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大站车”事故引争论 公交车是否适合上高架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02日09:48 上海青年报

  一起连环相撞的交通事故再次让46路跨线大站车成为市民瞩目的焦点。相关主管部门在事故发生后第一时间掀起了一波有关上海公交行业安全教育和检查的“风暴”。与此同时,有关“公交车上高架是否合适”的问题再度在专家、行业管理部门以及运营企业间引起讨论。

  “当时车上没有乘客,真是不幸中的万幸!”这句从46路跨线大站车事故现场目击者
口中发出的感叹,时隔一天后再次出现在参加昨天会议的40多位公交企业安全部门经理的彼此交流对话中。虽然已没人记得上海的高架道路首次出现公交车是多久之前,但有关“公交车上高架存在安全隐患”的担忧却一直延续到今天。相对的,持“杞人忧天”观点的也大有人在。

  支持的声音公交上高架已过三道安全关

  据不完全统计,上海目前已有10多条公交线的运营线路涉及高架路段,其中就包括部分“2”字头的高峰线和全部机场线路。在上海市公共交通客运管理处办公室副主任吕高生的记忆中,公交71路B线就是其中很成功的例子。

  “当时上海出现了一批分A/B线的公交线路,其主要作用就是为了方便市民出行。”据吕高生介绍,当时公交管理部门集中收到市民意见,反映公交71路行驶距离太长,不仅难以保证班次准点率,每到高峰时段还拥挤异常。为此公交管理部门和相关公交企业经过现场考察后,很快开辟出一条“兄弟”线路:其站点设置不仅照顾到几个客流较集中区域的市民乘车需求,还通过上高架“飞越”逢高峰必堵的延安西路交通瓶颈段落。而为了方便乘客区分,管理部门将走高架的71路命名为“71路B”线。

  对于公交车是否适合走高架,吕高生认为在先决条件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公交车驶上高架无可厚非。据了解,在一辆日常运营的公交车开上高架匝道前,至少要经过“运营企业报批-交通主管部门审批-公交处备案”的流程。“管理部门首先会对申请线路是否有必要走高架进行评估,同时还要测算所涉及的高架路段的车流情况。即使审批下来后,作为运营企业来说,他们往往用公司里型号最新、状态最好的车辆走高架线。”一位熟悉公交线路审批流程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据了解,在这次“5.31”事故中肇事车就是一辆上线才1年多,价值近90万元人民币的申沃高档城市客车。

  反对的声音高速公交太危险高架不易疏散客流

  记者查阅了《上海市道路交通管理条例》,在明确禁止驶入高架道路的车型中,除了已从上海公交行业“绝迹”的绞接式客车外,并没有对公交车辆上高架进行限制。不过有业内专家却认为,公交车的几大“硬伤”决定了它庞大的身躯并不适合在高架行驶。

  “首当其冲的就是行车安全问题,公交车首先应当是‘准时、安全、便捷的大容量交通出行方式’,在其中安全因素是重中之重。”专家指出目前上海公交车在地面道路的正常时速范围约为25-40千米,遇到拥堵甚至可能低至时速15千米。“但高架道路对车速的要求为60-80千米/小时,在道路通畅情况下,低于该时速行驶将被视作违章行为。而80千米的时速已经可以赶超目前上海地铁在运营时段的最高时速了。”专家指出,目前上海公交车超载现象较为普遍,一旦车辆在高速状态下急刹车或发生碰撞事故,极容易造成群死群伤的恶性事故。“目前以VOLVO为代表的高档公交车已能够轻松达到时速80千米的要求,但与轨道交通的本质区别在于,公交车受外界因素干扰的可能性远大于地铁,因此其在高速行驶下的安全性不能与地铁相提并论。”

  其次,高架道路并不具备遇急客流疏散条件。专家指出,虽然目前上海公交管理部门加强了对运营车辆的例行安检,但并不能100%保证车辆在行驶中不出现故障。“地面行驶的公交车抛锚或遭遇事故,乘客可以选择换乘后援公交车;但很难想象在车流如梭的高架道路上,乘客除了焦急等待拖车外能有更好的选择。”据了解,几年前曾有人大代表提议在高架上设置公交站点,乘客可以通过升降电梯上下高架。但最终这一方案未被采纳,除了成本太高外,其方便性也不尽人意。

  公交车上高架道路还可能对“排堵保畅”产生负面影响。专家指出,由于目前上海的公交车长度越为10-12米,一辆车就占据了三辆小车的路面资源,在高架道路路况日趋吃紧的情况下,公交车尚不适宜在上面进行日常运营。

  公交经营企业公交上高架不为赚钱只为便民

  “对于目前市场化运作的公交企业而言,当然希望通过多停靠站点增加收入———但市民的出行方便仍是最重要的。”开出46路跨线大站车的五汽冠忠营运部经理沈培国坦言。据沈经理介绍,在目前公交企业普遍效益不佳的情况下,车票收入的多少对企业效益举足轻重。显而易见的是,在同一条线路上停站次数与营收成呈正比关系。

  当时交通主管部门开出46路跨线大站车是为了给轨道交通一号线北延伸段“分流减压”,起到另一层面“排堵保畅”的目的。虽然运营一个月后又对线路进行了优化,但目前客流情况仍不理想。据了解,在工作日早晨6∶30-7∶30短短一小时运营周期里,46路跨线大站车平均客流只有30多人次;而同样走高架的712路大站车也与之同病相怜。“即使是‘五一’黄金周后调整46路跨线大站车线路,撤掉3个中途站,也完全是出于方便更多市民出行角度考虑。”沈培国表示。

  五汽冠忠营运部副经理邵建跃表示,在讨论公交车是否适合上高架问题前,首先要考虑的是公交车驾驶员素质的问题。“目前绝大多数交通事故是由于驾驶员操作不当酿成而非车况问题,加强驾驶员的安全教育将大大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本报记者张昱欣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雀巢奶粉碘含量超标
口蹄疫疫情进展
高考最后冲刺
日本甲级战犯罪行
二战重大战役回顾
诺贝尔奖得主来京
汽车笑话集锦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中国艾滋病调查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