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地球之巅,中国重书奇迹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23日02:17 新闻晨报

  2005年5月22日11时50分,珠穆朗玛峰峰顶。珠峰高程测量登顶队员将红色的测量觇标牢牢地竖立在地球之巅。10分钟后,第一组关于珠峰高度的数据开始向珠峰大本营汇集。

  作为珠峰高程复测的关键一步,测绘队员成功登顶意味着什么?在觇标竖立的背后,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22日上午,新华社记者通过亲身经历和连线各地的专家学者、队员家属,从不同侧面解读这次珠峰复测。

  珠峰重测·登顶记录

  最后八小时的艰难跋涉

  经过近8个小时的艰苦攀登,中国登山测量队昨天上午11点08分登上了珠穆朗玛峰峰顶,对珠峰高程进行了成功测量。这是继我国1975年成功测量珠峰后的首次对中国珠峰重新测量。

  经过了两个月的辛苦准备和若干天的艰苦跋涉,这最后8个小时的艰难攀登,是整个珠峰登顶测量最关键最艰难最危险的一段路程。队员们凌晨3点多出发,7点,当第一缕阳光照到珠峰,距离峰顶已经只有二百米。然而此时队员们的体力已经消耗太大,背负的测量设备如同一座座大山,压得队员除了喘气,连说一句话都非常吃力。上午11时08分,队员们终于到达山顶。当对讲机里传来登顶队员登顶的消息,大本营里一片欢呼。

  11点50分,他们在峰顶竖起了鲜红的国旗和测量设备。现场测量指挥岳建利一声令下,峰顶测量开始。峰顶觇标的透镜将彩虹一样的光芒发射到海拔5200米到6300米的六个交会测量点的仪器上,千万条数据同时录入系统。

  珠峰高程测量总指挥张燕平兴奋地告诉记者:中国2005年珠峰高程测量取得了决定性胜利;新仪器设备的启用和多种测量手段的配合使用,将有可能使测量精度在1975年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下一阶段,将全力以赴进行数据整理分析和计算,预计8月份,中国将向全世界宣布珠穆朗玛峰的新高程。

  珠峰重测·爬升历程

  海拔6500米的生死考验

  正是由于天气状况恶劣,人们期待已久的登顶测量一再推迟,已从最初计划的5月5日,推迟至10日、18日,最后在22日登顶成功。

  虽然测绘队员们没有被恶劣天气所征服,但也让测绘人员的付出超出想象。测量队员张江齐回忆起在海拔6500米前进营地所经历的生死考验,现在仍心有余悸:“当时不敢闭眼,生怕从此再也不能睁开;尽管嗓子疼得要命,但还是使劲咳嗽,怕一停下来再也不能呼吸。”由于连日在高海拔地区工作,张江齐出现了身体不适,到5月5日嗓子完全嘶哑、不能发声,张江齐把能找到的与治疗上呼吸道疾病有关的药物全部吃下去。结果不仅没好转,反而出现严重药物反应,“有好几次我都觉得自己要完了……”

  11辆测绘车辆全颠出病

  为维修突然出现故障的冰雪深雷达探测仪,年轻工程师孙占义从北京到珠峰大本营就走了三趟。为赶时间,他带着修好的设备从北京飞到拉萨后,下午就乘车赶往珠峰大本营,可车灯被“搓板路”全部颠坏,孙占义只好用手电筒当作车灯为司机照路,在大山里走了6个小时,凌晨3点才到达日喀则;一大早又起床赶路,夜里11点终于到达大本营。“搓板路”不但让孙占义尝尽苦头,也给测绘车辆一个下马威:珠峰高程测量队11辆车在恶劣路面全部“累出病来”:有的接连跑坏两个轮胎;有的挡风玻璃被风吹起的碎石完全打碎;还有的甚至车厢几乎被颠散,乘车人的任务就是时刻提防别被甩到地上……

  其实即使不工作,仅仅住在大本营,对长期生活在平原的队员来说就已经是“折磨”了。夜里听着风吹帐篷的声音根本睡不踏实,除了干燥、缺氧、气压低,帐篷里白天40℃、晚上零下20℃的温度也让人很难适应。

  珠峰重测·幕后英雄

  讲述者 张江援(中国重测珠峰高度测量登山队和女子登山队总指挥)

  高原英雄的牦牛精神

  22日11时许,当五星红旗再次在地球之巅高高飘扬的时候,当西藏登山队队员们再一次将测量高度用的觇标树立在珠峰峰顶的时候,历史将永远铭记这一刻。

  这支被西藏自治区政府授予“高原英雄登山队”称号的队伍,自1960年成立至今,凭着坚韧的意志、高昂的精神和一种比海拔更高的境界,在中国人、乃至人类攀登珠峰史上,创造了一个个惊人的伟业,写下了一个个辉煌的纪录。

  “我的队员都是好队员,都是好样的!”2005年中国重测珠峰高度测量登山队和女子登山队总指挥张江援这样评价西藏登山队和西藏登山学校的队员们。

  然而,仅仅一个“好”字,远不足以刻画西藏登山队员们的意志、品质和精神境界。

  在零下20多摄氏度的低温下,队员们搭帐篷、做饭、煮茶的情景历历在目;顶着十级大风,从大本营步行到绒布寺———8公里来回训练的画面永远定格在了摄影记者的相片上;背着二十几公斤重的氧气、食品等物资,从前进营地运送到海拔7028米甚至是7790米,而且还不止一次。这些将永远铭记在我们每一个见证者的脑海中。

  于是,有人“放肆”地开玩笑说:“从大本营到前进营地,有牦牛运送物资;从前进营地到更高海拔地区,西藏登山队的队员就是牦牛。”看似贬义的比喻中,隐含着人们对登山队员的无限敬佩和景仰。

  讲述者 王立芳(2005年珠峰高程测量现场指挥、国家测绘局第一大地测量队队长岳建利的妻子)

  每天祈祷测高成功

  他们胜利了,我感到特别高兴。几个月以来,我几乎每天都在祈祷,珠峰测高一定会成功。

  如果他不给你打电话,你根本就联系不上他。尽管他手上有卫星电话,但他基本上不给家里打,说电话费太贵。比方说,1999年他去珠峰,在那里发高烧三天,差点连命都丢了,也始终没打电话回家。回家后他才说差点见不到我了,我认为他在开玩笑,一看照片才知道他没骗我:他的脸是青的,嘴唇是黑的,病得非常严重。

  这次去珠峰,他又是杳无音信。有一天我有点不舒服,想到他连电话都不打,有些生气,就给他们单位的书记打电话。我说,书记,岳建利有没有给你们打电话汇报工作?书记也说没有。没办法,我只好每天出去买报纸,仔细寻找测绘队员的消息,要不就是盯着电视看新闻。

  22日上午,我和女儿都在电视上看到登顶了,我们特别高兴,希望他把事情做完后,平平安安回家来。

  珠峰测量方法

  传统测量方法把高程引到珠峰脚下的6个峰顶交会测量点,通过在峰顶竖立的测量觇标,运用“勾股定理”的基本原理,推算出峰顶相对于交会测量点的高程差。最后,通过进行重力、大气等多方面的改正计算,确定珠峰精确高程。我国1975年测量采用的就是这种方法。GPS测量将GPS测量设备带至峰顶直接获取数据,然后通过一系列复杂的计算取得珠峰精确高程。

  峰顶雪深测量1975年是靠登山队员向雪中插杆量取冰雪深度,容易因力气、角度等原因产生误差。今年我国首次携带冰雪深雷达探测仪在峰顶测量,更趋科学性、合理性。

  珠峰重测·释疑

  高级工程师 陈现军(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大地测量部)

  为何登顶成功还不能公布测量结果

  按照计划,运往峰顶的仪器设备主要包括:觇标(放置于峰顶的一种测量标志),用于测量峰顶冰雪深度的冰雪深雷达探测仪,GPS观测设备以及气象仪等。但为什么拥有了高科技设备,还要使用传统的觇标测量珠峰呢?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大地测量部高级工程师陈现军解开了这个疑团。

  “总体来说此次测量珠峰行动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从拉孜出发利用水准测量法,行进500公里到达珠峰5600米处;另一部分,从5600米起使用觇标、GPS、冰雪深雷达探测仪综合测量峰顶高度。”陈现军告诉记者,GPS系统对于地球上某一地点的定位十分精准,但对于山峰高度的测量就不那么“拿手”了。

  据新华社报道,在测量的过程中,由于温度、气压、重力等多方面原因会产生误差,需要通过复杂的计算来消除误差,以得到精确的珠峰高程。这是一个系统工程,大概需要一个月时间。然后还要经过一定的审批程序,如果顺利,地球的确切“身高”有望在今年8月向全世界公布。

  青藏高原研究专家 姚檀栋(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长,多次前往包括喜马拉雅山在内的青藏高原地区进行野外科考活动)

  为何投这么大的力量重测珠峰

  不止一个人问我,为什么要投入这么大的力量考察、研究包括珠峰在内的青藏高原?这是因为:第一,青藏高原以自己的高度和广大面积,影响了北半球的大气环流,进而对东亚、南亚等地的气候变化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目前,青藏高原继续影响着周围的气候和环境的变化。第二,我国地震、水旱灾害的产生,也与青藏高原的变化关系密切。比如,一些专家认为,我国1998年发生的大洪灾,就与前一年青藏高原地区的大量降雪有关。第三,我国西北地区许多绿洲的出现、存在、前景,也与其密切相关。第四,我国的许多资源短缺,而我们对这么大一片国土上的资源情况却了解甚少。因此,对包括珠峰在内的整个高原进行研究,不但重要,非常必要,还很不够。

  南极冰盖队队长 李院生(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研究员,南极冰盖队队长)

  重测珠峰将为我们生活提供什么

  前不久,南极冰盖科考队到达了南极最高点,但我们大部分时间是开着车去的,技术的成分更多一些,但珠峰登顶就不一样了,全靠人自身的能力,非常不容易。同样是极地工作者,我对他们非常钦佩。

  青藏高原仍在继续隆升,重测对判定其隆起的速度提供最直接的数据。我国今年将在珠峰大本营建设无人值守的气象站意义重大,因为这些地方受周围地区的影响少,数据能够反映气候变化的平均状态,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全球范围内气候变化的总体趋势,这将对破解地球科学领域的许多重大理论问题提供有益的启示。

  以前因气候的原因,发生了很多山难。珠峰气象站的设立,对准确预报珠峰天气,最大程度地保护登山队员,也将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珠峰地区的地壳运动至今仍非常活跃,这种运动虽然还不足以在我们日常使用的地图上标示出来,但会影响到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的变化,也就是我们所生活的自然界和所居住的城市。

  本版文章综合新华社、竞报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非常阿杜
非常阿杜精彩铃声
Beyond
Beyond激情酷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