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新闻周刊》错在哪儿?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22日10:18 海峡都市报

  一篇有关美军亵渎《古兰经》的“误报”,激起阿拉伯世界一片声讨乃至流血抗议,让美国政府碰个灰头土脸,更让《新闻周刊》始料不及、备受训斥。

  先道歉再撤稿,《新闻周刊》作出了一连串认错举动。不过这家业界大腕认定,出错并非蓄意,涉案记者并无大错,错就错在消息来源。

  自由的媒体与保守的政府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张志安博士表示:“这个事件从表面上看似乎是新闻报道对消息来源的核实责任,但实际上反映出了现阶段的美国主流媒介在舆论监督上的困惑和困境。尤其是‘9·11’以后,弥漫于美国政府与整个社会的保守主义思想与依然坚持自由主义报道理念的媒体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愈演愈烈。”

  张志安博士认为,由于美国国内主流媒体在世界上的巨大影响力,“任何关于美国国内重大事件的报道都会迅速传播扩散为世界性事件,(因此)正是美国媒体自身在塑造着美国的海外形象……但与以前相比,现在美国的主流媒体越来越难从政府获得负面的东西。这一方面说明政府公关水平提高,另一方面也证明了美国社会在趋向保守。”

  不负责任的媒体与失望的读者

  另一方面,《新闻周刊》的“误报”再度把美国媒体置于暴风中心,人们难免又要对美国新闻媒体的可信度置疑。

  在这之前,《纽约时报》前记者杰森·布莱尔刻意捏造新闻人物;接着《今日美国》的败类杰克·凯利也以同类手法炮制新闻;然后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新闻主播丹·拉瑟利用内容可疑的资料,来质问布什总统在越战时期的服役纪录。

  在这之后,也有人揭露布什政府出钱,收买了一些电台评论员,为政府的一些政策做宣传。

  《华盛顿邮报》专栏作者霍华德·库尔兹指出,虽然《新闻周刊》这次的错失同其他捏造新闻事件有别,但是,好多对《新闻周刊》生气的人根本不会理会这层区别。读者难免要进一步对美国媒体失去信心。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戛纳电影节
2005财富全球论坛
七部门稳定房价新政
俄卫国战争胜利纪念
二战重大战役回顾
如何看待中日关系
苏迪曼杯羽球赛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性感天后林志玲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