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雁·帮手·纽带 —— 绥化市开展“五户”建设纪实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24日08:42 黑龙江日报 | ||||||||
初春,庆安县丰收乡丰收村的靳永发特别忙,忙着帮人购种、育苗、指导种水稻。去年,靳永发以自家经营的制米厂为龙头,组建了一个水稻专业合作社,带动286户种稻村民统一品种、统一收购、统一销售,全村8000亩水稻达到绿色食品标准。 “这些都是分内的事儿,我是‘小康建设中心户’嘛。”靳永发自豪地说。
原来,绥化市针对农村工作的新形势,重点在农民中培育扶持了5类农村工作“中心户”,即理论学习中心户、文体活动中心户、思想政治工作中心户、精神文明创建中心户和小康建设中心户。他们成为干部工作的好帮手、两个文明建设的头雁、化解矛盾的纽带、播洒文明富裕的工作队。 “五户”有了“名分” 绥化市委宣传部长宋德新说,这些能人和自然组织所发挥的作用,有些正是乡村组织和干部“鞭长莫及”的。开展“五户”建设,就是把这些能人和自然组织加以梳理,给他们“名分”,让他们从自然状态进入到规范化状态,名正言顺地发挥其在农村两个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五户”不是通过评比、选举产生的,而是根据原有的自然基础,由乡村组织经过综合考察“确定”下来的。确定“五户”的基本原则是具备两个功能和三个条件,两个功能即示范引带功能和组织协调功能,3个条件即有能力、有“人缘儿”、有积极性。由于他们本身就具备扎实的群众基础,戴上“五户”的“红帽子”后自身的积极性和群众的认可程度都提高了,而且辐射面也扩大了。 今年30岁的汪召军是安达市先源乡友谊村农民,拥有一个奶牛存栏310头的牧场,在他的带动下友谊村家家户户养奶牛,大多数家庭因此走上致富路。2004年秋天“小康建设中心户”的标牌挂在他家后,汪召军觉得浑身是劲儿,更积极、主动地与村民们共同谋划建设“奶牛专业村”目标。 很多像汪召军、靳永发这样的农民致富能人被确定为“中心户”之后,主动担当起信息传播者、技术传递者的角色,带动广大农民创业奔小康。部分有威望的农民成为“五户”后,在稳定农村社会、化解农村矛盾方面也起到了“稳压器”的良好作用。安达市平山镇复兴村原来有10多个农民痴迷“法轮功”。村里的“文体活动中心户”郑清江和63岁的镇里退休干部韩国仁成立了一支秧歌队后,苦口婆心做他们的思想工作,使他们全部脱离“法轮功”,参加了秧歌队。 “五户”在阳光下生长 为了鼓励“五户”更好地发挥作用,绥化市在给这些农民以“名分”外,还尽可能地为“五户”开展活动多方面创造条件。仅北林区去年就拿出5万元为“五户”订报刊,购买电视、VCD、科普光碟等,为“五户”加强装备。北林区东富乡腰房村“文体活动中心户”王景昌家院子里有一座用塑料布扣起来的“土体育馆”,里面放着区政府赠送的一张乒乓球台。“馆长”王景昌告诉记者,自从有了这张球台,每天来活动的村民络绎不绝,少时10多人,多则三四十人。 庆安县还出台规定,评选优秀村民时各类“中心户”优先,在资金、生产项目等方面也予以扶持。给荣誉、给政策、给待遇、给优惠,一系列激励措施,让“五户”茁壮成长。 “五户”成了好帮手 “五户”红火了,村干部们干什么?据介绍,二者并不矛盾,“五户”实际上已经成了乡村干部们工作的帮手。如果配合得好,“五户”还会发挥更大的作用。绥棱县后头乡二井村以前的村路不好,一到下雨天就是里不出外不进,村里原来考虑秋后通过“一事一议”集资维修一下。“精神文明创建中心户”王海明每天开着农用车到县里卖菜,回来时就顺便装上一车砖头瓦块垫在路上,在他的带领下,进城卖菜的农民们陆续拉回来上百车免费的“筑路材料”,义务把路修好了。 二井村党支部书记邵玉杰说:“税费改革后,村级没有屯长,村干部的工作量一下子就大了。现在的‘五户’实际上代替了屯长的工作,村里想安排什么工作,首先是通过他们来落实,感觉工作顺当了,也比过去有抓手了。而且,‘五户’分散在农民中,可以随时随地解决一些问题。通过他们的带动,现在邻里纠纷少了,无所事事的人少了,老百姓的收入也提高了。” 截至目前,绥化市已确定“五户”7000多户。全市计划在未来几年内培育确定各类中心户10万户,占农户总数的10%。市委书记胡世英说,“五户”建设是新时期农村工作的一个探索,符合“三贴近”原则和科学发展观理论。从各级党委政府来说,在培育和引导“五户”发挥作用的同时,也是各级党员干部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过程。(黑龙江日报) 作者:张益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