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用什么方式向传统致敬?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29日15:03 新民晚报

  在北京大学西门外的一处平房,有一个“一耽学堂”,学堂的义工——北京多家大学的博士、硕士、本科学生每天轮流奔赴中小学、大学,甚至城乡各个角落,义务讲授国学诵读经典,至今已有四年半。

  一耽学堂是由北大哲学硕士逄飞于2001年创办的民间公益教育机构。据说“一耽”是他上大学时的笔名,意谓“每天耽误一个小时做一件对传统文化有益的事”。至今学堂已经
进入全国20多所中小学、幼儿园。

  文章说,在北大未名湖的船舫上,几位学子面向东方而立,手执《中庸》朗声诵读。这是学堂又在开始组织发动高校学生和居民游客晨读国学经典。这不禁让我想起大学里的“英语角”,只是现在转了风向,代起的是“读经角”了。曾经也常去“英语角”凑热闹,虽未必提高了多少英语水平,不过应该还是增加了一些学习的快乐吧。不知“读经角”是否也是如此?

  其实,一耽学堂只是近来渐呈风潮的“儿童读经”运动中各路倡导者中的一支。

  蒋庆,被看作是大陆儿童读经运动的发起人,主持编撰有12册的《中华文化经典基础教育诵本》。2001年提前退休后,他自费在贵阳龙场创建了阳明精舍,用以讲习儒学;去年,语言学家许嘉璐、科学家杨振宁、国学家季羡林、哲学家任继愈和文学家王蒙五人更发起签署《甲申文化宣言》,主张重新评估和重建文化传统,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各地大小私塾亦有雨后春笋之势。

  小孩是应该先读好还是先玩好?回归经典是否文化保守主义?传统真能挽救我们的人性?……学者们还在针锋相对地争论着。但无论如何,在时下浮躁的社会风气下,逄飞们不讲功利不计报酬,以义工的身份去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他们的姿态、努力,他们的理想、责任感,都足令我们感动。

  感动之余,又生出几点感想。一是诵读经典不必过于神话。把一切道德、社会问题都归于我们丧失了传统文化,说我们没有读经,这是否太绝对。二是,除了诵读,讲授,还有没有更丰富更别致的传承致敬方式?像蔡志忠笔下风趣生动的漫画,就为经典的巨著注入了现代元素和幽默感:中国古代建筑物有卫星碟形天线;宫中士大夫正在搓麻将;生活腐化的贵族看《花花公子》等。以当代人熟悉的象征物来比喻古老的哲理,或许更能俘获年轻人的心。三是要以专业的态度小心翼翼地来做。北大著名教授吴小如说过,他在大学里也不敢讲《大学》。现在却要到小学里去教《大学》,我们有把握不会误导小学生们吗?清华校长念不出赠给宋楚瑜的诗,小篆被说成“小隶”,北大学生的欢迎横幅“连哥你让我们感动”中的繁体字“让”字写成“言”加“上”,无不在提醒着我们。

  羊城晚报(小乔)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周 杰 伦
无与伦比时代先锋
Beyond
Beyond激情酷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