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我省劳务输出大扫描(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24日10:20 兰州新闻网
我省劳务输出大扫描(组图)
我省劳务输出大扫描(组图)
  从第一个人踏出乡土到300万人次的大军“出征”;从劳务收入几乎为零到60亿元的进账;从守着田头的安逸到闯荡世界的豪迈;从靠天吃饭的无奈到以劳务输出致富;从“打工潮”的兴起到“创业潮”的涌动;从单打独斗的拼搏到劳务品牌的遍地开花———我们应该记住这样几个概念活跃在北京西客站的“小红帽”和上海的“消安员”以及定西技工、礼县保姆、天水服务员、永登的“兰州牛肉拉面”等,这些在外地打响的甘肃劳务品牌,实实在在带来了“名利双收”。编者按:甘肃多山,但我们所指的“山”,更多是概念性的意义,是指一个观念和经济相对封闭、落后的区域的称谓;“出山”,自然便是冲出狭隘、保守和贫穷,走向更广阔天地的举动。而“陇军”,就是我省闯荡世界的劳务输出大军。

  本报从即日起推出“‘陇军’出山”系列报道,本组报道由综述、品牌、创业故事、发展思路等多版块组成,多角度、多层次对我省多年来劳务输出状况进行全盘扫描。

  对我省而言,劳务输出是一项战略性任务,也是受到省上领导高度重视的工作。

  本报组织“‘陇军’出山”系列报道,也正是希望能为我省劳务输出这一战略性工作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展现我们的成果,分析我们的问题,让我们的“陇军”出山的步子更大些、步伐更稳些、声势更壮些、成效更多些。观念变了视野宽了———

  人地不再闹矛盾

  中国农民传统的习惯是“泥腿腿离不开土地”。在这种意识下,土地不仅拴住了人,也拴住了富裕之路。而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和劳务输出工作的开展,传统的观念被逐渐打破了。剩余劳动力离开家乡,走出贫困山区、进入城镇务工,增长了见识、更新了观念,增强了商品意识和市场意识,改变了农村“死守一业、死守一家、死守一方”的传统、封闭的陈旧观念。同时,通过市场经济的洗礼和现代文明的熏陶,使部分农民逐步成长为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新一代劳动者。像如今礼县的农家女,生儿育女、伺候丈夫不再是她们的全部生活内容,“养猪为过年,养牛为耕田,养鸡换油盐”也不再是她们的唯一经济来源,走出去的农家女们甚至创造出了“保姆经济”。临洮的“洮河汉子”们则出了许多建筑行业上的能工巧匠,有技术员更有经理、老板。

  剩余劳动力输出,既减轻了土地的生态负荷,有效缓解了人地矛盾,也使劳动力资源得到合理地开发利用。同时,优化了农业资源配置,促进了农业生产结构升级,加快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目前,我省农村多样化的适度土地规模经营得到了较快发展,农业的经济效益相对提高,这些具有积极意义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同农村劳动力合理输出直接相关的。

  农村劳动力进城一般处于弱势地位,经济压力较大,希望通过就业解决基本生存问题的愿望十分迫切,因此,进城农村劳动力对职业的期望值较低,容易接受各种就业条件。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了就业,也消除了不安定因素,维护了农村社会的稳定。

  “铁杆庄稼”带来固定效益——

  农民收入六成来自劳务输出

  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就业,一方面直接提高了农民收入水平;另一方面,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化过程会提高农产品价格,从而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加快了农村脱贫致富的步伐。据统计,2004年全省创劳务收入64.4亿元,劳务人均收入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9%,务工人员年人均收入达到4025元,劳务输转实际上已成为我省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据了解,仅秦安县2000年—2004年上半年劳务总收入就达7.35亿元,为农业人口人均增收1305元;陇西县历年累计创劳务收入3.66亿元,而劳务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例已超过30%;去年,山丹县陈户乡6000多人的劳务大军挣回资金4000多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六成来自劳务输出。

  近几年来,我省大部分地区持续遭受了罕见的旱灾,但人民群众生活稳定,未出现大批群众外出讨饭的现象,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劳务输出发挥了作用。据统计,2004年全省劳务输出324.25万人次,可节省口粮32万吨,劳务输出已成为“铁杆庄稼”。武山县“十五”期间,劳务脱贫10100户、45450人,占全县计划脱贫的32%;张家川县“十五”期间劳务脱贫5000户、4.2万人,占全县计划脱贫的80%,在贫困户中每输出1人,1至2年就能实现脱贫。

  我省是一个财政困难省,农民经济收入低,对农业生产的投入相对较少,发展后劲不足,劳务输出的发展有效地增加了农业的投入。“十五”前4年,全省劳务收入投入农业达93亿元,占劳务总收入186.03亿元的50%。许多地、县劳务收入已成为农民主要生活来源,不少农民利用劳务收入修建了新房、购置了家电和家具,生活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

  “回归效应”带动“创业潮”——

  农村经济走上良性循环

  许多务工人员在外开阔了眼界、提高了意识、学到了技术、积累了经验和资金、掌握了市场信息、拥有了市场竞争能力,随后,他们“衣锦还乡”,创办经济实体,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最终,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走出了一条“劳务输出——返乡创业——发展农村经济——加快奔小康步伐”的良性循环的路子。据了解,近年来,我省大量有所成就的外出务工人员回乡投资,创办企业或经济实体,促成了从“打工潮”向“创业潮”的转变,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产生了深远意义。

  其一,有利于解决本地经济发展缺资金、缺技术、缺管理人才等困难。据统计,“十五”期间,全省返乡创业者的固定资产达6.73亿元,创利税超过1.5亿元以上。

  其二,掌握了新技术的打工者回乡创办企业或引进技术,大大提高了我省企业生产的技术水平,他们回乡创办、领办的企业拓宽了我省农村产业门路,加大了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

  其三,有利于就地解决一部分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回乡创业者投资“小、快、灵”的项目,具有“落地生根”、“稳扎稳打”的特点,虽然这些小企业单个效益不高,但其直接增加农户收入和在家庭内部消化剩余劳动力的作用却是极其显著的,其总体效益相当可观。“十五”期间,返乡创业者兴办的经济实体和企业,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失业人员近4000万人次。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办的企业,无疑将成为今后农村劳动力就业的一条有效途径。

  其四,创造了巨大的精神财富。他们的拼搏和成功对身边的人也是一个巨大的鼓舞。此外,一些创业者先富起来后,热心于回报社会,他们中的一些人开办学校、医院等,一定程度上加快了贫困地区公益事业的发展。近一两年来,仅山丹县20多位致富能手用于家乡集资办学、修桥铺路、修建旅游景点等公益事业的投资就达300多万元。

  其五,提高了外出务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农村劳动力素质低,但他们从“干中学、学中干”,大大提高了聪明才智和实干本领,许许多多昔日的“打工仔”、“打工妹”,成了今日的创业、兴业能手。我省武山县高黑喜、平凉市王来文等35名同志被评为2001和2004年度“全国创业之星”,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和表彰。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戛纳电影节
《星战前战3》
2005中国珠峰科考
青海禽流感疫情
中超联赛第10轮
二战重大战役回顾
大城市停车的烦恼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性感天后林志玲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