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袁敬华:让200名聋哑儿开口说话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23日02:36 舜网-济南日报

  今年30岁的袁敬华13年前在家乡鲁西北的夏津县创办了一所聋儿语言训练学校。多年来她将自己的心血全部倾注在聋儿身上,用母亲般的爱去融化残疾儿童心中的坚冰,使240多名孩子开口说话,其中56名学生已转入正常学校就读,她本人也光荣当选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为“聋儿妈妈”。

  13年前,袁敬华让一对

  聋哑姐妹开口说话

  13年前,袁敬华高考落榜,辍学在家。有一天,在地里干农活的袁敬华看到路上两个聋哑姐妹向学校走去,不久又走回来,来回好几次。她好奇地放下手中的农活,一路跟着她们,发现了真相,学校上课铃声响了,别的孩子进了教室,这两姐妹就趴在窗户上往里看,老师冲她们摆摆手,她们无可奈何地往回走。原来,学校里不收聋哑孩子。

  一连好几天,在地里干农活的袁敬华都目睹这一幕重复上演,就在那时,她萌发了教这对聋哑姐妹读书的强烈愿望,她便一手领一个把这两姐妹领回了家。一边干农活,一边教这两个孩子。她不收任何费用,用干农活的收成来购买学习用具。

  一开始,袁敬华用手势跟两个孩子交流,但发现事倍功半。于是,她突发奇想要让她们开口讲话。她从发音入手,先让孩子看她的口型,再让孩子摸她的脖子(或鼻子),再摸她们自己的脖子,感觉发音时声带如何振动。她没有丝毫经验,只能摸索着前进。20多天过去了,没人开口说话,袁敬华着急,她跑到村子外的土丘上哭了好几次。

  “从小这俩孩子就聋了哑了,人家大医院都不能治,你个半大孩子就能行?”袁敬华的父母对此一直充满怀疑。袁敬华没有气馁,继续教她们摸脖子。“我不知道到底会怎样,可我知道不做就注定没指望。”袁敬华心里很清楚,要想在家里办学,必须赢得父母的支持。因此,她不厌其烦地教两个孩子反复念“爷爷”“奶奶”。一个多月后,两姐妹先后都开了口。袁敬华喜出望外。她赶紧把两个孩子领到父母面前,她们拉着两个老人的手,一遍遍喊“爷爷、奶奶”。袁敬华的父母被感动得流泪了。

  原先堆满锅灶、柴火的12平方米的厨房,很快被父母清理干净,成了正式的教室。父亲找来一块三合板,她用毛笔蘸着红漆在上面工整地写上:夏津县渡口驿乡三屯村聋哑学校。父母帮她挂到了大门外。

  最初的30个聋哑儿

  都是袁敬华“求”来的

  两姐妹的开口,父母的支持,让袁敬华有了底气。她到附近村里去劝解、说服,又“求”来了5个聋哑孩子。日子在一天天向前推进,孩子也一个接一个地张口说话。一天下午下了一场大雨,袁敬华送张新福回家。14岁的张新福先天聋哑,是家中的惟一宝贝。为了给他治病,一家人跑断了腿,花了不少钱也没有起色。后来,他来到袁敬华身边,就在这周内,他学会了喊亲人的称呼。来到自家门口,张新福一遍遍高声喊“妈妈”。起初,妈妈不相信是自己儿子在喊,她打开门,惊呆了。当她证实了是儿子在喊她之后,她狂喜地搂过孩子,跪在了袁敬华面前,哭着说:“14年啦,第一次喊妈妈,该怎样感谢你呀,袁老师!”袁敬华赶紧上前扶起这母子俩,泪水同样打湿了她的脸颊。这幕情景喜剧并非第一次上演。正是在自己的一场场眼泪里,袁敬华多次品尝到聋哑儿第一次喊妈妈的幸福。在不同家长的狂喜里,她一次次体会到做人的价值。

  越来越多的家长带着孩子来了,如果说最初的30个聋哑儿都是袁敬华“求”来的,之后的聋哑儿则都是自己求上门来的。到1995年,袁家院子里已经有了45个孩子。孩子们要吃要住要学习,发面的盆升级成最大个的瓷盆。袁敬华和她母亲每天要揉50多斤面粉,蒸一锅锅热腾腾的馒头;床铺渐渐不够用了,寒冷的夜晚,袁敬华搂着几个孩子睡在塑料布搭成的草棚里,一遍遍给他们盖被子。学生多,厨房盛不下了,父母想法又盖了一间小东房。每个孩子一年仅交60元的学杂费常常令袁家捉襟见肘。家中几亩地的收成一年年都贴进了学校。每年年底,袁敬华还要算计着明年得再养几头猪,才能够还上欠债,给学生添点新学具。

  一次,袁敬华端着猪食盆喂猪,由于路太滑,她一不小心掉进了猪圈,挣扎着却怎么也上不来,几个学生把铁锨伸下来把她拽了上去。她坐在猪圈边,多年来的委屈一齐涌上心头,她放声大哭起来。哭过之后,还是放心不下那些孩子,擦干眼泪,继续教孩子。

  为了办学,她发出

  特别征婚启事

  由于多年的日夜操劳,父亲病倒了。为给学生买对口型用的镜子,她把给父亲治病用的四百元钱花光了,父亲病更重了。她和母亲抱头痛哭。这个学校不仅用尽了一家的积蓄,现在连借来给父亲治病的钱也没有了。母亲悄悄地把孩子们都送回家,打算解散学校。

  袁敬华没有别的办法了。她背着父母偷偷写了一份征婚启事,她不要求男方的长相、年龄、身份、职业,只要对方有钱愿意养着她学校里的孩子就可以。征婚启示还没贴出去,被父亲发现了。父亲狠狠打了她两个耳光,把征婚启示撕掉了。父母又挨家挨户地接回了孩子们。

  在那些漫漫长夜里,袁敬华长时间地看着熟睡中的孩子,心里默念道:“孩子啊,快快开口讲话吧,快快成为健全的人,让老师也挺起脊背直起腰来。”袁敬华每天都写日记,每篇日记的最后都忘不了写这样一句:“挑战人生,永不回头!”

  1998年春天,德州日报率先对她的事迹进行了报道,袁敬华艰苦办学的事,一下子被广大德州人民所熟知。许多人被感动了,纷纷向她伸出了援助之手。德州新华书店首先为他们捐助了10万元的学习生活用品,桌椅板凳像模像样,上齐了发面机、馒头机等设备。更有许多家长闻风而动,纷纷把孩子送到了袁家。

  办学13年,240名

  聋哑儿走出无声世界

  沉重的经费让袁敬华发愁。她把这件愁事在这次全国人大会议上提了出来,呼吁政府支持民办学校,给予三年拨款,“民办同样在为国家分忧,同样也承担了一些义务,作出了贡献。”袁敬华的话不无道理。办学13年来,她的学校已有240名孩子走出了无声世界,其中56名学生已进入正规学校就读。从袁敬华羽翼下走出去的孩子,都已成家立业自食其力了。他们不再是社会的累赘。

  1998年7月,市、县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以及希望工程合力办学,给袁敬华的聋哑学校在村里盖了20间房子,孩子们住上了政府社会提供的校舍,袁敬华的日子有了改观。从此,她不再是孤军奋战,她的背后有强大的政府和社会。这是一次很大的转折。

  经各种媒体宣传报道,袁敬华的事迹传播到了全国各地,来求学的孩子络绎不绝。20间房子也盛不下了,袁敬华只好再搬家,2002年年底,他们把新学校搬到了县城开发区。交通便利了,条件好了,孩子们冬天有了暖气,早上也吃上了鸡蛋。袁敬华想笑,但她笑得很牵强。这新校舍花费的120万元,有一部分是社会政府捐助的,还有70万元是她跑了快一年才得到的贷款。为了教好110名学生,袁敬华聘请了15名教师。

  “虽然我负债70多万元,但能让更多的聋哑儿童开口说话,能让他们像正常人一样求学、工作,是我最开心的事。”袁敬华说。(鲁泉明媚)

  (本组图片均由朱峥 摄)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非常阿杜
非常阿杜精彩铃声
Beyond
Beyond激情酷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