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大医以血写冰心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23日08:42 南方日报

  全国著名老中医郭春园无私奉献一生,无数患者无限景仰他,深情怀念他……

  大医以血写冰心

  本报记者 徐林 通讯员 司尔齐 粤先宣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在郭春园英灵未远之际,人们用孙思邈《大医精诚》的这些文字,由衷赞叹平乐郭氏正骨第五代传人、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名誉院长郭春园。

  “把真心交给党,对党无虚言;不求名利,不骄不满。全心全意为病人,不让金钱杀伤我的双手。”郭春园的一片冰心,赢得了“广东省模范共产党员”的无尚荣耀。

  在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如同往昔一样患者满院,无数病人还在谈论着他,谈论着这位“广东省模范共产党员”。只可惜,这个一生为党、全心行医的老人没能熬过癌症的侵蚀,亲耳听到党组织对他最好的肯定。

  一份告示确定一生信念

  “平乐郭氏正骨,相传数代,颇负盛誉,乃系祖国民间医学宝贵遗产,凡我将士均应加以保护,不得影响其疗疾行医,仰各周知。”

  这是一则洛阳解放后刘邓大军发出的告示,正是这份告示让年轻的郭春园对党有了最初的理解,也是这份告示让曾经饱受战争颠沛之苦的他下定决心:“这辈子,我一定要跟着共产党走。”

  走过兵荒马乱的年代,郭春园转至郑州行医。那时新中国刚成立,百废待兴,国家号召公私合营。郭春园怀着对共产党和新中国的热爱,第一个站出来响应党的号召,带着祖传医术和家产加入郑州市管城区联合医院。12年后,该院扩建为郑州骨伤科医院,郭春园担任主抓业务的副院长。

  祖祖辈辈,平乐郭氏家族都恪守着一条祖训:“郭氏正骨医术不得传予外人。”正所谓“传媳不传女”,但祖宗的教诲没使郭春园将秘方藏在抽屉里。作为中国正骨四大流派之一——平乐郭氏正骨的第五代传人,郭春园带头“携技出走”,听从党组织的安排,先后带出了197名弟子,并出书将家传正骨绝技及自己多年的临床心得传与同行,还写出了《平乐郭氏正骨八法》、《世医正骨从新》流传于世。2002年,郭春园又再次不要任何提成、专利,捐出13种祖传秘方、验方,“只有捐出来,让更多医生掌握,挽救更多生命,那才是真正的财富。”

  郭春园第一次向党组织提交入党申请书还是在1951年的管城区联合医院,但“地主家庭”的出身让他在当时难以被党组织吸纳。郭春园没有气馁,反而以更加“苛刻”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我的秀儿,他的亲生女儿,那一年病重,可作为父亲,他只匆匆看了女儿一眼放了点水果就赶回了医院,他说那里离不开他,可女儿却永远地离开了。”姜淑珍向记者哭着诉说当时的哀痛:“女儿病逝后,他爸总是默默地看着照片,他老想起秀儿扑在腿上喊他爸爸的情景,我知道他心里苦……”

  “文革”期间,郭春园作为“地主分子”和“反动学术权威”,成为“被专政”的对象,他被批斗、住牛棚,谈到入党郭春园甚至有点绝望。粉碎“四人帮”后,郭春园的心中再次燃起了火花,走出牛棚不久,就再次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但受当时极“左”思潮的影响,他的入党问题还是没有解决。

  一封血书实现一生追求

  历史进入上个世纪80年代。

  此时的郭春园已经临近退休,有人奇怪都这么大年龄了,何必还对入党那样执著,郭春园没有理会,反而更加孜孜以求。同事说:“郭老已经达到了一种境界。”这种境界体现在郭老工作的点点滴滴,体现在他对患者的无微不至。

  在郭春园郑州的家里,客厅里摆的不是沙发,而是一张木板床,不管病人有钱没钱,是一身泥还是一身血,他都让病人躺在这张自己休息的床上诊断治疗。“在医生眼里,没有穷人富人,只有病人。”这位曾为中央领导看过病的骨科专家对患者的关心,让很多亲身感受的病人难以忘怀。

  在郑州工作时,郭春园每天都要到医院楼下一个炸油条的摊点吃早餐,有段时间他一连几天没有看到出来摆摊的小伙子。关心之下,郭春园一路打听来到小伙子住的地方,发现小伙子腿骨折了,正躺在床上痛苦呻吟。郭春园立刻喊人将他抬到医院并自己掏钱替他挂号。小伙子知道郭老是名医,起初说什么都不去,害怕交不起费用。但郭老跟他说:“什么名医不名医,都是医生,你是病人我就得给你看病。”

  从1951年到1981年,郭春园为患者奉献了30年,对党也整整追求了30年。1981年,郭春园再也无法压抑心中的火热,先后两次用刀在自己的左臂上割出伤口,蘸血写下了充满激情的《入党申请书》和《决心书》。

  “我以我的鲜血写出我的决心:把真心交给党,对党无虚言;不求名利,不骄不满,全心全意为病人,不让金钱杀伤我的双手……当党的事业需要我的生命时,我会毫不退缩地贡献出我的生命……党的儿子郭春园。”

  这一次,郭春园如愿以偿,“我终于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了,我的灵魂终于找到了家园。”入党当天,郭春园跟每一个碰到的人报告这一喜讯。“快到60岁的人了,入了党像孩子一样高兴,工作热情格外高涨,每天骑着自行车上下班,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医院领导让医院的小汽车送他上下班,他坚决不同意。”郑州市骨伤科医院原党委书记王彦回忆,当时考虑到郭春园是国家卫生部认定的全国著名老中医,家庭人口又多,郑州市准备将一座四合院分给他住,他也坚决不肯,“我家的房子虽挤些但还能住,把那处房子分给更需要的人吧。”

  一枚徽章践行一生准则

  也许是由于追求过程的艰辛,也许是对理想与信念的无比执著,郭春园对那枚小小的“共产党员”徽章显得格外珍惜与重视。走进深圳平乐骨科医院那间郭春园生前工作过的小诊室,一件白大褂醒目地挂在那里,那枚徽章端端正正地别在胸前。

  “这枚徽章是郭老的人生准则,入党以后郭老对自己的要求更加严格,对党对患者的奉献也更加多了。”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院长黄名臣对徽章的“能量”记忆犹新。

  1985年,已经61岁的郭春园本可以从郑州骨科医院退休,但党组织找他谈话希望他“南下深圳办所医院”。那年3月,郭春园遵从了这个决定,整理行装,踏上了当时闷如罐头的南下列车。

  资金、批文、场地、人才……为了这些,郭春园一年之内往返郑州与深圳58次之多,虽然拥有国家授予的500名老中医的头衔,但为了节省经费他连趟飞机都不舍得坐。为了启动资金,郭春园曾拉着党委书记找乡亲们借钱筹款。看着郭老几十年救死扶伤,乡亲们非常理解他的困难,纷纷解囊,有一个村子甚至一下子送来了45万元。当时,郑州骨科医院有人说郭春园的闲话,说他“打着专家的牌子,拿着公款,到深圳游山玩水”。但郭春园回答:“党交代的事情,不管别人怎么说,我还得去做。”

  医院办起来了,可郭老却退了下来,只挂着名誉院长的头衔。在谈到医院所有权问题时,郭春园明确表示医院应归政府所有。当时,郭春园的家人认为,医院打着郭春园的名头,挂着老家平乐的牌子,就连当初的建院资金都是郭春园自己一点点跑出来的。如今医院做大了,不说医院是郭家的,起码也应是股份制。郭春园对这种说法大加驳斥:“当初我借钱是拉着党委书记一起去的,人家能给我是信赖党。医院能办下来也是靠政府的审批支持,否则哪有今天。”

  郭春园一生没有太多积蓄,一套两室一厅的房子刚刚按揭完,存折里也只有5万元存款,老伴称他“两袖清风,一生清贫”。有医院请他出院走穴,做一台手术的报酬足顶他当时一年的工资。然而,誓言“不让金钱杀伤双手”的郭春园断然拒绝。还有一位香港的病人被郭春园的热情与医术感动,悄悄塞了一个大大的信封。而郭春园却指着胸前的徽章说:“这是啥,这是共产党员。共产党员怎能收这个?”

  一根手指系着一生牵挂

  说起郭春园的遗憾,他的家人提到很多,没有坐过飞机,没有用过手机,没有出过国。但最让这位全国知名老中医遗憾的可能就是“我再也无法为党、为病人做贡献了”。

  “如果不是长期徒手在X光下为学徒示范正骨,他的左手就不会溃烂发生癌变,如果不是为了继续给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他也不会拒绝切除病指,导致癌细胞扩散……”平乐骨伤科医院的护士们谈起固执的老院长,个个泣不成声。“我是骨科医生,截去拇指和食指,我还怎么给病人治病?”冒着癌变的危险,郭春园始终固守己见,即使癌变后,他也只截去了食指的一半。

  临终前一刻,郭春园潜意识中仍在用他那半截手指划来划去,嘴里咕囔着:“你去把病人的病历拿给我,我要给他开几副中药。”“这片子怎么这么重啊,我连拿都拿不起来。”身边照顾他的护士看到老院长这份情景,再也忍不住自己的泪水……

  2005年2月26日,郭春园永远地闭上了眼睛,离开了他热爱的事业,离开了他一生为之牵挂的病人。回荡在人们脑海中的只有郭老生前的那句:“我为人治病不算大医,共产党让民族站了起来才是真正的大医……”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国画专题
国之瑰宝水墨风情
Beyond
Beyond激情酷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