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委书记赵乐际强调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26日11:52 青海新闻网 | ||||||||
青海新闻网讯 5月24日至25日,省委书记赵乐际在省委办公厅、省水利厅、海北藏族自治州领导的陪同下,就当前工作进展情况、先进性教育活动和构建和谐社会等问题,赴门源回族自治县进行调研。赵乐际强调指出,要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穿于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始终,注重党的先进性建设,立足于自身的完善提高,在组织上、思想上、作风上进行认真整改。构建和谐社会,要贯彻科学发展观,着眼于人,以人为本,坚定不移地加快发展,从解决不和谐问题入手,为了群众,依靠群众,创造幸福生活,共建和谐社会。
24日,赵乐际一行察看了寺沟口水电站后,前往“引大济湟”调水总干渠隧洞入口处,亲切看望了施工现场的建设者们,认真察看和听取了工程进展情况。赵乐际说,我们代表省委省政府来看望大家,“引大济湟”是青海的重大工程项目,要注重质量,搞好这项惠及青海各族人民的水利工程。 随后,赵乐际一行来到青石嘴镇红山嘴村,看望了回族农户马文奎、马元良,并在农户家中召开县、乡、村有关部门负责人及群众代表座谈会,畅谈和谐社会建设大计。和谐社会建设已逐步深入人心,形成共识,是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的所思所盼。 当赵书记问道,现在农村干群、邻里关系怎么样?马文奎说,以前,人们贫穷而且闲,闲了生余事,是非多,那时邻里经常闹纠纷。现在大家都忙着致富,忙着搞牛羊育肥,忙着出外打工了。青石嘴镇党委书记马生明接过来说,以前邻里纠纷的主要原因是贫穷,结果是越穷越闹,越闹越穷。如今,经济发展了,农村矛盾少了,邻里关系也比以前好了。 赵乐际说,我们一定要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在法律范围内放活农民的同时,引导和调动好大家的积极性,让大家忙起来,想方设法致富,加大农村人口转移输出的力度,让群众换个活法。农民群众发展起来了,才会更团结,就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同致富奔小康,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进步。赵乐际叮嘱州、县、乡干部说,我们一定要增强宗旨意识,敞开心扉对群众,把中央和省上的政策实实在在地贯彻下去,千方百计地为广大群众谋福利。 在返回浩门镇的路上,赵乐际看到正在公路上施工的民工时,便停下车,走上前去,关切地询问他们的生活情况,了解他们工资发放的情况。赵书记叮嘱有关负责同志,一定要善待农民工,关心他们的疾苦,保证他们工资和待遇的兑现,维护其合法权益。 25日,赵乐际听取了海北州、门源县工作的汇报,在充分肯定了海北及门源工作的同时,对海北和门源的工作作了重要指示。他指出,要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始终保持清醒头脑,要看到差距和问题,坚定信心,继续做好今后的工作。 赵乐际指出,先进性教育活动已经转入整改阶段,要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穿于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始终,落实到整改提高的各方面工作中去,做到真学、真信、真用。要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立足于自身的完善提高,把党组织、党员和领导干部的先进性标准落实到先进性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上来,在组织上、思想上、作风上进行认真整改,解决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求不符合的问题。使先进性教育活动体现到办实事、做好事、抓大事上,真正成为群众满意工程。 赵乐际强调,构建和谐社会,发展是根本和基础。要始终抓好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千方百计加快发展;要把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作为和谐社会建设的关键环节,转变政府职能,改进工作作风,服务人民群众;(上接第一版)要把民族团结作为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任务,增进民族团结,促进宗教和睦;要依靠人民群众,服务人民群众,引导好、调动好、发挥好各族群众构建和谐社会的积极性、创造性;把落实作为关键环节,创新制度,从解决突出问题入手,不断解决各类矛盾和问题;要不断加强各级班子、基层组织、社会管理网络的建设,坚持群众路线。 赵乐际强调,总结“十五”,研究“十一五”是全省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要认真总结“十五”计划的基本经验和教训,找出差距和不足;要注意政策的连续性,坚持和提升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对看准的事情,要坚定不移,努力做成、做大;要结合西部大开发的实施,审时度势,研究问题,抓住机遇;要继续坚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坚持改革、开放、创新,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西部大开发的五项重点,要在“十一五”计划的制定中加以贯彻。 最后,赵乐际指出,要重视县城的规划和建设,搞好绿化、美化、净化,按照城市化的要求,以人为本,加强人居环境建设,建设花园式城镇。要重视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校长必须懂教育,教师必须凡进必考,确保教育质量。要贯彻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切实落实领导责任追究制,按照规划,加强安全生产、生态保护、民工待遇的管理,做到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确保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实现有序开发、永续利用、可持续发展。 (作者 乔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