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东方宝贝”王建军(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22日16:13 北京日报
“东方宝贝”王建军(图)
本报记者张军

  大热的天,怎么还戴个帽子?记者们刚一见王建军,就觉得他有点儿怪。

  4月22日,北京的气温升得挺快,大街上出现了穿短袖衫的人。十家媒体的记者被召集到东方化工厂会议室,采访刚刚评上的全国劳动模范———从青年技工成长起来的丙烯酸车间触媒应用研究室主任王建军。

  41岁的王建军,头上始终戴着一顶白色安全帽,脸上不时渗出细密汗珠。轮到他讲话了,他扶正安全帽站起来,腼腆地小声说:“我没什么可说的———我也没干什么———我还是坐下吧!”说完就坐了下来。

  片刻亮相他依然没脱下安全帽,摄影记者们开始抱怨:“帽子还没摘呢?照片还没来得及拍呢……”

  “大头”

  采访王建军让记者很伤脑筋。每当问到他自己的事,他总是支支吾吾,可一说到化工产品,他滔滔不绝,丙烯酸呀、二丁酯呀、触媒呀……也不管你是否听得懂,一股脑儿甩出来。后来听说,为了让他发言,厂里专门请某报一位副总编给他写了一个稿,可他根本没用。

  一头雾水的记者只得从外围切入,先找王建军的领导、同事、工友等打探。

  没想到我们的话题竟是先从他的头说起。

  丙烯酸车间书记韩宝国说:“他除了睡觉和吃饭,头上总戴着安全帽,这已经成了我们厂的一景。他常年接触的触媒(催化剂)中含有7种重金属,对人体有害,导致他的头发已经斑秃了。其实他刚进厂时也是一头黑发,脑袋大又聪明,于是就有了个亲昵的外号叫‘大头’。”像是配合同事的讲话,“大头”终于摘下帽子,头上有的地方全秃,有的地方有细细的发茬……

  厂计划统计科科长万向心本来默默地坐在众人中间,她突然插话:“我是1982年与‘大头’同年进厂的,在我心里他是个特别傻的人。一有大项目改造就一两个月不回家。作为同事和好朋友,我特恨他不爱惜自己,尤其是进反应器换触媒,厂里规定‘一小时换人’,可他就蹲在里边测量数据不肯出来,我骂他:‘别出来,死里边得啦,和丙烯酸混在一起算了,好让我们做个雕塑,给你立在厂门口!’他头上秃得一块一块的,一段时间不和触媒接触,他的黑发茬儿就能长出来。我隔一阵子就掀他的帽子看,那次掀开一看我愣了,长出的全是白发茬!他太累了,这个年纪不该全是白发呀……”讲到此处,万向心泪流满面,话语哽咽。此时的“大头”,也在擦抹眼角。

  绝活

  “王建军这么玩命、这么投入,为之奋斗的到底是什么?”“丙烯酸是干什么的?”“王建军的业绩主要体现在哪儿?”记者们接连发问。

  东方化工厂党委书记老丁开始给记者“扫盲”:丙烯酸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是一种基础化工原料,由它和其它成分可以合成出很多化工用品,广泛用于农业、轻工业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比如其中一种就有高强的吸水性,一克就能让孩子们用的小小尿不湿的吸水性增强50倍!天安门城楼、国际饭店外墙涂料都有它的功劳,摆放兵马俑的展馆,墙面也要用含丙烯酸的涂料,它的抗湿耐潮性能起到保护国宝的作用。

  “大头”26岁时就是我国化工行业的劳模了,他攻克的难题、发明的创新数不胜数。老丁评价说:东方化工厂近年的三大技术改造,都有“大头”出色的贡献,投资不到200万元、效益千万元。

  第一项就破了日本人的神秘。长期以来,丙烯酸二丁酯生产的关键技术———触媒(催化剂)一直掌握在日本公司手里。国内第一套丙烯酸设备在东方化工厂,当时引进的是全套日本技术,设备、仪器都一次性引进。日本公司非常精明,把握着触媒的技术秘密,等着你每年花高价购买更新,为防止你研究出其中的奥妙,连反应罐里换出来的触媒渣滓都回收走。东方化工厂每年要为此花费上千万元人民币。

  “大头”和同事们用了4年时间,研究成功拥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触媒国内替代品。从1998年开始,他一头扎进实验室,寻找、测算、失败、再来,经常一干就是几昼夜。寻找了国内上百个厂家的样品,积累了成千上万个数据,终于在国内某厂家技术人员的协作下,生产出了合格的国产替代产品。2001年成功应用于生产装置上,性能基本达到国外产品的指标,部分指标甚至要优于国外产品,而价格还不到国外产品的三分之一,仅此一项,每年可以节省资金300多万元。在此基础上,他又对原有的生产模式进行优化,使装置的产量由设计的每年3万吨增加到了4万吨。

  “大头”的第二项出色技改便是“从烟囱里捡回100万”。废气燃烧系统尾气放空问题,一直困扰着东方化工厂。尾气的放空,不仅异味很大,污染环境,而且影响企业的形象。2002年,工厂提出了“治味工程”,“大头”根据装置生产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了装置氧化系统技改方案,并全程参与了该装置新增反应器的设计、论证、施工和考核。反应器投入使用以后,装置的回收率提高了1%,年增产丙烯酸300吨。废燃系统尾气放空问题彻底解决了,简化了工艺操作,稳定了工艺流程,明显降低了厂区异味,有效改善大气环境。同时也为催化剂的国产化提供了试验平台。工人们戏称为从烟囱里每年捡回100万元。

  第三项技改是“大头”帮着企业紧紧抓住了市场契机。对于企业来说,最直接的提高效益的增长点当属根据市场需要,及时上马一些投资少、见效快的项目了。能否及时拿出这些项目,更是对技术人员的考验。2003年,随着全球丙烯酸酯类产品市场呈现利好的态势,“大头”又动起了小丁酯扩产的念头。从理论上讲,反应器容量是影响装置负荷的重要因素。在现有生产工艺条件下,如果能够适当增大反应器的容量,不就可以实现扩产的目的了嘛?在得到厂领导认可后,“大头”沿着这个思路,立即组织实施了小丁酯扩产项目———给原反应系统增加一小反应器,打破了影响装置负荷的瓶颈。这个仅投资43万元的项目实施后,全部投资仅仅用两周即全部收回,使丁酯产量每年可增产2000吨左右。

  多年来,厂宣传部的小苏一直在关注王建军,他说,跟“大头”说别的不行,他几句整话都说不上来,也不会说。但谈起丙烯酸,他敢和专家叫板。那是在2003年,当时日本专家高村在厂里指导工作,他发现工人们手上有两种不锈钢小工具,在反应罐里用起来得心应手,减少了误差,提高了工作效率。他一看就门儿清,知道这是好东西,每当中国工人使用时,他就偷偷在边上瞄。这两样工具都是“大头”发明的,叫飞鱼和定位锚,“大头”看见日本专家在偷着琢磨,索性大大方方把日本专家叫过来,一样一样地告诉他这量尺怎样读。高村回去之后,日本方面重新改写了《操作法》,“大头”发明的方法就在其中。有人问“大头”,日本人对咱们搞技术封锁,你为啥把辛苦的发明教给日本人呢?“大头”说,咱的绝活儿多得是,让他们慢慢品吧。“大头”的自信是有道理的,1995年,“大头”和工友们对日本引进的设备进行计算机改造,把原来不合理的程序进行了改进,1998年日本专家来时,看到改造后的设备,工作效率比日本操作法提高了一倍,劳动强度却减少了一半,评价说“比我们现在用的还先进”,并且教育他们的员工:再不努力,BEC(东方化工厂)就要超过我们了。

  厂里很多人都觉得“大头”很神,有那么多绝活,常有人问他,“‘大头’,你的绝活是怎么练的?”“大头”说:“神吗?其实我也是一寻常人,还不是在干中练的。”可他那种干法没人能比。每次丙烯酸装置设备大检修,他都主动请缨,那是一最艰巨的任务。且不说触媒中含有7种重金属对人的危害很大,就是更换触媒的那一身行头,就够人受的,防尘服、防尘口罩等全身披挂以后,钻进温度高达40摄氏度的反应器中,进行数万次的检查、装填、测量、调试。由于化学反应要求很高,器壁不能沾上汗水或油污,人在里面,不能用手扶器壁更不能倚靠器壁,累了只能躬身站立或蹲坐其中。在这种条件下,为了及时掌握第一手资料,他常常钻进反应器一干就是三四个小时,出来浑身都湿透了。

  那回换触媒,他有40天没回家了。他满头花发的老父亲都找到厂里来了,看见满脸泥灰、憔悴疲惫的儿子,老父亲的眼泪簌簌掉下来,他一边取出毛巾给儿子擦灰,一边埋怨:“挣命啊你?你敬业、你好强,我不反对,可你不能不顾身体地干啊……”

  王建军的梦始自于1982年,那年高中毕业的他走进了东方化工厂。厂里第二天就组织他们新职工看电影《创业》,影片里跳进浆池的铁人形象震撼了他、激励着他,“当工人就要当这样的,干,就要干出名堂来。”当他得知中国第一套丙烯酸生产线就建在东方化工厂时,认定自己的梦就在这里。23年来,他在东方化工厂从事过7个不同工种,从一名叉车司机成长为丙烯酸技术权威。

  一牛

  韩宝国说:“东方宝贝”是东方化工总厂党委书记叶永和送给“大头”的称呼。因为他总能治厂里的“疑难杂症”,包括合资企业的。

  那一次,东方化工厂与法国方面合资成立“东方罗地亚”公司,生产用于洗涤剂的醇醚。开工后加热炉一直不正常,炉壁烧得通红,反应温度却上不去。

  那天,副厂长跟外方老板建议:“请我们的专家王建军来试试可以吗?”看着头戴安全帽、穿着沾有油污蓝色工服的“大头”走进来,外国专家组满脸狐疑。“大头”要过图纸看了看,再算热量热值,发现热量不够。“炉子喷嘴有问题,需要扩孔,调整角度”。“大头”有把握地说。专家组开会研究“大头”提出的整改意见,此时距“大头”到现场不过三四个小时。

  经过设备加工,两天后,炉子正常运行了。现场的法国专家很惊讶,他学着中国味儿地称赞:“王建军,你是BEC(东方化工厂)一牛,真牛!”“大头”一门心思想着炉子,把吃饭的事都忘了,只见那位美国专家一路小跑,从二楼捧下一个盒饭送到“大头”面前。然后又恭恭敬敬地为他沏了一杯茶,那个小纸杯里竟放了两袋茶叶。“大头”呢,端起茶杯一饮而尽,冲他们一笑:“这有什么好牛的,在我们厂,比我牛的还多着呢。”他还“装”了回谦虚。

  人们说,像“大头”这样的“蓝领”,现在社会上特缺,有的企业以年薪20万元招聘都招不来,一般人谁有那个“金刚钻”?“大头”有,可他更重情。他总是说:“我的本领、我的技术都是‘东方’给的……”厂长张振友给了“大头”一个“部长级待遇”,号召职工们向他看齐。可别以为这是行政级别的那个部级,它是企业里科以上的部室级,相当分厂厂长待遇,“大头”挺知足:“我工资不低呐!”

  夏天来了,满眼茂盛。从全国劳模会归来的“大头”依然戴着那顶帽子,他的黑头发还没长出来,他不承认这和触媒有关系,他说:“这还是我自己闹的,吃饭没点儿,睡觉没点儿,自己‘作’的,我干这个,我知道……”最终,他也不愿意让触媒沾上不好的名声。

  网络编辑:张宁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戛纳电影节
2005财富全球论坛
七部门稳定房价新政
俄卫国战争胜利纪念
二战重大战役回顾
如何看待中日关系
苏迪曼杯羽球赛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性感天后林志玲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