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海上山东"——千里海疆漫记之三(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23日07:38 中国广播网
  海上山东——千里海疆漫记之三——王尔庄:一个渔村的变迁

  中广网无棣5月23日消息(记者柴安东)王尔庄,是一个什么庄?印象比较深刻的是看到海米象没有脱皮的麦子一样,大片地晒在路边场地上。一群群的渔村妇女裹着红的、白的、蓝的头巾,蹲在地上挑拣海水煮熟的大红虾,有外地人驱车而来,他们头也不抬,只管忙自己的。随行的当地官员说,我们来王尔庄可不是看大虾和蟹子的,而是看这里的海蜇。这里是全国最大的海蜇集散基地。王尔庄村就是全国海蜇第一村了。
海上山东
拣虾米
海上山东
裹着白色头巾的渔民妇女

海上山东
  渔家妇女只管忙活自己手上的活,由于王尔庄的繁华,小渔村对“豪华”的汽车毫不“感冒”

  说实话,如今,各种第一的称号满天飞。我们离开无棣县进到沾化县境内,汽车左拐右拐,下了大路走小路,离了公路走土路,才赶到王尔庄。这个第一村给人的感觉似乎是在唬人。

  但是真正来到王尔庄海蜇批发市场,才知道自己先前的估计错了。这个海蜇批发市场占地30亩,一码的砖瓦平房、水泥地面,看起来十分朴素。但是这里一天的交易量不下300万元;面蛰、白花海蜇、红头海蜇……世上主要的海蜇品种这里都有;加工好的海蜇从这里运往全国各地;坐飞机往来于越南、日本、韩国、泰国、印度尼西亚、俄罗斯、澳大利亚这些国家,是这里村民的寻常业务。北起辽东半岛,南至印尼的亚洲大陆东岸渔港,到处都有加工贩运海蜇的王尔庄人,仅用于出口的海蜇,每年就能给王尔庄人带来人民币4个亿。说到这些的时候,王尔庄村支书田明军一手捏着几个上乘的海蜇头,另一手还在不停地比划着,眼睛里充满着自豪和更大的期待:温州人说过,哪里有市场,哪里就有温州人。我可以自豪地说,哪里出海蜇,哪里就有王尔庄人,哪个城市有水产品市场,哪里就有王尔庄的经营者!有句话叫做财大气粗,的确,王尔庄人敢说这句话,不是在自吹自擂。
海上山东
王尔庄营销大户王月云向客户介绍经过加工的巴基斯坦海蜇

  可是,追溯到15年前,这里却穷的只有祖祖辈辈守望着的大片白花花的盐碱地。村里小伙子娶媳妇都难,村里人大部分出海捕鱼,心野点儿的跑出去干鱼贩子。村支书田明军就是当年四处贩鱼的年轻人之一。

  1992年,渤海湾海蜇大丰收。眼看成箱成筐的海蜇被外地人低价收走,多年闯荡海产品市场的王尔庄人捕捉到了商机。他们开始三人一堆、五人一伙地做起海蜇生意。田明军当初与人合伙,把海蜇贩运到河南商丘,仅卖18桶就挣了1万多元。
海上山东
王尔庄书记田明军(中)带领和渔民兄弟们致富

  初试成功,王尔庄人又搞起了海蜇加工贩运。他们把收购来的海蜇就地加工后,再转卖到北京、天津、上海、兰州、乌鲁木齐等城市,当年就出现了20多个万元户。到年底,全村冒出100多个海蜇加工贩运户。

  当时,全国最大的海蜇市场是辽宁省营口市的盖州县城北海市场。由于王尔庄人干的海蜇生意特别大,成了盖州最大、最稳定的经营主顾。长年累月地往盖州跑,王尔庄人开始合计了,何不在自己村里建一个市场呢?小生意就在家门口做,大生意再往外地跑。

  1997年,冯家镇实现村村通油路,阴雨天货物运输问题解决了,加上村里海蜇生意越做越大,名气越来越响,渐渐取代盖州在全国海蜇批发市场龙头老大的位置,成了海蜇市场的新霸主。

  但是,王尔庄人也受过海蜇的刺痛。1998年,王尔庄人以每公斤40多元买进海蜇后,行情却一路下跌,海蜇加工贩运户亏大了。王尔庄人先是急了眼,稍后赶赴上海、大连市场调查才发现,这一年东南亚沿海出了大蜇汛,韩国、日本的鱼贩子趁机大量销到中国,导致国内海蜇市场价格大跌。虽然生意赔了本,但是也把王尔庄的海蜇商们刺醒了。王尔庄人开始超越国界视阈,重整旗鼓向国际市场进军。

  2000年,第一批5个海蜇经销大户拿到了一件新鲜玩意--去越南和缅甸的商务签证。初踏上异国土地,他们惊呆了:近海的海蜇漂来漂去,当地渔民视而不见,甚至懒得打捞,更不懂得海蜇的加工技术,而且当地劳动力价格仅是国内的一半……就这样,他们通过中国使馆的两名翻译,雇上十几个民工,就地加工,随后装船运往国内销售。田明军还清楚地记得,第一次从越南运回国内的成品海蜇就有1500吨。

  以后的几年时间里,王尔庄人又把收购加工市场扩展到泰国、印尼、马来西亚、孟加拉国和澳大利亚这些国家。远在广东、福建、辽宁,近有山东省内各大城市的客商都纷纷赶来,在这个旮旯村里安营扎寨做海蜇买卖。据说,海蜇大规模上市的时候,小小30亩地的海蜇批发市场上,一天能盛下2万人。我们采访的时候没有遇到这样的场景,想必是车水马龙、摩肩擦踵的盛况吧。
海上山东
王尔庄人告别晒盐走向海蜇批发专业化道路
海上山东
  朴素的王尔庄海蜇批发市场从表面看很难让人相信这里每天能创造300万元的交易额

  记者采访时了解到,王尔庄人现在是男女老少齐上阵,全村八成村民都在做海蜇生意。同时,记者看到,诺大的海蜇批发市场的80多个门头房大多是每一两个门头房就有不同的牌子。看来王尔庄批发市场还残留有手工工场的痕迹。

  不过,村里人告诉我们,去年10月,村两委班子召集大家开会,商量的就是不再一家一户地单干了,要抱团发展。目前,融资1亿多元注册的沾化县王尔庄海产品有限公司已经开始大企业式管理的尝试了。现在的王尔庄海蜇,统一包装、统一注册商标。相信品牌意识的强化会帮助王尔庄的海蜇生意越做越大。如今,互联网也通到这个渤海湾南岸的小渔村,王尔庄海蜇又开始闯荡虚拟世界了。

  从捕鱼晒盐到贩鱼卖虾,再到全国海蜇第一村;从散户单干到股份公司,这就是王尔庄演绎的一个渔村的变迁。来源:中国广播网 责编:肖芬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非常阿杜
非常阿杜精彩铃声
Beyond
Beyond激情酷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