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对省博新馆的期待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27日08:55 南方日报

  直言录

  潮白

  广东省博物馆新馆陈列布展方案正在公开征求公众和专家意见。从他们的概念性设计策划书可知,新馆在设计目标上气魄不小,比如参观两个小时,就能使观众基本了解9大方面
的内容,对广东历史文化的特点有一个最初步的印象,对广东的地矿、地貌、动植物等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等等。这个策划书目前还是讨论稿,所以有关方面希望听听公众的意见,并明确表示:“欢迎苛刻,鼓励创意。”(本报5月25日A03版报道)

  笔者以为,在大的原则定位方面,博物馆吸引观众的前提,首先得去掉展示“宝贝”意识,增强“课堂”意识,也就是说,把博物馆当成普及知识的场所而不是猎奇看新鲜的场所。固然,每个博物馆都有不少的“宝贝”,“镇馆之宝”的地位如何,还往往决定着博物馆的档次。但一个博物馆如果能够长久地对观众形成吸引力,不必把“宝贝”当成卖点。看“宝贝”,新鲜劲过了也就够了;学习知识,则常去常新。去今130多年前,近代著名思想家王韬在欧洲旅行之后,写下了一部《漫游随录》。这本书谈到了大英博物馆,说它“博采旁搜,综括万汇,悉备一庐,于礼拜一、三、五日启门,纵令士庶往观”。王韬在当时就已经注意到,大英博物馆的功用,在于“佐读书之不逮而广其识也”,感叹其“用意不亦深哉!”在今天,王韬当年所注意到的,还某种程度地为各种博物馆所忽略。因此,省博新馆能不能在怎样服务人群上同样为之一新,成为笔者的一个期待。

  在表现形式上,博物馆怎么样让展品生动起来,而不是干巴巴的一堆术语堆积;怎么样让展品之间相互有机地关联起来,而不是孤零零地了不相涉,成为笔者的另一个期待。我们的诸多博物馆为什么缺少对观众的魅力?这两个方面还没有解决好,是问题的症结之一。今天的博物馆应当明确的一个思路是,它所面对的更多是普通大众,不是某个领域的专家。专家去看展,为的是看一眼实物,获得外观认识,背景如何他都清楚,不需要介绍;普通大众则不然,他在看展之前,可能头脑里还是一片空白,要从中汲取知识,办展方就要开动脑筋。

  迄今为止,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展览,是去年4月在广州西汉南越王博物馆看的“宝鸡青铜器展”。展出的127件青铜器,如果按照传统布展方式,不过是觥爵尊鼎一字排开,告诉观众这是什么,那是什么。那个展出则不然,比方介绍“当卢”,文字铭牌是这样写的:西周(年代),车马器(是什么),马面额上的配件(干什么用的)。介绍“新邑戈”,在点明这是西周兵器的同时,更这样告诉观众:“既可以横击啄刺,又能后拉勾杀。西周至春秋时期是中国青铜器发展阶段的成熟期,兵器数量更加庞大,形制更加规整,合金成分比例更加严格,并出现了一些新的兵器门类。”每一件器物的说明都这样简洁而到位。墙上还挂着西周疆域略图、周王朝简介,宝鸡周秦文化分布图、宝鸡青铜器在中国青铜文化中的地位;有铭文的青铜器,就把铭文放大贴在后面的墙上,便于有兴趣的人辨识;再加上免费赠阅的馆报《南越王》更出了一个相应专辑,种种辅助手段呼应成为一体。展览一经这样布置,观众对青铜文明有了一个明晰的了解,有更大兴趣的人,深钻细研,就可以此作为切入点。

  展品陈列,是博物馆的“规定动作”;而怎样陈列,则是考验博物馆办展水准的“自选动作”,有太多的空间可以自由发挥。省博新馆作为广东建设文化大省的重要文化基础设施,在发挥功效方面,理应被寄予更大的期望。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周 杰 伦
无与伦比时代先锋
Beyond
Beyond激情酷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