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作坊式企业频造“断指惨剧”(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28日22:24 扬子晚报
  昨日本报记者在无锡手外科医院蹲守采访了一天。一天中,不断有断指工人被送到医院救治,伤者大部分来自无锡及周边地区作坊式小企业。据院方介绍,该院成立17年来共做了近8000例断指再植手术,前几年每年数百例,但近几年,平均每年再植断指多达1000多根,平均每天5根,最多一天竟然为30多根断指进行再植。

  断指的背后是什么?同是昨日,本报另一位记者对无锡周边地区的作坊式小厂进行了探访。

  手科医院蹲守一天 指伤手术做十五例

  昨天清晨,当很多人还躺在床上的时候,无锡手外科医院已经一片忙碌。

  早晨7时30分左右,一辆120急救车急速驶入无锡市手外科医院,一名手上都是血的年轻小伙子被抬下担架立刻送入急诊室。记者看见,伤者五个手指血肉模糊,人痛得在发抖。“早上我坐在机器旁开始加工轴承,不知不觉中,突然听到一声惨叫。我转脸一看,他的手卷到机器里了。”护送他来就诊的工友对记者说。

  “伤者需要立即手术。”医生一边检查一边把拍片单转交给伤者的同伴。5分钟后,伤者被送入放射科。10分钟后,伤者被推进手术室。11点15分,受伤工人手术结束后被推进病房住院。据手术室的张护士长介绍,伤者的食指和中指断了,另外三个手指也不同程度受伤。

  上午10时30分,又有一个手指被机器轧伤的小伙子被工友送进手术室,进手术室时他的手臂上还戴着护袖。这个小伙子在锡山东亭镇一家小工厂上班,上班时食指被机器轧伤。为了抢时间,工友们只好帮着护士用剪刀将他的袖子剪开。而在手术室门外,还有几个妇女等候着,她们坐立不安,一脸焦急。原来她们的一个家属也受了工伤,正在做手术。

  11时30分,医院里的医生和护士依旧忙碌。据了解,他们每天平均要做20台急诊手术,时间没有固定性,伤者随时进医院随时需要手术,有时候这边刚忙完,又要准备后面的手术。

  下午4时30分,上夜班的医生和护士开始交接班。护士长告诉记者,夜班才是最忙的时候,因为夜晚非常容易发生工伤事故。夜幕渐渐降临了,当记者结束采访离开医院时,一辆从上海开来的120急救车呼啸着驶入医院……

  截至今晨零点,无锡市手外科医院共做了15台手指伤急诊手术,其中断指再植手术2例。该院办公室周主任介绍,无锡市手外科医院17年来共做了近8000例断指再植手术。医院刚成立时,断指再植的手术并不多,平均一年数百例,但最近几年,这一数据直线上升,每年平均再植断指多达1000多根,平均每天5根,最多一天竟然为30多根断指进行再植。如果加上断肢及普通指伤,数字更加惊人。无锡市除了手外科医院外,还有5家医院设有手外科,这些医院每年也都接收大量的断指和断肢伤员。整个无锡每年再植的手指大约2000根左右,这其中七成是小企业和家庭作坊的工伤,受伤的工人有60%以上来自无锡及周边地区。

  走进乡村作坊小厂 安保缺乏机器老化

  记者了解到,断指工伤事故大多集中在一些规模比较小的纺织、机械、小五金等作坊式的企业,这些作坊式的小厂大多集中在一些相对偏远的村里,给那些稍微大一点的企业做配套。一位长期在劳动部门工作的同志很形象地称,作坊小厂是断指等工伤的“温床”。一些作坊小厂为何容易发生断指事故呢?

  在手科医院,记者在采访时碰到一个手指被机器轧断的伤者,面对记者的询问,这个小伙子顾虑重重,只是含糊地告诉记者,他是在惠山区西漳镇一家私人小五金厂上班。记者决定根据他提供的这个既不详细也没有厂名的模糊地址去找他所在的那家五金厂,了解事故发生的具体原因。

  到了西漳镇之后,记者才发现像小伙子所在的那种五金厂在当地实在太多了。走进一个村子,远远地就听见机器的轰鸣声。记者摸进了一家五金厂。这个工厂规模很小,10来台机器一字排开放在一幢平房里。10多个工人正低头忙手中活,其中4个女工正在操作机器。由于房间内比较昏暗,每台机器旁边都有一个小台灯,但灯光不够明亮。女工们一手拿着毛坯,一手用竹子做成的镊子夹着毛坯丝帽放在台上给机器冲击打孔。记者在旁边观看了一会,平均2秒钟就要生产一个丝帽。在整个操作过程中,女工的双手离冲击钻很近,稍不留神,就会受伤。这时一个带班模样的妇女走了过来,见记者是生人立刻警觉地盘问起来。随后记者又来到旁边另外一家五金厂,这家工厂规模稍微大一点,但机器设备同样也是显得很破旧。记者借口找人与一个工人交谈起来。他告诉记者,这一带的五金厂有10多家,大一点的有20来个工人,少的只有三四个。干他们这样的工作很危险,工作过程中,手被机器弄伤是不稀奇的。

  宜兴和桥镇靠近常州武进区,这个地方纺织工业比较发达,从事纺织的人很多,有些村几乎家家都闻机器声。记者决定也到这一地带的纺织厂看一看。

  昨天下午,记者随便走进一户人家。这户人家盖了两层楼房,主人不在家,只有4个工人在纺线。机器放在一楼,房间里到处都是线头、半成品,而原材料则堆放在机器旁边的墙角。大概由于机器老化的缘故,机器运作一段时间后就要停下来“休息”一会。一位工人告诉记者,干这种活注意力要集中,眼疾手快,否则就要被机器弄伤。她所在这个家庭工厂的老板算是比较好的,每天工作时间不算很长,但有的一些老板为了扩大规模,甚至临时搭一些简易工棚,里面昏暗,招的工人很多都是新手,没有经验,老板只是让干的时间稍微长一点的工人简单教教她们怎么操作机器就行了,根本没有所谓的岗前培训。工作时间长了,工人在疲劳的状态下稍微一走神,手就会受伤。即便工人工作非常小心,但有时候由于机器老化,突然失灵失控,那工人受伤就变成了“天灾人祸”。她说,在这些家庭工厂里,工人手指被机器弄伤是常有的事。两个星期前,她的一个老乡右手的4个手指就被机器切掉了,好好的一个人就变成了残废。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这些作坊小厂基本上没有什么安全生产制度,很多安全生产经验都是工友们口头传授和靠自己摸索。

  病房探访断指工人 手指再植心灵受伤

  这些伤者手指是怎么断的呢?断指又给他们带来了什么样的伤痛?记者走进了手外科医院的病房。

  曹某是该院的元老级伤员,他从2004年12月13日进入该院治疗以来一直呆到现在。回忆起当时的情景,40岁的曹某一脸无奈。他是泰州人,妻子和他两年前到常州湖塘一家服装厂打工。由于一些原因,夫妻原本准备在当年5月份离开工厂,这时老板找他谈心,并且给他加了一些工资,最终他留了下来。去年12月12日下午4点半左右,曹某像往常一样工作,把布送进机器里加工,可不知道怎么搞的,半个手臂都被机器卷进去了。他当即昏了过去。医生根据病情,把他五个手指的第一关节全部切掉了,现在还在恢复。曹某告诉记者,他住院治疗后,他打工的那一带工厂里又相继出了几次事故,又有好几个打工者的手被卷进机器了,其中最严重的一个整个右肢都残废了。

  五病区01床上,一个女青年两只胳膊被纱布紧紧地包扎着吊了起来。病房里很安静,女孩耳朵里塞着耳机,两只红红的眼睛一直看着窗外,好像在思考些什么。身旁的母亲一边哭一边告诉记者,她女儿今年21岁,在张家港一家服装厂打工。5月23日,她和平常一样双手把布托着准备送给同事,突然上面的机器轧刀掉了下来,正好将她的两个胳膊压住,她当即昏了过去。工厂里立即派人将她送到张家港医院,经过一番抢救后,这个受伤的女工第二天凌晨被转送到无锡市手外科医院。“她整个胳膊都断了,医生说了手指再植成活的希望很小……”母亲说到这里突然哽咽了。听到母亲的话,受伤女青年一边看着手,一边不甘心地活动着手臂。

  在另一间病房,记者见到了一个来自江西的男青年,他在无锡钱桥某钢厂工作。他告诉记者,24日上夜班时,他突然感觉自己手上热乎乎的,低头一看发现手已经被工具轧伤。说到这里,他突然悲戚。沉默了一会,他轻轻地说:“我累了,我想休息。”

  手外科薛医生告诉记者,伤者的左手无名指第二关节被轧断,已用钢圈固定住,手掌上的肉被搅烂,还需进一步治疗。他说,每天接触那么多血淋淋的伤残手指,他的内心有一种说不出的沉痛感,他非常希望断指的人越来越少。一位护士则说,刚到医院来的时候,她非常不适应,很多病人到医院后脾气特别不好,因为缺少了几个手指,他们变得一蹶不振,有的人甚至有自杀的念头。她只能尽最大能力护理好他们,给伤者不断地进行心理安慰。

  伤者维权难上加难 未来生活令人慨叹

  在打工过程中受伤的民工,不仅要承受巨大的身体痛苦,还要承受巨大的经济压力,未来的生活更是令人担忧。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了这么一件事。现年23岁的小童三个月前在江阴一家小型轧钢厂打工时右手4个手指被机器轧碎了,虽然老板支付了全部医药费,出院后又赔了他3万元,但是小童从此就成了一个残疾人。他康复后,再去找工作,工厂都将他拒之门外,最后在一个老乡的帮助下,到一个工地上看大门,工资每月只有500元。对他打击最大的是,去年底刚与他定亲的未婚妻1个月前提出了退婚。

  与小童相比,在无锡阳山镇一家私人纺织厂打工的小卜的遭遇就更惨了。今年才17岁的她春节过后跟着一个远房婶子从贵州来无锡打工。今年3月份,她的右手无名指被机器轧断。受伤后老板将她送到医院,挂完号就走了。后来小卜找到老板,但老板根本不承认小卜是他家的工人。由于小卜没有与老板签订劳动合同,也拿不出有效的证明,小卜只好向老乡们借钱去做手术。没有赚到钱,反倒背上一身债。小卜告诉记者,她希望手指接好后,能找到一份工作赚钱还债。

  无锡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医疗保险处夏春明副处长告诉记者,去年一年,无锡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工伤认定结论2987件,因伤残参加等级鉴定1281人,达到伤残度110级的共1199人,90%为手指断裂、脚骨折等外伤,其中,外来务工人员占一半以上。这些伤者的工作主要集中在“苦”、“脏”、“累”、“危”行业,如机械加工、化工生产等。

  相关人士告诉记者,外来员工安全意识差;企业为了谋取一时利益,工作环境没有达到安全生产要求;外来人员也没有进行正规的岗位操作程序培训,对生产及操作程序极其不了解,随时进厂随时上班,这些都是造成工伤的原因。而一旦发生工伤事故后,那些小企业经常采取“瞒”、“赖”、“推”、“拖”的办法,使得大量外来人员得不到及时治疗和应有的补贴。据了解,作坊式的小企业发生工人断指事故后,一般会首先“逼迫”职工认错,再用低价打发对方走路。在去年发生的工伤案件情况中,80%左右的人员是不堪企业所“逼”,才向劳动保障部门申请工伤认定和伤残鉴定。但是由于受伤职工与用人单位劳动关系非常难确定,这给劳动保障工作带来很大困难。据了解,无锡的外来工大约90%的人没有签订劳动合同。也就是说,断指事故发生后,不少受伤工人要承受身体和经济双重伤害。本报记者 季娜娜 单成志
作坊式企业频造“断指惨剧”(组图)
无锡市手外科医院里到处躺着像小马这样在工作中断指的打工者。

作坊式企业频造“断指惨剧”(组图)
女工们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娜娜 成志 摄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戛纳电影节
《星战前战3》
2005中国珠峰科考
青海禽流感疫情
中超联赛第10轮
二战重大战役回顾
大城市停车的烦恼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性感天后林志玲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