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景区深处那一口口神奇古井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26日11:11 南京报业网

  金陵晚报记者 王国俊 实习生 林燕萍【金陵晚报报道】随着金陵晚报寻井活动的深入,许多市民来电告知记者关于南京古井的传奇。在这些故事中,记者惊讶地发现,虽然大多数古井藏留于大街小巷寻常人家,但在各个景区却也是景井相生,井成就了景,景也因有了井而格外不同。

  清凉山公园内有口还阳井

  在广州路清凉山公园的清凉寺院内有一口井,人称还阳井,又称南唐古井。根据现存的史料来看,还阳井挖掘于公元945年。据说,当时还阳井水源丰沛,俨如泉涌,水质甘醇清冽,即使外面的世界再干旱,这口井也从来没有干涸过。还阳井名字神奇,故事也神奇。相传,经常饮用此井里的水,头发到老也不会变白,白发的人如果长期饮用此井水还可以变回乌发。1987年,专家们对还阳井的井水进行了化验,化验结果表明井水中含有较多的锶成分,而锶是人体内所需的成分。如今的还阳井早已不再有往日风光,它只是静静地躺在一个亭子的中央。亭子四周用高大的栏杆围了起来,偶尔有游人慕名而来,也只能站在亭子的外面远远观望,不能接近。虽然只能远观,但井廊上的斑驳印迹还是非常明显。井廊四周箍了一圈钢圈,带锁的井盖将井口密密地封住。一口井,一个亭子,不再热闹,孤独了些,像是要永远留住那段尘封的历史。

  放生井与颜鲁公祠

  距离清凉山公园不远,就是乌龙潭公园,公园旁边就是颜鲁公祠。放生井就坐落在颜鲁公祠里。相传,颜真卿任南京刺史时,曾奏请皇帝在全国建放生池81处。后人为了纪念颜真卿在这里修建了放生庵,此庵后来多次被毁。清同治年间,江宁知府又在放生庵的原址修建了公祠,并在祠内建了放生井。放生井藏在公祠的最里面。一个六旬老人正在细心地清扫井边杂物。走近井边,移开厚重的大理石井盖可以发现,井壁很干净,里面的水也很清澈。尽管保护得很好,但似乎很少有游客驻足。半个小时后,来了一位游客。他告诉记者,他是过来游玩颜真卿公祠的,顺便看一下古井,其实对古井并不了解。“建在颜真卿公祠内,可能与颜真卿有关吧。”他这样判断眼前的这口古井。

  景区大多有古井

  在南京的景区里,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几乎每个景区都会有一口或者几口古井。乌衣巷里有乌衣井,玄武湖里有铜钩井,高淳老街有乾隆古井,紫金山上有应潮井,此外金陵刻经处、江南贡院等景点都有古井留存。这些古井几乎都有百年以上的历史。从井栏上的井绳勒痕就可以发现,当年古井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如今,因为这些古井是藏在景区中的,所以一般保存得都比较好。不同于许多街巷中的古井,虽在留存,却落得个井水发臭、井口遭封的下场。留给人们的除了叹息,还是叹息。景区中的井大多有留存下来的故事传说,加上保存得不错,所以看着井水,很有感觉。幽幽的井水,惆怅的井栏,沧桑的井石,都让来来往往的人怀旧不已。

  南京古井之最

  从现在已经发现的古井来看,许多古井形态各异,其中的一些有代表性的古井无疑可以成为周末旅游的好去处。根据各种资料来判断,现将南京一些古井之最精选如下。年代最老的古井。最老的古井应该是浦口区桥林镇的“胭脂井”。上世纪80年代,当地有关方面上报这口井时称这口井为商周时代的古井。另据传,历史上楚霸王和虞姬在这里生活时用过这口井,虞姬的脂粉染红了井水,故后人称这口井为“胭脂井”。如果民间的这个传说成立,这口古井的历史至少在2200年以上。绳痕最多的古井。从现有的情况来看,井沿上绳痕最多的是古三皇庙古井,一共有42道绳痕。此外,秦淮区大沙井、江宁上坊镇中下村古井都有30多道井痕,西库村西晋古井井沿上有24道井痕。最大的古井。南京最大的古井,要算秦淮区集庆路上的仓顶大井。据有关史料记载,该井上窄下宽,井壁如城墙,井内可容纳数十人。集庆路拓宽时,将仓顶大井建井台竖碑。最高的古井。南京地处最高的古井是紫金山上的应潮井,此井建于公元635年前后。据记载,其井与江潮相通,江水涨落井水也涨落。传曾在井水中发现从江中漂来的船板。最大的石井栏是瑞应醴泉古井,其井栏十分巨大,呈六面腰鼓形,井栏上有双龙双凤图案,四周饰有卷草花纹。此类装饰精美花纹的古井多为宫廷使用,井栏对角宽1.7米,高1.6米。此井原在光华门外,现井栏被移走展出。 王国俊整理(编辑 五木)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戛纳电影节
《星战前战3》
2005中国珠峰科考
青海禽流感疫情
中超联赛第10轮
二战重大战役回顾
大城市停车的烦恼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性感天后林志玲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