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评论:我们应该怎样接受道歉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23日09:20 南方都市报 | ||||||||
谁是谁非之长平专栏 不久前看到外国报纸上的一则评论说,假如日本政府就侵华战争向中国人道歉了,假如日本的教科书上记载南京大屠杀了,中国人会怎样对待日本人呢? 当时觉得这是一个不怀好意的问题,没有细想就翻过去了。这两天看日本老兵本多
91岁的原侵华日军士兵本多立太郎,60多年前随部队来到中国江苏,曾参与杀害中国人,并亲手刺杀一名中国战俘。他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揭露日本军国主义罪行,在日本国内演讲上千场,共3次来华下跪谢罪。 此前,先后有盐谷保芳、东史郎等原侵华日军士兵来华谢罪。 这些前来谢罪的士兵都得到了中国人的友好接待,并受到舆论的强烈关注。从反响热烈的网友留言板上看,有相当多的人对谢罪的日本老兵表达了尊敬,甚至认为他不必再下跪了。但也有相当多的人言辞激愤:认为道歉不过是作秀,其实是来游玩;认为日本人应该永远跪下去,掘地三尺也无法偿还其罪恶。 我不知道这些激愤的言辞里有多少是真实想法,有多少只是情绪表达。我也不知道在友好接待他们的中国人里,有多少是真的怀着尊敬,又有多少只是工作需要而心里并未释怀。我们不能简单地否定民间的仇日情绪,在一个世俗社会里,这种情绪客观上是对日本右翼势力的一种对抗和压力。但是,这种情绪的边界在哪里?它最终的指向是世代仇恨还是适时和解? 总之,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是:我们应该怎样接受道歉与谢罪?我们是否已经做好接受的准备?哪怕今天还只是来自一个日本老兵的道歉? 本多立太郎们让中国民众明白一个基本的事实:在日本,并不仅仅只有右翼力量,并不是所有的日本人都热爱战争或者歧视中国人。同时,本多立太郎们也可以让日本民众明白一个基本的事实:中国人并不是不会接受道歉,并不是没有缘由没有限度地反对日本。 这个缘由是什么?这个限度在哪里?正如香港文化人梁文道先生指出的,“反日”从一开始就把日本修改历史教科书、日本意图加入联合国安理会、小泉首相参拜靖国神社等问题混到一起,连接各种各样的“日本人论”,本质化成了对日本的整体否定。他借南方朔先生的观点说,“要反的其实不是日本,而是罪恶。” 我遇到过一个出租车司机,他曾经是战斗英雄,因为枪杀战俘受到处罚而解甲归田。我问他当时怎么忍心对战俘下手?显然这位老兵已经多次被同样的问题折磨,他突然勃然大怒,涨红了眼睛对我吼道:你们懂得什么战争?你们都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他的愤怒让我震惊,并改变了思维:我们要反思的不是一个人是否忍心下手,而是战争会让一个人变得怎样。 梁文道先生也同样提到了他所景仰的著名导演小津安二郎,这位在其作品里贯注了人道精神和平民关怀的电影大师,也曾经是侵华日军中的一员。 答案因此而变得如此清晰:我们所不能原谅的是罪恶,而不是日本民族;我们所切齿痛恨的,是历史以及对待历史的错误态度,而不是和平现实。 日本人应该以德国人为榜样,学会用言语道歉并用行动赢得信任。中国人也可以从法国人和犹太人那里获得经验,把握好仇恨与宽恕的平衡,给历史以机会,将昔日的敌人化作今日的盟友。 (作者系《外滩画报》副主编) 本版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相关专题:日本老兵来华谢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