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为健康让我们动起来!俱乐部忽如一夜春风来(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22日10:23 温州新闻网
为健康让我们动起来!俱乐部忽如一夜春风来(组图)
来自印度的瑜珈正成为都市一种流行的健身方法。

为健康让我们动起来!俱乐部忽如一夜春风来(组图)
越来越多的健身房为市民提供了风雨无阻的健身场所。

为健康让我们动起来!俱乐部忽如一夜春风来(组图)
少男少女们也有自己的健身方法———时尚的轮滑运动。

为健康让我们动起来!俱乐部忽如一夜春风来(组图)
传统的太极拳仍是人们喜爱的晨练项目。

为健康让我们动起来!俱乐部忽如一夜春风来(组图)
健身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健康,还有欢乐。

  题记:运动的生活,活力的温州。当健康成为今天这个时代最炙热的话题,当生命蕴涵愈加丰富的运动要素,生活,自然地充满了对健康的热爱。运动,让我们更健康;运动,让城市更有活力。

  清晨,公园草坪上一身素色衣服的老人,在啁啾的鸟儿相伴下,沐浴着晨光,腾挪推拿,或扶着黄蓝相间的健身器摆手扭腰,怡然自得;傍晚,踏着匆匆的脚步,赶往热力十足的健身俱乐部,流行音乐飘逸而出,身着紧身运动上衣、短裤的青年男女,在落地窗旁一字排开的跑步机上慢跑或走步,健身操房里热汗挥洒……这幅不断变换的活动风景告诉我们,一股健身的热潮,正从公园路、人民路等闹市区向白鹿城的不同方位蔓延。5月25日,我们将迎来再一个“健身节”,为健康放纵你的运动细胞,挠动你的每一个运动元素!

  两组数据,质的变化

  “生活奔小康,身体要健康。”这是每一个正在参与健身的市民美好的愿望。但曾经的一组数据却让已经富裕起来的温州人觉得羞愧。

  我国2000年国民体质监测公报显示,我市共有8122名3至69岁的群众参加了此次体质抽样检测。数据表明,我市的国民体质合格率低于浙江省的平均水平,其中成人合格率为72.13%,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约7个百分点,排在全省末尾。而这个合格率竟然还比上一次(1997年)的监测结果下降了10个百分点。而优秀级就更少了,仅为8.65%,比1997年的监测结果下降了3个百分点。

  “温州人的体质全省最差!”像一个重型炸弹在温州炸开了花。媒体的竞相报道,评论,引起了政府的极大关注。2000年,政府当即启动了社区群众健身点的建设,并在随后的两年,把群众的健身点建设连续放在“政府十大实事”的行列,两年间投入了600余万的专项资金,加大宣传健身理念,培训社区健身指导师……

  2003年10月-12月,市体育局国民体质监测中心对我市20-69岁的2141名人群进行了体质测试。测试结果显示,我市成年人的体质综合评级结果为:优秀级为42.42%;良好级为32.80%;合格级为21.73%;不合格级为1.05%;最关键的是总体的合格率为98.95%,比2000年的监测结果上升了25.8个百分点。国民体质有了质的提高,站到了全省的前列。

  健身点,我们自己动手建

  “健身,已经成为群众的一个自觉行为。”市体育局群体处的周勇告诉记者,通过几年的不懈努力,健身意识已经深入人心。“这从我们2000年和2003年两次的国民体质监测活动中可以看出,当年一个测试点1000个测试样本,需要我们的工作人员不断去做工作,才有人愿意来配合做测试,动作也很不规范;但在第二次监测时,我们设在广场路的测试点,一天需要的1000个样本量,一下子就来了1500多个。我们仅仅在社区里发了个通告,不少群众就从很远的街道社区赶来。通过体质的检测,我们都给予了很好的运动健身的建议。”

  “更令我们感动的是,2001年和2002年两年间,在建设社区健身点时,不少社区提出自费建设健身点。如城开花苑,业主委员会仅在社区贴出了要建健身点的通告,希望居民能自愿捐资。结果出人意料的是,大家你500,我1000的……共收到了居民捐资15.33万元,大大超出了建健身点的费用3万元……”周勇说,“目前全市已经有700多个健身点,其中鹿城区各街道社区就有170个,大部分是市民凑资建的。今年市政府再次把发展周边县市健身点及对旧的健身点维护这项工作,纳入了‘政府实事’工程,目前,各县、市健身点正以每年40-50个的速度在增长,即使经济条件差一点的文成、泰顺,一年也能建成15个左右。”

  昨天上午8点,记者来到了城开花苑,雨后初霁,中央花坛草坪吐着新绿和泥土的清新,三三两两的居民或携老伴或携稚童,扭扭腰来抖抖手,在健身点上活动开了。看着崭新如初的健身器材,记者很是疑惑,“平时没人用吗?为什么还是那么新?”“用的人可多了,一个不够,这幢楼的后面又建了一个。”正带着孙女在活动的2幢黄女士指着社区正面的一个楼告诉记者,“要没有这个健身点,我们这些老人就连个活动的地方都没有了。这是大家自己捐钱建起来的,都很爱惜,而且经常会有人来维护。”原来,城开花苑把多出来的捐款设成“发展健身事业”的专项基金,开设网球、游泳池,以及作健身器材的维修之用。

  俱乐部,忽如一夜春风来

  除了社区健身点的遍地开花,一个个高档的健身休闲会馆也恰似雨后春笋般冒出来,仅在市区,近两、三年间就冒出了如东方、百盛、飞速、健之美,以及他们的连锁店,登记在册的大型综合健身俱乐部就达到10多家。而拥有一张健身俱乐部会员卡,下班后去跳操、练器械、做瑜珈,业已成为白领阶层的重要标志之一。

  而这股自发萌动的健身风潮具体是什么时候刮起来的,谁都只能说个大概。“2001年刚起来吧,8月的申奥成功之后,在温州也刮起了一股体育运动风;2002年应该是有了个小高潮吧……”创办我市首家大规模综合性健身俱乐部的王惠芳告诉记者,“2001年7月,作为体育爱好者,我和我的先生办起了一个500平方米的健身房,当时会员大概在500人左右,都是短期卡,没人会办年卡,我们在投石问路,消费者也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来。这时市民已经了解到要健身,而且还要科学健身,他们需要专业的教练指导。”

  一年后,东方健身房从原先的500平米扩建到2380平米的大型俱乐部,开设了器械健身、健美操、拉丁舞、街舞、形体芭蕾,并率先引入了热瑜珈,以及竞技类的跆拳道、散打、拳击、武术、剑道、空手道、柔道等;在去年,又分别在市区和瓯北开了两家同样大型的分店,会员从最初的500人扩大到现在的1.2万余人。随后几年间,百盛、飞速等大型的健身俱乐部也如一夜春风来,遍地开花。

  “这正说明了温州的健身市场越来越红火!其中有政府的引导,而2003年的非典也起了加速作用,使市民对健康有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认识。”市体育局产业管理处处长曹征宇说,“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活品质要求越来越高,健身市场只会越来越好。”

  据曹征宇介绍,在1995年、1996年间,温州曾有一批几百平米的健身房兴起过,但其中间隔了一段时间,2001年应该是一个新的发展点,截至到去年7月1日前(新的体育产业管理方法规定,7月1日后,私人开办健身场馆无需在体育局审核),已经有10多家上千平米的大型健身俱乐部登记在册,这样一个发展速度应该算是很快的,且这种融健身、休闲、娱乐于一体的俱乐部,档次越来越高,不管是器材上,还是在项目开设、师资配备上,都与国际接了轨。(温州日报记者 郑海华/文郑晓群/摄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戛纳电影节
2005财富全球论坛
七部门稳定房价新政
俄卫国战争胜利纪念
二战重大战役回顾
如何看待中日关系
苏迪曼杯羽球赛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性感天后林志玲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