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女人扎堆共话“她时代”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01日18:08 青年时讯 | ||||||||
本报记者 吴 静/文 毛泽东的“妇女能顶半边天”被看成是中国女性解放的标志。50多年后的今天,“女权主义”不再是什么新鲜词。日前,博客作者木子美、80后代表作家春树、女主播曾子墨、演员彭丹、男权文化研究者蓝怀恩、英国BBC记者Poppy以及中国首家女性画廊主持李文子等这些生活背景、职业截然不同的时尚女性围坐在一起,用各自的视角阐述了她们眼中的女
Poppy(BBC记者):这个英国女人来中国的最初目的,是为了看看这个和她的国家有着不一样历史的国家的人究竟是怎么生活的。在中国,她有一种很奇怪的感觉,那就是她很少感觉到自己的性别,别人看她首先是一个外国人,而不是一个女人。 中国现在是一个无性别的社会 比如坐飞机,自己同样是坐中间的位置,左右两边都坐了一个男人。欧洲航空公司的空中小姐会因为我是女人而先问我喝什么。而中国的空中小姐就不会因为我是女人而就先问我,她会按座位顺序问。 中国的男女平等,和我们的男女平等概念很不一样,你们这边的男女平等里面,有一些“无性化”的感觉,或者说是“男性化”的感觉,比如以前男女都穿中山装、列宁服,女性似乎缺乏一些应有的性感。而现在很多的中国男人有“二奶”,也让我觉得中国这几年的男女平等可能没有往前发展,而是在退后。 女权主义这个名字就有问题,在西方国家的主流社会里,女权主义是一个特别不好听的词,他们觉得女权主义者就是特别疯狂地想要达到目的的女人,而这个目的就是要和男人竞争什么。我觉得女性主义不是争取权利的问题,而是解放的问题。女人要解放,男人也要解放,因为在这个社会上我们都是有压力的。目前这还是一个男权的世界,他们更有权利,所以女人应该开始一个解放男人的运动。 彭丹(演员):靠选美起家的彭丹,出道以来,性感、艳星就一直是她的代名词。 女权主义这个词的出现 就是一个错误 虽然我不太了解女性主义,但是我觉得这和女权主义还是有区别的。女性主义听起来让人觉得很舒服,而女权主义则让人觉得很强壮。我们应该提倡女性主义,我觉得是女权主义这个词就不应该存在。如果我们非要做女权主义的话,就是女人对自己的不肯定。 不管男人还是女人,首先是人,然后才是男人和女人,都是具有人的共性的。有的时候我们难免进入一个误区,我们既然是女权主义者,那就要强调我们的权利,肯定我们的地位,不过这种太过激的女权主义,不管是在西方的主流社会,还是在中国的主流社会,都会引起反感和抵触,而女性主义则是非常有必要提倡的。 因为身体的差异,女性的确受到了很多的压抑。我们怎样去改变呢?比方说像选美和整容,我就认为无可厚非的,我自己就是选美出来的。包括人造美女也是这样,我觉得她们对女性主义是一种推动,选美或者不选美,整容或者不整容,都是很自由的,应该是女性自己的选择,现在很多女性做出这样的举动,并不是为了取悦哪个男人,而是服从自己的愿望和兴趣。我就更愿意活在一个遵循自己的欲望和兴趣的空间里面,即所谓的“跟着感觉走”。 当女人无论想做什么,都可以不去顾及男人的眼光时,女性主义就到了理想境界。我们不是为了男人而活着,是为自己、为社会活着。 曾子墨(凤凰卫视主播):1991年被保送到中国人民大学,仅一年就飞赴美国达特茅斯大学留学,毕业后在摩根斯坦利呆了四年之后,又做了凤凰卫视的主持人。 很享受作为女人被照顾的感觉 从小我就没有太多的觉得男女间有不平等,自然我也就没有强烈地去追求男女平等的愿望。因为我觉得我们小时候成长的环境就是平等的,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出来工作。 在美国摩根斯坦利工作的时候,只要是在工作状态,我的同事没有一个人会把我当成女人,而是纯粹的职业人。但是在生活当中,他们首先会想到你是一个女人,包括我的老板,进电梯都是女性先走。和老板出去开会,如果我拿了很重的资料,他会接过去,而我也觉得天经地义。在生活中因为生理上的差异而被人照顾,我觉得挺好的。 为什么高层里女人会少一些,甚至到了董事总经理就几乎不见女性了,即使少数留下的一些女性,她的生活状态要么离婚,要么独身。我不觉得这是对女性的不平等,我一直认为是因为女人天生的生理因素造成的,她们需要家庭和小孩,她们的天性可能更适合这些。 后来回到香港,虽然还是在摩根斯坦利,但是工作和生活状态对待女性的态度和美国则是完全颠倒的,我对自己的性别意识也一下子加强了。工作时,客户会先看到你是一个女孩,而不是职业人。有的客户甚至会要求提供一个女性来给他做这个东西,我觉得那就是侵犯女性权利。生活中反而体会不到自己的性别,比如进电梯、挤地铁的时候,男人是不会去让一下她们的。 春树(80后作家):她以“残酷青春”书写了中国新生代的经典,创造了一个匪夷所思的奇迹。成为美国《时代》杂志的封面人物的春树,被美国人称为“新激进分子”。 我为自己是女权主义者而自豪 中国社会对女权主义的印象不太好,所以中国很多女性都惟恐被称为女强人,但是我觉得无所谓。我一直对女性主义和女权主义抱有好感,大家可以说我是一个女权主义者,我还挺自豪的。我生来是一个女人,所以我当然就是一个女权主义者,如果我是一个男人,也会是一个热爱女权主义者的男人。 荒林(《中国女性主义》主编): 女性权利只能自己争取 虽然毛泽东一直说妇女能顶半边天,但是自己的权利如果只靠男人给予,却不去争取,那么这个权利依然是没有的。给你的权利和你自己争取来的权利,这是两码事。 木子美(博客作者):这个自称“被咒骂的著名女人”,就是因“博客中国”网上发表私人日记而走红的木子美。 像爱男人一样爱女人 我一些很孤僻的性格,都是由我的性别带给我的。小时候跟外婆生活,她是一个特别重男轻女的人,我在她的压迫下过了非常不快乐的童年。我一直想不明白,外婆自己也是女人,为何却如此讨厌女人,她去压迫另外一个甚至和她是亲人的女人。我现在非常多的与众不同的心理素质都来源于那段生活经历,对于很多规则或传统的东西我就会反抗。 我跟很多女人都难以成为朋友,反而和男的比较容易相处。我更像男人的朋友,特别是表现出跟男人相同的特征时,他们更容易接受我。但其实我并不讨厌女人,我像爱男人一样爱她们,我从不否认我自己是个双性恋者。 虽然我希望和所有人都好好相处,但是在我成为木子美的时候,我就饱受争议,很多女人不喜欢我,甚至很多男人也不喜欢我。 蓝怀恩(男权文化研究者、作家): 中国式女性主义 大家一直说女性,我关注的却是男性,不过关注男性的最终目的也是要让两性关系保持和谐的状态。如果不关注男性,那么女性主义就会走向极端,变成女人和女人相濡以沫,同样男人也会变成这样,造成两性关系的失衡。 中国的女性主义是非常特殊的。比如解放前,男人让女人读书,只是为了更好的教育自己的下一代。解放后,也是男人提出“妇女撑起半边天”,解放了女人,和西方是不一样的。 男女之间权利关系的核心点是经济,所以女性经济独立是很重要的。虽然现在很多女性在经济上是强势的,但还要改变自己的观念,不要把精力消耗在愁嫁人或者老公身上,这种无谓的感情消耗往往占据了女人岁月里的很大一部分。女性要先追求自我成长和自我价值,做到从女人开始,女人试着理解男人,而男人则试着面对自己。我们不要指望男人理解自己,因为早在古代,男人就说过“女人心,海底针”。女性只有壮大了自己,才有余力更好地发挥作用,否则谈什么争取权利都会变成空的叫嚣而已。 小闲(华人性别研究中心项目负责人): 自由是可能的吗? 很多人一提到女权主义者,脑海里浮现的就是骑着扫把的丑女巫或嫁不出去的老姑娘,甚至还会被当作同性恋的招募者。 自由这个话题我是很感兴趣的。我有一个很好的女性朋友,三十岁出头,既没有结婚也没稳定的男朋友,在美国她一直也没觉得什么不对,后来回北京呆了两个多月,就又跑到美国去了。这是因为在中国一个单身大龄女性,众人的目光、私语和表情都让她特别受不了。所以一个女人真的能做到自己想做的吗?而不去承担社会、舆论,或者其他男性意识下的目光,我觉得这是很难的,因为社会的现实如此,而你生活在这个社会中,真的要自由的代价是相当大的。女人怎么从现实生活中去行动,去追求这种自由,我觉得还是要考虑的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