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栖霞:三区联动,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27日07:06 南京报业网-南京日报

  【南京日报报道】 在过去的6年中,栖霞区的农民人数由20万减少为10万,一半农村劳动力实现转移,成功实践着以减少农民达到富裕农民目的的理念。今后栖霞区如何按照“两个趋向”重要论断的要求,进一步落实统筹城乡发展?栖霞区委书记梁学忠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统筹城乡发展是市委、市政府着眼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提出的重要战略决策,“实现城乡统筹的关键在于发展,而一个地区统筹的能力取决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我们已经确立了以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为龙头、以仙林大学城为人才依托、以栖霞区
为广阔腹地实行三区联动、共同发展的思路,通过加速推进产业化、城市化,提升地区的综合竞争力,更好地实现统筹城乡发展。”

  加速推进产业化、城市化进程,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

  今年一季度,博西小家电、龟尚电子、智水电子、喜星电子二期等一批新项目几乎同时在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工建设,使电子信息产业以更大的“块头”占据了开发区产业比重的制高点,而乐金飞利浦以一年350亿元的惊人产值,成为平板显示器产业当之无愧的龙头。今年,开发区平板显示总产值有望创600亿元“新高”。已经形成的产业集聚犹如巨大的磁场,吸引来更多相关企业。据介绍,与另一家世界液晶行业的龙头老大的洽谈正在紧锣密鼓进行中。该项目一旦落地,新的产业集聚效应将拉动液晶生产产业链进一步延伸和扩张。驱车行驶在仙林大道(一期),路边高校内的一栋栋现代化建筑、聚积着等候人群的公交车站,都让人切实感觉到已经置身在现代化都市之中。仅仅用了两年多时间,这里已经有8万多师生入驻,连同当地转为居民的农民,形成12万多城市人口。在栖霞,城市化的脚步就这样随着大学城建设的逐步完善以惊人的速度推进着。大学城管委会一位负责人自豪地介绍:目前还在建设仙林大道二期工程,这是一条连接仙林大学城和主城的快速通道,预计十运会前开通,届时从中山门到仙林大学城中心区,只需10分钟车程。大学城周边正在建设的明城墙遗址公园、东湖公园、生态公园、植物园和郊野公园,将由仙霞路、仙林大道两大景观路串起一条“绿色项链”。优越的人居环境本身就是竞争力,韩国LG化学集团、锦湖集团已经准备将在宁员工搬到大学城居住。从开发区到大学城,不过10来分钟车程,难能可贵的是:开发区找不到一户住家,而在大学城没有一家工厂。对此,梁学忠说,厂区同住区“分割”,科学规划城市格局,是产业化同城市化更合理的融合,开发区的产业优势和大学城优美的人居环境资源已经成为吸引外资的重要“筹码”,为整个地区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竞争优势,在不断完善区域功能的过程中,进一步提升栖霞综合竞争力。

  园区对接,区域联动,把“小船”拴在“航母”上

  位于燕子矶街道的新兴迪基塔尔电子前不久启动了二期建设,开足马力进行扩容。有关负责人介绍说,当年该公司是随着LG电子落户开发区来到栖霞的,主要为LG电子提供注塑件、冲压件及其他电子配件,其母公司与LG电子在韩国便有着长期的合作关系。两年的“对接”,使该公司从投产初期的30多人、两条流水线、1万平方米的占地面积,发展到现在的260人、5条流水线、2.1万平方米占地。“倘若没有对接,便没有今天的壮大。”比这种“对接”更深一步,栖霞的乡镇园区在引进为开发区支柱产业配套企业时,还不断吸纳高新技术产业及适合在本地区发展、有很大竞争空间的企业。迈皋桥街道负责人介绍,开发区“输送”来的环保材料类项目,在欧洲都比较成熟,科技含量高,经济附加值高,为乡镇带来的就业、税收也比较理想。这几年,开发区的产业规模在不断壮大,但开发区的用地却非常有限,而各街道的乡镇工业园在这方面有着相当大的空间来承接配套产业。梁学忠说,通过对接,不但解决了开发区的用地紧张难题,也使乡镇配套产业的科技含量、资金投入提档升级。全力推进乡镇工业园与开发区、大学城对接,如同把“小船”拴在“航母”上,可以减轻“小船”的风险,使区域经济发展得更快更好。区域联动,成为栖霞区发展的一大特色。到去年底,栖霞区共有47家企业为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配套,占全区规模以上企业总数的四分之一多,其形成的财政收入占到全区总量的近10%。区里推动的32个千万元以上重点工业项目中,为开发区配套的就有12个。

  依托区域经济加速发展,通过减少农民实现富民

  5月18日,全省最大的经济适用房小区——位于栖霞区的“尧林仙居”内热热闹闹,人头攒动,这一天小区内的“碧水苑”新搬进了300多户居民。截至当日,整个小区总共安置居民1万多人。居民陶有才一边看社区给大家组织的演出,一边笑着说:“以前我家住在仙林三村当子下村,出门便是土坡,一到雨天沾一腿泥,环境又脏又差。现在住进新房,真像是住进了公园里!”不到5年时间,栖霞的土地上已经建起了120万平方米经济适用房,让近8万农民住进居民小区。在城市化进程中更多农民变成了居民,而产业化的推进使得栖霞区每年都有1万多农民成为产业工人。从2002年第一家造船厂——亚泰造船厂落户八卦洲,短短3年时间,10多家造船厂集聚出20万吨的年造船能力,八卦洲镇的造船业已具规模。明年,该镇的武家嘴船厂将增岗位2000个,从去年10月开始,镇里每天都要举办至少两场“农民学堂”,针对这些岗位特点,对工业园区建设范围内、具有一定文化知识的农民进行培训。今年,栖霞区政府还将帮扶农民就业写进6项长期惠民的帮扶政策中。在前不久栖霞区与尧化街道举行的一次援助困难群体再就业大型招聘活动中,39家企业提供900多个就业岗位,当天便有89人被录用,另有481人签订意向性录用合同。就业有了保障,农民的工资性收入明显提高,今年一季度,该区农民现金收入突破3000元,同比增长了43.5%。“城市化、产业化始终在为农民数量‘做减法’,而从中得实惠最大、受益最直接的,也是农民。栖霞的实践再次证明了只有减少农民,才能富裕农民。”梁学忠说。 南京日报记者卢咏梅刘远 通讯员张农王勇(编辑 丹妮)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周 杰 伦
无与伦比时代先锋
Beyond
Beyond激情酷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