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上海证券报:“6·1”是否会成为房价分水岭?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01日10:53 新华网

  6月1日是对个人购买住房不足2年转手交易全额征收营业税的起点日子。业内人士认为,稳定房价的措施不会造成楼市的大起大落

  由于6月1日是对个人购买住房不足2年转手交易全额征收营业税的起点日子,因而今天被业内人士称之为6·1大限。但6月1日不大可能是房价的分水岭,因为国八条的宗旨就是稳定房价。

  地方政府出招控制房价涨速

  对控制房价上涨不力的省级政府官员进行问责,这是国八条的明确规定。一些地方的政府部门以不同形式、不同程度介入了房价制定,作为实施国八条配套办法中的一个举措,因此也就不难理解了。

  从6月1日开始实施的《浙江省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规定,经济适用住房价格将实行政府定价,由政府价格主管部门采用座谈会、征询会、听证会等形式听取公众意见后核定价格,并坚持开发商利润不得高于成本3%的原则。此前,哈尔滨市已经使用了5年的经济适用房价格计算方法被废黜了,新价格实行的是政府指导价,而政府指导价在公开向社会招标的基准价格上形成,且开发商必须实行明码标价,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提高。

  除了对经济适用房外,一些地区的政府同样对普通商品房价格进行了控制。在今年年底前,南京市同一楼盘、同样性价比住宅的价格涨幅,将被控制在政府要求的范围内。所谓政府要求的范围,是和国民经济增幅一致、和市民人均收入增长一致、和老百姓心理能承受的增幅一致。据透露,南京市房产局、物价局私下里曾经划定过一个5%的具体幅度。

  房价过去的快速上涨,与形形色色的投资、投机资金的炒作关系密切。因此,遏制炒房也是地方政府为实施国八条所出台配套办法中的重要内容。在专家看来,各地这一系列调控措施实施之后,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将会出现明显的改观。

  房价大起大落都会受遏制

  近一周以来,上海市徐汇区房产交易中心日均成交140多套,比过去翻了约一番。此外,长宁、浦东等区也同样出现了成交量明显增长的现象。据介绍,近期出让手中房产的人,几乎都是为了赶在6月1日前出手而少缴营业税的投资客。

  在国八条出台之后,有关上海房价出现暴跌的说法不少。但实际情况显示,上海现阶段平均房价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因为高端市场成交量减少和中低端市场成交量增加所致。而中低端住房轻微扯低均价,也是因为它们从此前的不合理漫天要价向理性价格回归。包括上海社科院王泠一博士在内的很多专家认为,这并不代表整个上海房地产市场的走向。复旦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尹伯成教授说,上海的经济前途和经济地位决定了房价不可能大幅下跌,但不排除短期内微调的可能性。

  地方政府近期的密集出招,是对过去涨速过快的房价进行控制。但如果房价一旦出现快速下跌的苗头出现,地方政府同样也会采取调控措施。

  稳定房价关键在增加供应量

  按照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提出的楼市黄金分割比例,经济适用房应达到投资面积的20%。但2004年全国经济适用房开发投资出现负增长,占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比重由2003年的6.1%下降到了4.6%,有的地区甚至完全停止了经济适用房的建设。

  据建设部统计,今年一季度,部分城市商品住宅供应中,100平方米/套以上的占总量的60-70%,有的城市高达87%。合肥市80平方米/套以下的房屋仅占2%;成都市2700元/平方米以下的商品住房仅占供应量的16.4%,同比下降50%以上。

  事实上,在近几年我国房价大面积上涨的诸多因素中,供不应求和所售住房结构的不合理不可忽视。因此,在抑制不合理需求造成房价过快上涨的同时,缓解由供不应求和所售住房结构不合理形成的不断上涨,有助于改善人们对未来房价的预期。中国房地产估价师与房地产经纪人学会副会长柴强博士认为,调整房地产供应结构,提高普通商品住房用地的供应能力,适当提高居住用地在土地供应中的比例,着重增加中低价位普通商品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用地供应量,是当前稳定房价的重要措施。

  目前,很多地区已经开始采取切实行动去改善住房的供应结构了。比如青岛市出台的《关于稳定住房价格进一步推进住房保障体系建设的通知》规定,中低价位普通商品住房和经济适用房供应比重将控制在占住房供应总量的80%以上,两年拿出2000亩地建普通商品房,再增加建设220万平方米的经济适用房。但专家们指出,只有在不远离市中心的地段建设普通商品房,才能形成对市场的有效即期供给。

  〖上海证券报 记者 陈建军〗(责任编辑:万宏)(专稿)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周 杰 伦
无与伦比时代先锋
Beyond
Beyond激情酷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