉林河河水,南抵万隆水库,渠水丰盈,农民在灌渠沿途耕地上种植的是清一色的水稻。

  到了杏山镇,当地人告诉记者:“沿着镇外加油站的沙石路往前走,就到江边了。”帕拉丁车沿着沙石路向前狂奔,过了一个小村庄,前行约3公里,穿过一个叫傅屯的村庄,前行的道路变成了黄色沙土路,眼前出现了耐人寻味的一幕:高高的坡岗,一群奶牛正在啃食低矮的青草,已不多的固沙草皮正被吞噬;而岗下通往江边的小路旁,几位农民正在往农用四轮车上装沙。

  记者来到江边,眼前的松花江江边布满了秸秆等垃圾,江水呈现着沙子的颜色。远处现出绿色的沙地上,一群散牧的奶牛在啃食着此段不多的绿草。“别的地方还要挖一挖,这里的沙子直接装车就可以了。”从杏山镇到这里拉沙盖房的农民这样说。

  黄沙袭万亩耕地

  沿着满眼黄沙的江边前行,植被在这里成了稀罕物。车艰难地行驶在布满黄沙的小路上。刚一下车,黄沙扑面,似小刀一样,随意抓起一把,除了些尘土,剩下的全是黄沙。脚下松软,行走成了跋涉。

  到了江边,约20米高的沙丘上,稀疏的牛毛草被吹得弯下了腰,远处的航标仅有尺余露在沙丘上。沙丘一个连一个,绵延不绝,江边是沙,江心岛是沙,漫漫黄沙望不到边,记者真正陷入了“沙漠”之中。

  据了解,仅顺利、临江两地约万亩以上的耕地被黄沙侵袭,而且双城市沿松花江南岸的永胜、临江、杏山、万隆等乡镇均已黄沙上岸。

  难得一见沼泽地

  从松花江双城市三家子大堤段开始,坝内滩涂上的耕地阡陌纵横,临近江岸的耕地无一例外地被黄沙所淹没,坝外的耕地一眼望不到边。松花江的这段国堤,坑洼不平,性能优越的越野车时速始终维持在20公里以下。

  约15分钟后,蜿蜒东流的松花江在滩涂上出现了一道江汊。这里的江汊不仅成了不毛之地,而且耕地就在水边。

  前行约半小时,坝内耕地中间出现了一小丛柳条通,尽管面积不大,但在黄沙和耕地中间显得尤为扎眼。当距离临江乡约2公里的时候,坝内的绿色多起来,树也成行了,一片沼泽闯入记者的视野。

  当地人告诉记者,这里的沼泽水大,草多,地势低洼,很难开垦,于是竟成了“幸运儿”,被保留下来,才使记者难得一见这原有的滩涂景观。

  野蛮开荒结恶果

  松花江双城段傅屯、顺利村、临江村、仁和村一带,是不是本来面目就这样?几位姓张和姓岳的老者发了话:“有个歌叫《谁不说俺家乡好》,说的是我们这儿!30年前,顺利村这个屯子只有二百来人,百分之百的男丁姓张和姓岳,外屯子的姑娘一听说是咱屯子的小伙儿都争着嫁,为啥?吃喝不愁。”

  岳姓大爷说,30年前,我们这儿湿地广大、林密水美,结伴到林子里、湿地内拣鸟蛋,回来腌上,能吃一冬天。

  大约10年前,双城市沿松花江段的农民将六万多亩湿地和草地里的水放干了,一把火把草烧光了,开垦成农田种植玉米,过了不到5年的好日子。这两年,别说种子钱,连种子都刮跑了。

  据东北林业大学生态专家祝宁介绍,江边草地下的土层一般厚度仅有30厘米,薄土层下面为沙子。薄土层全靠生长在上面的植被固定位置和维持生态,一旦将其作为耕地使用,庄稼根系不发达,土层裸露时间过长,再加上天气干燥和风力作用,成为沙丘或沙漠是迟早的事。滩涂湿地要上百年才能自然形成,要想恢复是很难的。

  据哈市环保局邢树朋介绍,沙尘暴是一种风与沙相互作用的灾害性天气现象,它的形成与地球温室效应、厄尔尼诺现象、森林锐减、植被破坏、物种灭绝、气候异常等因素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其中,人口膨胀导致的过度开发、过量砍伐、过度开垦是沙尘暴频发的主要原因。

  松花江双城段既然已经从水草风美之地变成了沙化地,当地人就别再肆意开荒了。否则,大自然的报复决不会停止。
踏访侵袭冰城最大的沙化带开荒结恶果
图为沙漠化严重的耕地。首席记者 王文志 摄

  (生活报)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戛纳电影节
2005财富全球论坛
七部门稳定房价新政
俄卫国战争胜利纪念
二战重大战役回顾
如何看待中日关系
苏迪曼杯羽球赛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性感天后林志玲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