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两座城市对桥的记忆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01日14:53 时代信报

  重庆艰难岁月的大桥梦

  1958年6月,长江边上的重庆小南海,一群建筑队伍正在静悄悄地破土动工。周围还很少有人知道,重庆第一座 跨江大桥就要在这个偏僻的地方诞生,动工时连来看的群众也很少。

  当时重庆已经有了成渝铁路,根据国家铁路干线往南走的走向,国家铁道部决定要在重庆小南海修一座铁路桥。这对 重庆是一个发展的好机会。

  重庆多年来被嘉陵江、长江分割成三大板块,每一个老重庆人都清楚被两江阻隔的痛苦。

  “一到了冬天,枯水季节,都会走很长很长的河坝,还要等上半天轮渡,顺利的话也要半天时间,”现在桥协工作的 杨其良说,那时候站在渝中区,可以清楚地看到南岸的建筑,但就是那窄窄的江面总会耽搁大量的时间。

  “重庆是有名的雾都,如果遇上一场大雾,你一天都别想过江办事。而且重庆枯水落差30米,码头都没法建立,只 要一涨水,湾转急了点,很容易翻船,”曾任重庆市城建局局长的林君宴老先生深有同感。而当时的政治、经济中心都在渝中 区,对面的南坪、江北一片荒凉,到处都是农田。

  这些重庆市领导当然知道,重庆要打破两江的阻隔,扩展渝中区的局限向外发展必须修桥。如果桥能修到鹅公岩,那 重庆主城的交通就解决了很多,而鹅公岩离小南海只有30多公里。

  重庆人看好了机会,在得知铁路部在重庆修桥这一消息后,当时的建委主任李仲直根据市委指示,到铁道部去商量: 能不能把桥修到鹅公岩,可以为鹅公岩铁路桥戴一个“帽子”,就是将此桥修成公路铁路两用桥,也不妨碍铁路运输。

  可惜,重庆方面提出方案当时并没有被采纳。

  “当时重庆方面提出的要求就是两个,一是希望对方能给我们带出一个能修桥的队伍来;二是希望以后修嘉陵江牛角 沱大桥的时候对方把那套设备能够借或租给我们,”林君宴说。

  重庆的要求得到了铁道部的大力支持。1958年的那年初夏,林君宴和其他4名青年技术员、1名工程师、1名党 委书记、、20多名技工、若干名行政管理人员打上铺盖卷,从菜园坝出发,来到了小南海,参与了重庆第一座当代大桥的修 建。

  建委主任李仲直亲自把这批人送到了小南海,对他们说:“你们一定要把技术学好,回来后就修牛角沱大桥。”

  “以前在市政工程公司是主干技术员,在那里当起了学生,”林君宴回忆第一次参加长江大桥建设时笑着说,以前也 修桥,不过都是些小拱桥之类的,长江上的桥连想都没敢想。

  1958年12月,嘉陵江牛角沱大桥破土动工了,这是重庆第一座跨嘉陵江的城市桥梁,该桥由铁道部大桥工程局 武汉设计处设计。当时,在重庆修小南海铁路桥的国家铁道部大桥局派人前来支援,建设力量还相对薄弱的重庆主动提出,铁 道部专家任正职,重庆方面的人都任副职,

  当时的设备大多是从铁道部借来的,这些设备都是当年苏联专家在修建武汉大桥的时候用的,“那样的设备在重庆还 没有,也不能随便代替,当时重庆就向一个谦虚的学生,为了自己城市的发展,抓住和争取到了一切可以争取的机会,专业队 伍和专业设备对修桥来讲太重要了。”林君宴说。

  为了修建嘉陵江牛角沱大桥,施工者们一直呆在河边,饭是别人送到河边来的,衣服也是叫人直接拿上去洗了后再拿 到河边。在一个晚上的工程师碰头会上,一个姓赵的老工程师正在汇报工作“二号管柱……”所有的人听着听着就听不到声音 了,一看,原来他已经睡着了。

  完成第一季枯水季节的施工后,铁道部第四工程处的专家撤离了重庆。经过多次研究,重庆人自己成立了牛角沱工程 处,甩开膀子干上了。但是,3年自然灾害紧接着来了。电力紧张,水泥钢筋紧张,就连吃饭也紧张。但“修大桥是重点工程 ”,市政府明确提出。林君宴回忆说,当时缺水泥,但南岸水泥厂首先保证嘉陵江牛角沱大桥需要的水泥,而晚上加班,还会 送来白馒头,当时虽然一切都很紧张,但只要修桥需要的,都尽量地先满足,重庆人等一座桥等得太久了,能修一座桥更不容 易。

  后来自然灾害严重,施工陷入困境,大桥不得不停工。工人和技术人员们望着已有十几米高的桥墩,都不愿意离开, 他们还是在工地的工棚里住了一年多,最后不得不离开。

  1963年,大桥“复工”以后,技术人员主动要求炸掉了土水泥修的桥墩。“质量是百年大计啊,桥一旦没修好就 会出人命,”林君宴老人现在说起来很庆幸当时没有蛮干,这也是他后来一直保证质量关的重要原因。

  而完全由重庆人自己施工建设的第一座桥梁是1977年动工的长江石板坡大桥。当时喊出的口号是“人民大桥人民 建,我为大桥做贡献”,作为政府的“一号工程”,全城人民都出动了,甚至一些几岁大的小孩也跟着大人在珊瑚坝碎鹅卵石 ,整个珊瑚坝出现万人碎鹅卵石的壮观景象。而长江大桥合龙后的一周内,大桥上还是人头攒动。

  “重庆南坪的发展是因为有石板坡长江大桥,观音桥的发展是因为有嘉陵江牛角沱大桥,以前那里只有一个香国寺和 制药六厂几个车间在河边,其余基本上都是一片农田。现在黄花园大桥和石板坡长江大桥两桥飞架主城,连接两江三大板块, 实现了重庆人多年来的梦想。应该说一座桥就是一个区域的发展,”林君宴说。

  武汉吴老太的大桥情结

  吴老太坐在桥边树荫里的一个石墩上,望着来来往往的车辆和行人,希望着有个人能够停下来买她一瓶水。

  50年前,吴老太13岁那年,与所有武汉人一起,挤着跑到长江边,看长江大桥通车的盛况,可能她怎么也不会想 到,在50年后,她会坐在这里卖水,这座桥居然成了她家的“生命线”。

  吴老太家就住在长江大桥的下面的江边上,回想起长江大桥通车的场面,吴老太一脸幸福:“那场面多热闹啊!敲锣 打鼓,人们还在桥上跳舞。”

  以前没有桥的时候,武昌人到汉阳,汉阳人到汉口,过江都是靠那种小渡船,船票从两分,涨到一角,又涨到两角。 如果家里有人出去,家人都很担心,直到家人到了屋才放心,因为害怕起风下雨翻船。

  吴老太13岁那年,武汉长江大桥修好了,“有桥就好,走在平平展展的桥上,心里踏实。”

  40年前,吴老太20来岁时,随着知青下乡到孝感,这一去就是二十几年。到了上世纪80年代末,吴老太和丈夫 ,带着两儿一女回到武汉,女儿嫁了,他和丈夫、两个儿子就住女儿家。

  由于没有工作,老伴不久也因病去世了,小儿子打工时手又被机器绞了。这下这个家就像天塌下来了一样。

  没有办法,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吴老太只好靠桥了。从1990年开始,吴老太就开始在长江大桥桥头卖开水,后 来卖茶,再后来就变成冰棍了,现在改矿泉水、冰红茶、脉动了。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车流,吴老太卖的东西也逐步改进, 逐步现代化,但是始终改不了的是她对长江大桥的感情。

  “本来我就住这里,这么多年了,每天不看一眼大桥,就觉得心里少了点什么。”吴老太说:“现在天气好的时候, 人们最喜欢来的地方就是桥头。”

  的确,风和日丽的武汉并不是很热,在武汉长江大桥头的绿地里、公园里,到处都是来游玩的人,老人们端着茶,摆 好桌子在打桥牌;树荫下一群人围坐在一起,摆开二胡、角鼓,咿咿呀呀地唱黄梅戏;草坪上,一群小伙子画了个场子,正在 踢足球。

  桥已经成了武汉人生活的一部分。不仅每天要过桥,每天要看到桥,还要到桥畔来玩,每个人都离不开桥。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文脉,每个大桥都有自己的故事。与长江大桥相连是龟、蛇二山,自古就有龟蛇锁大江的说法, “江南第一楼”——黄鹤楼屹立在武昌侧蛇山上,而汉阳侧龟山脚下便是古琴台,俞伯牙与钟子期相遇的地方。毛主席一首词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尽数大桥雄浑豪放。

  “五文便从大江过,两个青钱即渡河。去桨来帆纷似蚁,此间第一渡船多”,清代“汉口竹枝词”便描写的是汉江上 渡船的情景。而晴川桥、月湖桥等等桥梁的修建彻底改变了这种情况。

  一个叫小淘气的网友的一个帖子说:“武汉文化的特色是什么?个性魅力在哪里?有人说,武汉没有文化,最多只有 商业文化、码头文化、市民文化;也有人说,武汉的文化是一种俗文化。等等桥梁武汉是‘水城’,江河湖泊纵横交错,星罗 棋布,坐拥大小桥梁1200多座。这些,都令武汉充满诗情画意和文化魅力。”信报记者周芮杨冰/文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周 杰 伦
无与伦比时代先锋
Beyond
Beyond激情酷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