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创新文化体制建设文化强省——三论四川省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决策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29日06:12 四川在线-四川日报

  本报评论员钟岚

  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决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西部文化强省是我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历史性选择。这是解决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问题的客观需要。作为有影响的西部大省,四川拥有极其丰饶的文化资源。坚决冲破一切妨碍文化发展的观念,坚决改变一切束缚文化发展的做法,坚决革除一切影响文化发展的弊端,变文化资
源为文化资本,向西部文化强省的战略目标迈进———四川别无选择。

  西部文化强省,即文化事业整体水平和文化产业整体实力领先西部,这是一个前景美好的目标,也是一个达标进程十分艰巨的目标。达标的路径在哪里?就在文化事业的可持续繁荣和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而无论文化事业的可持续繁荣,还是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动力来自哪里?来自深化改革,来自体制机制创新!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高度,提出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创新体制机制是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必由之路。我省按试点省份政策进行文化体制改革已经一年。一年来,体制改革打破坚冰,产业龙头初步形成,资源潜能开始释放,总体规模迅速扩大,为加快建设西部文化强省搭建起坚实的平台。但是也要清醒地看到,我省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总体上还处在起步阶段,文化事业距繁荣的要求还有不小的差距,制约文化事业繁荣和文化产业发展的种种体制性障碍依然存在,改革滞后、发展不足仍然是最大的问题。如果不进一步解决文化体制改革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文化产业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这一关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问题,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就有落空的危险,丰富的文化资源优势就不能转化为现实的经济文化优势,建设西部文化强省也就无从谈起。

  创新体制机制,首先是观念上的创新。文化体制改革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因很多,而根源则是长期以来对文化的性质这一本质问题的认识存在误区,只看到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忽略甚至否认文化的产业属性。认识误区导致改革滞后,改革滞后保护认识误区,二者互为因果,恶性循环。由于历史的原因,四川有浓厚的农耕文化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根深蒂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的今天,我们仍然能够感受到旧体制和旧观念的惯性力量。所以,对四川而言,建设西部文化强省,观念上的创新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摒弃一切阻碍文化发展的旧观念,确立文化具有双重属性的观念,确立在意识形态领域占领市场就是占领阵地的观念,坚持用市场的眼光看待文化资源,用市场的机制配置文化资源,用市场的办法开发文化资源。

  创新体制机制,要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全局。这就需要正确处理发展文化事业和发展文化产业的关系,一手抓文化事业的繁荣,一手抓文化产业的发展;正确处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无论文化事业还是文化产业都必须坚持正确导向,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要逐步建立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进一步推进政事分开、政企分开、管办分开,实现微观管理向宏观管理转变、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转变、系统管理向社会管理转变。

  创新体制机制的目的是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这就要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统分结合,良性互动,协调发展。解放和发展文化事业生产力,要以政府为主导,重点深化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劳动人事、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三项制度改革,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提高服务水平。要以市场为主导,在经营性文化单位建立现代产权制度和现代企业制度,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要在培育市场主体上求得突破,按照大集团带大产业的思路,进一步培育壮大骨干企业。特别是要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运转高效的各类文化市场,包括文化创作主体市场、文化资本交易市场、文化科技研发与成果交易市场、文化产品流通市场等等,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一个民族的魂。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综合实力,不仅要看它拥有的物质力量,即“硬实力”;还要看它拥有的精神文化力量及对外界的影响力,即“软实力”。从某种意义上讲,“软实力”更具根本性和决定性。对于四川来说,建设西部文化强省不仅具有战略性、全局性的意义,而且正面临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该是抓住机遇,推动文化产业大发展的时候了!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周 杰 伦
无与伦比时代先锋
Beyond
Beyond激情酷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