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大学生治大病基本靠募捐 医保制度亟待改革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22日12:22 楚天广播电台《事事关心》 | ||||||||
湖北省高校云集,学生众多,是我国知名的教育基地。但记者在调查中发现:长期以来,在大学生的医疗保障上,我国高校一直沿用1953年实施的公费医疗制度,这与计划经济密切相关的制度早已跟不上时代的发展需要了。以湖北的高校为例,国家对部属高校学生医疗费按每人每年60元拨款,省属高校则是每人每年40元,在医疗费用日益上涨的今天,40元治病简直是杯水车薪。而这杯水车薪的公费医疗,也只能覆盖统招统分的大学生。对于二级学院、扩招和自费的大学生,国家没有拨款,大学生的医疗费用问题越来越突现出来。沉重的
小雪是同济医学院大三学生,说到自己的医疗保障,她告诉记者:“日常小病基本到学校的医院看,自己只付10%的医疗费。可一旦同学发生重病、大病,医疗费用就成问题,那时又要号召集体捐款了,这不是办法。” 从教多年的湖北大学医院院长、中国高校医学保健研究会常务理事刘绪成,可谓对大学生的医疗保障认识深切。他直言不讳的说,“大学生医疗保障目前属于政策中的盲点。”刘绪成院长给记者算了一笔帐:湖大1.6万人在校生当中,只有 1.2万人能享受国家每人每年40元的医疗拨款,但实际上这几年湖大学生每年人平门诊费用就有137元,大大超过了国家的拨款标准,而这还不包括学生住院的费用:“哪个学校不可能保证学生不得大病,因为招生条件、体检标准放宽了。学生进校,乙肝阳性的占8—10%,这些人可能10%发病。在校住院每人至少一万元,包袱都是学校的,学校受不了。” 据了解,现在大部分高校都是采取“国家拿一点、学校负担一点、个人承担一点”的方式来负担学生医疗费用。但这三个一点的比例,国家并没有统一标准。为了控制费用,高校医院一般只给学生提供价格低廉的基础药品,效果难以保证。 记者走访了武汉大学大四的部分学生。 学生甲: “因为相当于是公费医疗,学生出10%,学校出90%,所以校医开的药不可能是很好的特效药,一般都是市面上几元钱的,学生只付几角的药。” 经费的严重不足,也制约了高校医院的发展及医疗水平的提升,令多数大学生无法满意。 学生乙:“有个男生,很简单的小毛病,腹股沟发炎,导致在校医院延误,拖了一两个月,发展成睾丸炎,割掉了一个,而且这种情况在每个学校发生,频率非常高。” 在很多人的固有观念里,大学生一般身体健康,患大病的机率很小。但现实却恰恰相反,湖北省高校大学生患大病、重病的比例越来越高,尤其是恶性肿瘤呈年轻化趋势。湖北大学就曾经在三年内发现6名学生患上癌症。一旦学生患上大病,学校、学生和家庭都会感到沉重的经济压力。在高校,为患病学生募捐的消息早已经不是新闻。 同济医学院大三学生小雪:“我在同济呆的三年就有两起,一起白血病,一起脑癌。记者:“是捐款?” 大学生:“主要靠自己家里筹,我们捐款20万,手术费用100万。我们也是杯水车薪,最后还是没有凑足。” 湖北大学医院院长刘绪成认为,学生本来就是贫困群体,发动学生为患病学生募捐,不是长久之策,多了还会伤学生的心。据了解,为寻求将商业保险引进湖北大学,早在十年前,刘绪成多方呼吁,终于引起了政府部门的关注和重视,目前一个由政府主导、学校参与、保险公司介入的大学生医疗保障体系正在酝酿和计划之中。 刘绪成:“从目前来讲,省属高校学生的医疗保险会有一个统一模式。高校在设计大学生医疗保障匹配时,将按学生定额拨到高校,再由学校进行管理。基本医疗、住院保险按比例赔付, 5万以下的由保险公司赔,大病中5万以上的也由保险公司赔。大病保险,年度以25万最高。作为省教育厅投入的资金是巨大的,一年恐怕需要1600万元左右。” 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大学生们不容乐观的医疗保障现状,一直为媒体所关注。值得高兴的是,经过专家和社会各界奔走呼号,湖北省已经将大学生医疗保障纳入工作日程。据记者了解,湖北省的大学生医疗保障制度已经初见雏形,从今年9月起,湖北省教育厅将准备每年拿出1600多万元在省属高校的新生中建立医疗保障制度,部属高校参照湖北省教育厅方案执行。我们希望有更多的人关注大学生的医疗保障,让我们的社会更多一份和谐与温暖。(记者 陈红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