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司马迁:2150年祭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01日14:53 时代信报

  5月28日,纪念司马迁诞辰2150周年的大型活动在陕西韩城举行,当日韩城万人空巷……

  司马迁受过宫刑,胡须应该会脱落,但在徐村,家家户户供奉的司马迁画像上,村里人都把胡须给他加上了。

  一个坚守名节的“士”,一个为真实而受难的写史者。敢问当今天下,谁人能及司马?

  5月28日,陕西韩城司马祠。

  震天的锣鼓从司马古道上传来,黄红两色的龙凤旗排列在通往司马祠的台阶上。上午9时,一场名为“风追司马”的 大型纪念活动在韩城司马祠展开,以此纪念伟大的历史学家司马迁诞辰2150周年。

  这是韩城自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纪念活动。60余家媒体齐聚韩城。整个韩城万人空巷,人们都聚集到司马祠观 看这场盛会。虽然主办方只放行300名群众进入会场,但司马祠附近仍然围满了人,附近山头上也有人在观看。

  喧嚣的纪念活动持续了4个小时。会后,人们逐渐散去,司马祠恢复了往日的宁静。

  第二天清晨,韩城下起了小雨。建在黄河边一座小山上的司马祠笼罩在一层薄薄的雨雾之中。

  “平时这里很少有人来参观。昨天搞活动才来了那么多人。”司马祠的一位工作人员对记者说。

  司马迁的衣冠冢就建在司马祠的最高处。走上99级台阶,记者见到了这座由元世祖忽必烈下令修建的墓。斯人已逝 ,芳草萋萋。墓顶上的5棵松树种植于清代,见证了两百多年来的冷清和寂寞。司马迁用肉体和生命捍卫了历史的真实,却受 到了封建统治者的残酷打击。为他修建衣冠冢的,竟然是来自蒙古草原的元世祖。而这一天,距离他逝世已经1600多年。

  历史缺乏完整记载

  司马迁出生于陕西龙门(今韩城境内)。陕西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曹伟向记者介绍说,《诗经》中“关关雎鸠,在河 之洲”的美丽故事就发生在龙门附近。

  司马迁在龙门度过了自己的童年。10岁时,他随父亲司马谈来到京城长安求学。他有幸师从两位博学名士:一位是 孔子的十二世孙,经学大师孔安国;一位是曾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董仲舒。

  十年寒窗苦读之后,司马迁从20岁开始,踏上了万里行程。东到大海,西到山西,北到长城,南到潇湘,他的足迹 遍布全国各地。他到过涿鹿,勘察了陈胜吴广起义的地方;他到过淮阴,寻访了韩信年少时的事迹;他到过沛县,访求刘邦和 萧何的故事……

  公元前110年,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病逝。司马迁代父继任太史令。“为官”之后,司马迁决定写一本史书。他曾 对身边的人说,自孔子著《春秋》以后,再没有人写历史,两三百年的时间都是一片空白。

  公元前104年,司马迁开始著述《史记》。

  6年后,汉将李陵出征匈奴被围,弹尽粮绝之后投降。消息传回长安,武帝震怒,朝廷的文武百官随声附和,纷纷大 骂李陵无耻。司马迁却站了出来,认为李陵只带5000步兵,转战千里,历代名将也不过如此。司马迁还认为,李陵被围, 是因为主力部队接应不力。而这支主力部队的统帅,正是汉武帝的小舅子,贰师将军李广利。

  武帝闻言,怒不可遏,将司马迁打入大牢,并命令廷尉判司马迁死罪。

  在当时,被判处死刑的人,可以出钱50万“买命”,或是申请受宫刑,也可免死。司马迁家境贫寒,而此时《史记 》尚未完成,他选择了宫刑,甘愿忍辱偷生,“就极刑而无愠色”。

  司马迁受刑后两年,贰师将军李广利在出征匈奴时也被围困,随后投降。汉武帝非常震惊。从这时候开始,他也逐渐 感觉到当年对司马迁的处罚太重。终于在公元前93年,他下令赦免了司马迁,并任命他为中书令,这比太史令还高一个等级 。出狱后,司马迁更加发奋著书,前后历经14年,终于完成了共130篇,多达52万字的史学巨著《史记》。

  而此后,历代史籍中就再也找不到关于司马迁的准确记载了。据曹教授分析,司马迁大概逝世于公元前87年前后。 对他的死因,历史上没有定论,大部分学者认为,司马迁是在《史记》完成后不久,自投黄河而死。

  “他记载了历史,历史却没有完整的记载他,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曹教授说。

  徐村人学而优则隐

  离韩城大约30公里的徐村,是司马迁后人居住的地方。与司马祠的冷清不同,徐村每年清明都会举行一次大型的纪 念活动,祭祀先祖。在徐村,清明是比春节更重要的节日。

  徐村村口立着一块牌匾,上书“法王行宫”四个大字。就在记者努力猜测这四个字的含义时,一位过路的村民主动上 前指点:“倒过来念吧。”原来这四个字倒过来读,就变成了“宫行王法”。记者还是不懂,村民就解释,这是暗指“宫刑枉 法”。据说这块牌匾立于东汉,当时的徐村人不满汉武帝对先祖施用宫刑,立此牌匾以示悲愤。徐村共有1000多人口,但 全村人没有一个姓徐,“同”、“冯”是村中两个大姓。据村民介绍,徐村一带原本无人居住,汉宣帝时,司马迁的后人才迁 徙来此。

  当时,司马迁的外孙杨恽在朝中做官。杨恽颇有才华,恃才傲物,得罪了许多当朝官员。有人向宣帝告状,宣帝就将 杨恽贬为庶人。

  丢官回乡后,杨恽不但不思悔改,还天天大摆筵席,招待宾客,时不时还发几句牢骚,指责宣帝处罚太重。有好事者 将此事告诉了宣帝。宣帝大怒,将杨恽腰斩。司马迁的后人惟恐九族有患,居家迁徙,来到了现在的徐村。

  为求自保,他们隐去了“司马”姓氏。一部分人将“司”字加一竖,从此改姓“同”;另一部分人将“马”字加两点 水,从此改姓“冯”。自此,每年清明,“同”“冯”两姓的村民都会祭祀先祖。不同姓氏的村民在同一个祠堂里祭奠同一个 先祖,这在中国,据记者了解,恐怕仅有徐村一处。

  由于两姓出自一脉,所以当年的司马迁的后人就订下规矩,两姓之间不得通婚。这个规矩一直保持了两千多年,一直 到1963年才被打破。虽然当时村里许多老人反对,但同有旺、冯粉竹两人还是坚决结婚了。

  “徐村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村庄。在中国,你找不出另一个村庄,能有如此奇特的习俗。”陕西师范大学一位社会学教 授说。

  在韩城,许多年来一直流传着一句民谚:“走下司马坡,秀才比驴多。”据陕西师大的曹教授介绍,韩城在明清两代 ,共出过举人550人,进士119人,宰相3人。但这些人中没有一个来自徐村。

  据称这是受先祖司马迁影响,徐村人历来推崇“刚正不阿”的做人品格。在村里,记者发现每家每户都有高高的木门 槛,门槛的中间有一门楣,门楣上都写着这三个字“耕读第”。一个40多岁、穿着中山装的中年男子站在记者身后,他说, 这是时刻提醒后人,要一边读书,一边种地。中年人告诉记者,在村里,孩子在懂事之后所上的第一课,必然是家长教导他们 要正直做人。而另一方面,司马迁的后人鉴于先祖所遭受的悲惨遭遇,形成了“只求识理不谋官”的观念。村民们亦耕亦读, 将他们引以为豪的秘密埋藏了千百年。中年人说,现在他们也鼓励孩子考大学,但读书是为了明理,不是为了升官发财。相对 于其他地方,这个村里的人教育孩子少了世俗和功利。

  “徐村人自己讲求正直、坦诚,对外默默无闻,学而优则隐,不求闻达于诸侯,可以看成是历代知识分子为求自保的 一种无奈选择。”曹教授说。

  被神化的胡须

  在徐村,家家户户都供奉着司马迁的画像。在这些画像上,司马迁都是一位长须飘飘的古代学者形象,整个徐村无一 例外。

  “其实从生理的角度来说,司马迁受过宫刑,胡须应该会脱落,所以我认为司马迁后来是没有胡子的。”曹教授说, “但他是徐村人的先祖,是徐村人引以为豪、世代崇拜的人物。因此村里人还是把胡须给他加上了。”

  徐村人对曹教授的这种 徐村人对曹教授的这种解释很赞同,不论老少,他们都对自己的祖先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拥 护。

  陕西省文联副主席,西北大学教授肖云儒对司马迁胡须的看法,也许代表了大部分人的观点:“我倾向于司马迁长胡 子。这对他是一种纪念。因为他的身体虽然受到了重创,但他的人格是完整的。”

  “这实际上是一种被神化的崇拜。”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杨芬霞教授说。据杨教授介绍,在中国,为人修建 的纪念堂称为“祠”,为神修建的称为“庙”。但千百年来,司马祠附近的所有群众都把司马祠称为“司马庙”。

  杨教授认为,群众对司马迁的崇拜,并不在于他写出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而在于司马迁 面对皇权毫不妥协的精神。

  “这种精神,是一种‘士’的精神。在我看来,人们对司马迁的尊敬和崇拜,实际上是对‘士’精神的崇拜。”杨教 授说。

  杨教授所说的“士”,是指我国封建时代的知识分子阶层。这个阶层形成于春秋时期,由术士演变而来,属于统治意 识形态下的一部分,依附于皇权。“士”阶层的文化层次很高,既是统治阶级的智囊团,又有自己的思维和意识。

  “‘士’这个阶层,思维都是很活跃的,有时候比较超前。统治阶级的很多做法,特别是愚民政策,‘士’阶层是看 不过去的。他们对普通群众有着深厚的感情,往往会成为老百姓的代言人,成为社会批判的力量。他们饱读诗书,久而久之形 成了自己的人格和道德信条,即所谓的‘节’,比如‘士可杀,不可辱’。直到今天,很多人仍然在推崇这种‘节’。”

  在杨教授看来,众多学者认为司马迁是投黄河自尽,实际上就是对“节”的推崇。“他们认为司马迁完成《史记》以 后,不愿再忍受屈辱,自投黄河,死于‘节’。可这说法又有多少根据呢?司马迁写完《史记》为什么就不能继续活下去呢? 其实他出狱以后,汉武帝对他还是很容忍的,他的《报任安书》里间接的控诉了汉武帝对他的残酷,有人也告状说他乱发牢骚 ,但汉武帝最终没有理睬。一直以来,大家把‘节’看得太重,似乎作为‘士’阶层的代表人物,司马迁必须自投黄河,为‘ 节’而死,这才算真正的‘士’,才算完美的司马迁,否则大家心理上就无法接受。”

  “士”阶层的悲剧

  “司马迁的悲剧,并不仅仅是他一个人的悲剧,这是整个‘士’阶层悲剧性的集中体现。”陕西师大的曹教授说。

  曹教授认为,“士”阶层往往掌握着最先进的思想。作为脑力劳动者,“士”阶层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惟一办法,就 是传达自己的思想,并争取为人,特别是为封建统治者所接受;而这些思想几乎都超越了当时的历史环境,封建统治者并不买 账,甚至遭到他们的反对和镇压。这种政治上的依附性和思想上的对立性,形成了一对难解的矛盾,注定了中国古代“士”阶 层的悲剧命运。

  “司马迁的很多思想,在当时看来都是超前的。比如在《史记》中,他借陈胜之口,喊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 豪言,这是当时的统治者绝对不能接受的。他的悲剧,其实是从他写作《史记》就开始了。‘李陵事件’只是一个导火索。”

  “在中国古代的‘士’阶层历史中,司马迁的悲剧只是一个缩影。‘士’阶层最后随着封建制度的结束而消亡,所以 ‘士’阶层从出现到消失,它的悲剧一直就没有停止过。从秦代的焚书坑儒,到清代的文字狱,历朝历代的‘士’阶层都在重 复着坎坷的命运。我国古代的知识分子们一直在追求理想,一直在追求言论自由。由于这种追求不符合我国古代封建帝王的意 志,必然要遭到残酷打击和镇压。司马迁遭受宫刑,只是其中最极端的一个例子。”曹教授说。

  这样的“反叛”给司马迁带来了毕生的痛苦。在西汉时,宫刑并不仅仅是一种残酷的肉刑,更是对精神和人格尊严的 摧残。当时很多人宁可死,也绝不接受宫刑。对司马迁来说,活下去所需要的勇气,远远超过了自尽时的勇气。这种勇气,并 非来自于他对生命的留恋,而来自于他书写《史记》的理想和信念。

  “这部被称为‘成一家之言’的史书,就是司马迁与皇权斗争的形式。”杨教授说。实习记者 朱彦记者庞凡陕西 报道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周 杰 伦
无与伦比时代先锋
Beyond
Beyond激情酷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