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新邵洪灾17人遇难(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02日02:09 新京报
  35人失踪,受灾群众达54600余人
新邵洪灾17人遇难(组图)
  太芝庙乡,洪灾后村民逃离家园。6月1日凌晨0时30分左右,湖南省新邵县突降暴雨,引发山洪,共4个乡镇受灾。
新邵洪灾17人遇难(组图)
太芝庙乡,孙缅丽经营的一家小杂货铺被洪水冲垮。

新邵洪灾17人遇难(组图)
武警官兵在洪水中拼搏。

  本报综合报道6月1日凌晨0时30分左右,湖南省新邵县突降暴雨,引发山洪,龙山脚下的太芝庙乡、潭府乡、陈家坊镇和雀塘镇共4个乡镇受灾。据当地政府部门最新披露,这起新邵县建县以来最严重的山洪现已造成17人死亡,失踪35人,受灾群众54600余人。据初步统计,此次湖南洪灾,共造成全省死亡人数已达22人,另有多人失踪。

  在新邵县1日17时许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新邵县委宣传部长申桂荣介绍,灾害发生时间确定为1日凌晨零点30分左右,山洪暴发后,沿龙山河岸20公里内近47个村的村民严重受灾,受灾群众54600余人,倒塌房屋3560栋,淹没农田5万6千余亩。

  灾害还造成部分乡镇交通、电力、通讯全部中断。据了解,受灾最严重的太芝庙乡至今交通、电力、通讯全部中断。在潭府乡跃进村,县级公路已被冲断,目前还有400多名村民被围困。

  据政府部门透露,太芝庙乡乡长唐飞、党委副书记李映辉在组织群众抢修救灾时牺牲,当时他们乘坐的车辆在太芝庙乡主干道上被洪水冲走,车上共有7名干部,只有1人跳车逃生。失踪人员里还有太芝庙乡中学5名学生。

  据新华社、《潇湘晨报》消息

  暴雨山洪袭击湖南 44万人受灾

  紧急转移群众超过10万人

  本报综合报道 5月30日至6月1日,湖南省迎来入汛以来强度最大一次强降雨过程。资水、沅水及湘江中下游沿线水位上涨迅速。

  湖南省邵阳市、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娄底市等地遭遇特大暴雨山洪袭击。据湖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介绍,5月30日湖南省共有8个县市出现暴雨。5月31日至6月1日有24个县市出现暴雨和特大暴雨,其中日降雨量超过100毫米的县市就有5个,暴雨中心24小时降雨量超过200毫米。受此次暴雨山洪影响,湖南省怀化市、娄底市等部分地区主要道路交通中断。从昨日凌晨开始,凤滩、五强溪、柘溪等大型水库相继迎来洪峰,并加大泄洪流量,怀化、益阳等地一些中小型水库也开闸泄洪。

  来自益阳市防汛抗旱指挥部的消息称,根据资水上游降雨情况和天气形势,柘溪水库还有加大泄量的可能,“资水流域防汛工作已经进入实战阶段”。为迎战资江今年第一次洪峰,益阳市在所有超警戒水位堤段部署了5000名劳力查险处险,所有分管领导全部上堤现场指挥。

  受强降雨影响,邵阳、娄底、怀化、益阳、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等地发生比较严重的山洪灾害,部分受灾地区交通、电力全部中断,救灾任务十分繁重。

  灾情发生后,湖南省委书记杨正午当即要求邵阳等地市县领导设法尽快到现场组织抢救;省直部门也要尽快组织相关人员到灾区指导救灾工作;并要求湖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紧急通告各地务必做好防御山洪灾害和水库保安工作。目前,湖南省相关领导分别赴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益阳、邵阳指挥抗灾救灾工作。

  据初步统计,湖南省受灾人口44万人,紧急转移群众超过10万人,部分受灾地区被洪水围困,交通通讯中断,具体情况正在进一步调查。另据湖南省气象台预报,湘中以南部分地区今日仍有大到暴雨,防汛形势骤然紧张。

  据新华社、《潇湘晨报》消息

  民政部响应湖南洪涝灾情

  据新华社北京6月1日电 记者从民政部获悉,针对这两天湖南部分地区发生的洪涝灾情,民政部启动四级救灾应急响应。

  根据《民政部应对自然灾害工作规程》,民政部在1日16时启动四级响应,相关司局进入应急工作状态,并派出了宋继华巡视员率领的救灾工作组赶赴灾区。

  据了解,从5月31日8时至6月1日8时湖南省的沅江、资水、湘江流域中下游普降暴雨,邵阳市的邵东县和新邵县、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泸溪县和永顺县、怀化市的溆浦县和沅陵县,以及娄底市各县(市、区)均发生了较大规模的洪涝灾害,其中娄底市的涟源市和邵阳市的新邵县受灾较为严重。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雀巢奶粉碘含量超标
口蹄疫疫情进展
高考最后冲刺
日本甲级战犯罪行
二战重大战役回顾
诺贝尔奖得主来京
汽车笑话集锦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中国艾滋病调查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