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我市破获一起特大“招生”诈骗案 骗财647万元(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01日13:37 武汉晚报
  一年一度的高考又将来临,武汉市检察院昨日披露的一起特大“招生”诈骗案再次提醒人们:高考择校,应到权威部门组织的“招生赶集会”;接到《录取通知书》后,务必上网查询或与校方核实。

  录取通知书和学费收款收据上,明明盖着大红的某大学印章;“入学”后,明明被集体安排住进了学生公寓;“校方”明明发给了他们各类教材、学生证、入户证、听课证、借书证、饭卡……可50名新生和他们的家长怎么也不敢相信,这一切竟是两个骗子精心安排的一场招生骗局!
我市破获一起特大“招生”诈骗案骗财647万元(组图)

  警方从招生骗子窝点搜到的受骗学生档案

  案发去年2月

  去年2月26日,市公安局文保分局接到某大学报案:

  2003年9月下旬,武汉一所大学网络学院职员陈新,介绍一名自称是荆门某大学的工作人员王茂林与本校文学院职工李某认识,要求李给23名“网络插班生”安排住宿,李通过熟人关系将这批人安排住进了学生公寓;

  2004年2月初,李又应陈新、王茂林要求,安排60名“网络插班生”住进该校学生公寓;该校图书馆职工康某,也应要求为这些学生办理了校图书馆的借书证。此后,王又要求李、康二人分别联系该校法学院等院系安排学生插班听课,被法学院领导发现破绽而及时报告给校领导。

  学校怀疑此事背后可能藏着招生骗局,遂请警方介入侦查,一场假招生的内幕于是被层层揭开。
我市破获一起特大“招生”诈骗案骗财647万元(组图)

  伪造的《录取通知书》。

  为还赌债铤而走险

  现年48岁的陈新,被捕前在武汉某大学网络学院供职。2003年,陈新与湖北荆门某大学负责招生工作的王茂林在赌场上认识,两人一拍即合,寻思起如何“搞钱还赌债”。

  “我手上有全国各地高考落榜生名册,何不把它利用上呢?”王某的提议,立即得到陈新的赞同。于是,他们开始了在全国范围内“自主招生”,继而伪造了武汉某大学印章及《大学录取通知书》、收款收据。

  骗财647万元

  短短几个月时间内,两人至少已骗取50名学生家长钱财647万元。陈将分得的140余万元赃款中的大部分投进了赌场或用于其他挥霍。那么,骗子是怎样一步步诱人上钩的呢?

  据落网后的陈新交代:“2003年12月,王茂林手上掌握一批未达高考录取分数线,但家庭条件好、想上名牌大学的学生名册。当时我和王赌博都输了几十万,为了赚笔钱,我们掌握到李某所在学校每年有5%的名额用于招特长生的信息,便想以可以搞到自主招生指标的名义哄骗这些学生和家长,让他们想法开来特长证明,同时承诺这些学生将以特长生正式录取,我们先按每人5万的标准收费,并信誓旦旦只要毕业考试过关就能拿学校的正式文凭。”

  骗子想好的“退路”

  陈新交代说,他们早就想好了“退路”:“想到自主招生是计划外招生,时间不受国家计划招生的限制,这样我们就不会马上被揭穿,而且也可以名正言顺地拖着这些学生和家长,逐步把他们引到我们的圈套中,即先跟着正规生上课。另外自主招生是低于正规本科分数线的,这样十分迎合他们的孩子考分不够却想上好学校的心理。”

  “我们料定这些学生与正规生一起参加考试肯定过不了关,然后我们再以考试不过关为托词,趁学生家长很着急时顺水推舟,向他们提出将这批学生安置到该校网络学院,重新注册为网络学院的学籍,这样我们就不用承担责任。”

  但纸终包不住火。同年2月下旬,一些学生因只能听大课不能听小课而对授课老师提出质疑时,不明真相的授课老师便直言相告他们不是正规生。这时,学生们懵了,家长们闻讯也懵了,此言后从校方得到证实,于是案发。

  轻信导致上当

  其实,50名受骗学生的家长,均没有与陈新和王茂林见过面,而那些中间人、关系人,也是听“神通广大”的王茂林自己说他有“自主招生”的指标后,好心地为周围的一些熟人帮忙代办“好事”的。

  这些学生家长便将少则十三四万、多则十八九万的钞票,通过中间人、关系人,源源不断汇进了王茂林指定的银行账户。

  据生源提供人、河南某中心从事指导升学业务的陈某向警方证实,大约2003年11月下旬,王茂林对他说武汉一所大学的“李院长”有权决定招特长生,有几十个指标。他本不相信有这事儿,但因在王的房间里见到了李院长(实为该校文学院职工李某)和10多本录取通知书,至此深信不疑。

  随后,河南的陈某相继汇给王茂林311万元,并将学生的档案、身份证复印件、分数条、《准考证》、《毕业证》交给王,王为23名学生办理了《录取通知书》。

  据悉,这些花了“大价钱”的学生们入学后不久,也曾想找院方核实自己的录取真伪,但骗子们闻讯,忙又用一派谎言将他们蒙住了:“自主招生都是很秘密的,人家都担了风险的,你们一问,那就可能被退回去的!”

  此案带来的警示

  一些受骗的学生家长认为:骗子之所以能让接到假《录取通知书》的学生们住进学生公寓,再听到授课……正是钻了高校管理不严的空子。因此高校要加强对学生公寓和授课、听课的管理。

  2004年3月11日,陈新在广州落网,并将于明天在武汉市中级法院接受公开审判。据悉,警方现已追回赃款38.6万余元。目前,公安机关正在追抓畏罪潜逃的王茂林,警方吁请知情者积极举报。

  尽管如此,上当的学生和家长们仍是欲哭无泪——骗子能彻底“吐”出赃款吗?骗子赔得起我们的青春吗?骗子能抹去我们心灵的创伤吗?(来源:武汉晚报)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周 杰 伦
无与伦比时代先锋
Beyond
Beyond激情酷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