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新京报:硕士教育泡沫化最终不会有赢家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31日11:35 新京报

  前段时间我写了一篇小文章,谈研究生教育的泡沫化问题,在5月14日《新京报》上发表后,引起不少反馈,发表意见的多是研究生,这是我事先没想到的。

  然而,这也在情理之中。

  股市泡沫化,被套的是股民;楼市泡沫化,被套的是炒房者;研究生教育泡沫化,首
先受害的是研究生。就在几年前,博士生还是香饽饽,许多单位引进博士的条件是一套住房,数万元科研经费,安排配偶和子女。有的单位还搞"博而优则仕",给博士安排领导职务。现在呢,那些诱人的条件基本上没影儿了。我们常见的是,某大学需要一个教职,就有几十个博士前来竞争;硕士想进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更是难上加难。

 

  青年学子,二十多年寒窗,取得高学历之后,却学非所用,大失所望。

  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本来的培养目标是高级研究人才。一个正常的社会,它能产生的学术创新人才总是少数,它能吸纳的高级研究人才也只有一个相对稳定的数量。从民国时期,到"文革"以前,再到改革开放初期,中国一年招收的研究生不过是几十名、几百名到几千名,选择的结果当然绝大多数是拔尖人才。当然,那时的研究生数量,是少了一些,需要有所发展。然而到了这几年,每年招收的博士生几万,硕士研究生十几万。硕士生招生的数量与1977年恢复高考时的本科生数量相当,博士生招生的数量大大超过当时硕士生的数量。

  有人评论,现在硕士生本科化了。其实还可以说,现在博士生硕士化,甚至不如当时的硕士。这样做的结果,并没有使中国增加拔尖人才,只是让数以百万计的学子费时费力,多登了一道学历台阶,同时也让财政多支出了教育经费而己。

  也许有人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和国际接轨。还有人夸耀,中国研究生教育,在数量上已经赶上美国。据我所知,美国的研究生教育发展到今天的规模,经历了一个世纪。中国能不能用几年时间走完别人一百年的路,对此我表示怀疑。美国的研究型大学,招多少博士,不受政府控制,但有一套自律机制,像我们这里两三年翻一番的事,是没有的。就这样,博士失业在美国也是常见的事。中国目前还是发展中国家,义务教育经费尚且不足,还要扩大硕士博士的招生规模,让他们毕业以后再失业,未免太奢侈了。

  在这种游戏当中,学生一方注定是利益受损的输家,那么学校和教师是不是赢家呢?从眼前看,学校在扩招中争取了更多的经费,导师在扩招中获得了更多的收入,行政主管部门在利益的博弈中扩大了权力。他们暂时还是游戏的赢家。然而,泡沫膨胀一定程度,终会破灭。学历泛滥到一定程度,必将贬值。办学者不爱惜自己的名誉,终将砸掉自己的牌子。

  从长远看,游戏的结局不会有赢家。主事者如果明智,应当及早刹车。

  推荐专题:200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周 杰 伦
无与伦比时代先锋
Beyond
Beyond激情酷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