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婚怨谁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27日09:21 沈阳今报 | ||||||||
俞洲 背景事件 今报多次报道市郊居民为多领拆迁补偿争相盖违建房。而在浙江永康市溪心村,短短的十天时间,1500人的村子里有14对夫妇离婚。原因为该村拆迁安置条款中以“户”记名。
当地有官员就此指斥村民把婚姻的离合当作游戏和交易,是不负责任的表现,很可能留给后代一个饭后谈资和笑柄。笔者以为,单纯从道德层面拷问村民对利益的诉求似乎有失公允,行政部门在制定拆迁规章时出现的政策漏洞恐怕才是拆迁居然成拆婚这一闹剧的根由。 对于普通百姓来说,30万绝对不是一笔小数目,充满诱惑力。村民之所以采用假离婚的方式,其根本目的是在政策许可的前提下,希望通过投机钻营来获得更有利于自己利益的补偿方案。透过假离婚成风现象,折射出的正是有关部门在制订拆迁安置规章过程中考虑不周草率行事的结果。 拆迁关系作为一种契约关系,应力求公正公平。有失公允的政策漏洞必然导致有人投机寻租。在此背景下,离婚风潮的出现也就不足为奇了。 在市场经济中,人们都难免会成为一个追逐自己利益的市场理性人。各种群体都希望从政府政策和制度的调控中,公平获利。村民集体不道德的举动,实质上是对不合理制度的隐形抵制和对抗。 事实上,当百姓们都知道如何凭借政策漏洞进行投机时,为什么专门研究政策的专家和部门却一点都没想到呢?如果有关部门能抱着认真严肃的工作态度,加强调查研究,分析各方利益,权衡政策利弊;如果有关部门能组织必要的听证会,对相关政策多听取利益各方的意见,还会闹出这样的笑柄吗? 当村民通过假离婚的方式来寻求更高拆迁补偿时,我们更应该认真思考的是为什么市民会出此下策,而不是一味地指责其道德失范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