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郑和行香碑”是研究航海家与泉州的基石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30日08:45 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泉州五月二十九日电 题:“郑和行香碑”是研究航海家与泉州的基石

  中新社记者韩胜宝林永传

  记者登上位于福建泉州城东一公里处东圣茂村的灵山圣墓,墓主是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的两位门徒,他们于唐武德年间来华传教卒后葬于此处,据传此墓夜发异光,故称圣
墓。拾级而上,在圣文的最高处有一块“郑和行香碑”,是郑和第五次下西洋前夕在泉州留下的珍贵文物。

  “行香碑是迄今发现见证郑和到过泉州的最重要的实物,”泉州资深郑和研究专家李玉昆对记者说。作为当地郑和纪念活动顾问、长期在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担任研究员的李玉昆认为,“郑和行香碑”是研究郑和与泉州关系的基石,如果没有这块碑,流传在民间的一切传说和其他记载就缺乏有力的见证。

  “郑和行香碑”迄今仍竖立于圣墓迥廊西侧,由随同镇抚蒲和日撰书碑文,全文仅四十六字:“钦差总兵太监郑和,前往西洋忽鲁谟斯等国公干,永乐十五年五月十六日于此行香,望灵圣庇佑。镇抚蒲和日记立。”引人注意的是,郑和行香碑记立者镇抚蒲和日也是穆斯林教徒,他曾参加郑和第五次下西洋。“镇抚”是朝廷里的官位头衔。

  碑文中的“于此”是指的泉州灵山穆斯林先贤墓地,郑和为何要在此地行香望灵庇佑呢?郑和是回族,世代信奉伊斯兰教,而泉州是西域穆斯林“胡商”来往频繁的重要港口,也是伊斯兰教早期在中国传播的发祥地。在此定居的穆斯林为数众多,子孙繁衍,古老的清真寺建筑、西域回回的陵园坟墓以及阿拉伯、波斯文字图案的浮雕石刻等文物遗址为数不少。

  墓园附近除有数以百计的来泉州的阿拉伯穆斯林墓和两座建筑雄伟的阿拉伯著名穆斯林赡思丁后裔的大墓外,还有一块约有数十吨重的“风动石”,穆斯林将其视为真主的神异安排,该巨石风拂则晃,手推便摇,游人多以推动“风动石”为快。

  李玉昆介绍,郑和在此行香,对泉州伊斯兰教文化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相关史料记载称,四位伊斯兰传教士来华,因为他们生前有善行,当时中国人民尊称他们为“贤者”。来泉州传教者被称为“三贤”、“四贤”,他们的墓称为“圣墓”,体现了泉州人民对阿拉伯穆斯林的尊敬和友好态度。目前,圣墓已成为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厦门大学人类学研究所郭志超教授曾撰文指出,明代伟大的航海家和杰出的外交家郑和,第五次下西洋前曾到泉州灵山圣墓行香,很感性地传播了朝廷保护伊斯兰教和穆斯林的信息,营造了泉州回族及其文化生存和发展的良好氛围。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戛纳电影节
《星战前战3》
2005中国珠峰科考
青海禽流感疫情
中超联赛第10轮
二战重大战役回顾
大城市停车的烦恼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性感天后林志玲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