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房市迎来“六一”节点·“房地产新政”首日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02日08:50 工人日报天讯在线

  配套措施又出:六一开征营业税

  本报北京6月1日讯(实习生尉玲玲)按照“七部门意见”,从今天开始,个人购买住房两年内转让,将按照其取得的售房收入全额征收营业税。5月30日,建设部、国家税务总局、财政部联合下发通知,规定个人购买住房,以取得的房屋产权证或契税完税证明上所注明的时间作为其购房时间。该通知是对“七部门意见”的补充界定,也就是说以后购买住房时
间可以以取得房产证或者是以交纳契税并取得证明为标准。

  《通知》明确了房地产业所涉营业税的相关政策及住房平均交易价格的计算办法。同时明确,对单位或个人将购买住房对外销售的,市、县房地产管理部门应在办理房屋权属登记的当月,向同级地方税务、财政部门提供权属登记房屋的坐落、产权人、房屋面积、成交价格信息。

  《通知》强调,建设部门在办理房地产权属登记时,要严把“先税后证”关。各级房地产管理部门在办理房地产权属登记时,应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契税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的规定,要求纳税人出具完税(或减免)凭证;对于未出具完税(或减免)凭证的,房地产管理部门不得办理权属登记。

  亏损定局欲哭无泪

  上海:炒客失去投机市场

  本报上海6月1日电(特约记者夏云)6月1日,房地产新政如期实施,上海日前也出台了细化可享受优惠政策的普通住房的具体标准和相关税收政策。这对于炒房者来说,打击的力度是巨大的。

  不过,业内人士认为,“个人购买住房不足两年转手交易,销售时按其取得的售房收入全额征收营业税”,对炒房客的威胁,比较而言还不是最大的,真正厉害的是前段时间推出的严格禁止期房转让、抵押的政策,由于严格禁止转按揭、禁止中介帮助客户垫资还款,使不少炒房客欲哭无泪,真正失去了投机的市场。

  一个靠做房产中介起家的炒房客手里还持有的4套房,由于都是期房,现在无法交易。因此,6月1日的“大限”,对他来说没有任何意义,他说,前些日子尽管有关部门也出台各种规范房地产市场的政策,对二手期房的交易也有限制,但各种打擦边球的操作还是能进行的。他的二手期房就是那时买进的,现在出台的实施细则对如何交易、享受优惠所需要的条件都明确了,手里的房产现在只得继续持有,亏损是肯定的了。

  房产新政的出台,对于真正需要购买新房的消费者来说,是更多了一分从容,最近不少楼盘对外开盘,消费者不仅不用排队,还可以笃定地挑到中意的房型。尽管新盘销售并不像过去那样火爆,但开发商并没有大幅度降低价格,如老西门新苑的均价为每平方米2.5万元,内环线以内的新昌苑每平方米标价为2万元,显示出开发商对楼盘的销售仍然抱有信心。

  又讯昨晚,上海出台房地产税收细则,对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普通住房作出具体界定,并规定凡在2005年6月1日后购买非普通住房的,按3%税率征收契税。

  上海市规定,凡在6月1日后购买非普通住房的,按3%税率征收契税。凡个人在2005年5月31日前购买商品住房已取得发票尚未缴纳契税的,仍可按3%税率减半征收,但必须在2005年7月31日前缴清。

  楼花转让停办

  广州:二手房交易大幅下降

  6月1日上午仅放号90个,5月一天曾达740个

  本报广州6月1日电(记者叶小钟实习生陈丹平)今天是“七部门意见”开始实施的第一天。上午,记者来到广州市房地产交易中心,尽管这里依然挤满了办理各项业务的市民,但二手房交易大幅降落。截至中午12点,二手房交易受理放号数仅有90个。

  据了解,以往每天上午放号约160多个,一天下来大约300~400个。而自从5月份下半月以来,平均每天达到500个,最高峰达到一天740个,而昨天上午10时半,办理房屋过户手续的已经发了450个号。

  记者在广州市房地产交易中心还看到一则通知,“从2005年6月1日起,我所暂停受理预售合同转让申请”。据了解,从今天起,广州决定停办楼花转让。

  此前,关系到购房契税优惠的广东普通与非普通住宅的区分标准已经在昨天傍晚有了定论:普通住宅套内建筑面积不超过120平方米,各地级市上浮幅度不得超过10%。换言之,套内面积大于132平方米的住宅,今后再难享受1.5%的契税优惠,而是要按照3%翻倍征收。

  广州一家大型房地产中介公司的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不少人认为新政策对中介公司影响大。二手楼市的近期总体价格的确有小幅回落,但各大中介公司都积极帮助买卖双方消化政策和适应形势,尽量把影响降到最低,因此二手楼市仍然是比较稳定和健康的。

  该负责人认为,新政对市民购买新房的信心造成一定的影响,呼吁房产商加快办理房产证的进程,让置业者重拾信心。

  北京:咨询电话铃声不断

  短线客关心如何规避税收

  长线客关心“以房养房”、“以租抵贷”

  本报北京6月1日讯(记者刘静)今天是房产新政实施的第一天。然而,据记者观察,北京的房价并没有因房产新政而发生明显变化,大多数开发商都在按照预先的房价销售;来自二级市场的消息是,二手房挂牌量没有显著增加,整个市场依然反应平淡。

  记者今天还从房地产经纪公司了解到,咨询房产政策的电话开始明显增加。在这些咨询电话中,短线的投资者关心的是如何规避税收,而长线投资者关心的是“以房养房”、“以租抵贷”这些投资方式是否依然可行。

  有关人士表示,对于投资期限还未满2年的短期投资者来说,先采取“以房养房”的策略相对来说比较科学、合理;对于投资期限已经超过2年的投资者来说,采取“以房养房”或者“以租抵贷”则未必就是最佳方案。

  这位人士分析,从今年3月17日开始,5年期以上银行按揭贷款年利率是5.51%,而对于二次置业贷款购房将执行6.12%或更高的房贷利率。也就是说当前房产投资的资金成本最低为5.51%,如果出租房产的年收益率低于5.51%,则出租方案显然不如出售该房产。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雀巢奶粉碘含量超标
口蹄疫疫情进展
高考最后冲刺
日本甲级战犯罪行
二战重大战役回顾
诺贝尔奖得主来京
汽车笑话集锦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中国艾滋病调查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