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提高认识分析问题的能力——二论努力建设“和谐四川”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23日05:11 四川在线-四川日报

  认识是实践的必由之路。提高认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是建设和谐四川的必然要求。在建设和谐四川历史进程中,我们的措施是否得当、政策是否有效,首先取决于我们对和谐社会建设规律的把握是否准确,对影响和谐社会建设诸多矛盾的认识是否深刻、分析是否透彻,这是一个基础和前提性的问题。

  提高认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必须把握和尊重客观规律。建设和谐四川必须按客观规律办
事。规律客观存在于纷繁复杂的现象之中,隐藏在事物的表象之下,不能被创造,也不能作更改,更不能被消灭,只能遵循和利用规律。过去,我们曾违背过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搞“一大二公”和平均主义,结果导致人们的积极性、创造性受到压抑,经济社会发展动力不足;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有的地方就片面追求GDP,结果造成经济社会发展失衡等等。我们党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正是我们党深刻把握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的科学选择和必然要求,必将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提高认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必须弘扬求真务实精神。求真,就是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把握建设和谐社会的客观规律;务实,就是在不断深化认识的基础上,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推进和谐四川的建设。当前,既是“黄金发展期”,也是“矛盾凸显期”,诸多不和谐的问题和矛盾日益凸现,使得我们建设和谐四川面临巨大的挑战。如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经济与社会之间发展不平衡的矛盾比较突出;生态环境与资源约束加大;改革越是向前推进,触及的深层次矛盾就越多,碰到的阻力就越大;社会管理体制和方式滞后,难以适应社会利益不断调整变化的形势;以及人民内部矛盾明显增多,并与腐败问题、分配不公问题、社会治安问题相互交织,等等。因此,我们必须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我们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省情出发,从现在我们已经达到小康但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的现实出发,从我们仍然面临诸多社会矛盾和问题的实际出发,把建设和谐四川的战略任务同本地区、本部门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分析问题,把握规律,创新思路,制定措施,不断推进和谐四川建设的落实。

  提高认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必须坚持用发展变化的眼光看问题。实践无止境,认识无止境,创新无止境。随着和谐四川建设实践的不断深入,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从大的方面讲,发展任务更加艰巨、社会稳定面临更大挑战、生态建设更加迫切;从具体工作讲,如何妥善处理好农民工问题、加快城市农民市民化进程,如何加大机构改革力度,如何解决乡镇负债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寻求新思路,拿出新办法,取得新成效。只有坚持发展的、动态的认识观,适应变化的形势,冲破形式主义、本本主义的束缚,深入认识和把握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条件下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与规律,在变化中及时认清事物的本质,准确把握事物发展的趋势,才能做到科学决策、科学执政,从而更好地推动“三个文明”的协调发展。

  提高认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必须注重从群众中汲取智慧。建设和谐四川,人民群众既是受益者,更是主力军。他们在建设和谐四川的实践中,不仅有着巨大的热情和干劲,而且还有着许多新的思考,进行了许多新的探索,创造了许多新的做法,积累了许多新的经验。要提高自己认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各级干部要注重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要善于汲取群众的智慧,及时总结群众创造的经验和做法,集中民智,努力增强决策的科学性、预见性和工作的主动性,共谋建设和谐四川之大计,促进和谐四川建设各项工作的更好落实。

  本报特约评论员刘军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非常阿杜
非常阿杜精彩铃声
Beyond
Beyond激情酷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