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发改委全面降低抗生素类药价 医药企业损失惨重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02日15:12 温州新闻网

  降价,还是降价!今年从一月到五月,短短5个月的时间,有关药价的“重磅炸弹”消息已经响了3次。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4年底,我国先后16次将药品降价,累计降价金额达300亿元。而近日有关发改委将再次降低22种医保目录药价的消息让业界骤然紧张,股市上二级市场的医药板块“说风就是雨”,多只医药股应声大幅下挫。

  在等待官方最后正式消息的紧张关口,另一更大消息突然“爆炸”,“卫生部已经确定将取消医院药品加价15%”,这个消息以最快的速度在业内传播。坊间传言,具体实施的时间表及方案官方已经酝酿几年,“几年前开始就在企业征求过意见,但后来不了了之,此次降价与该消息前后脚出现含义颇丰”。

  与此前十多次的降价明显不同,此次酝酿中的调价目标指向明确,直接锁定价格一直偏高的抗感染类药物和生物制药产品。“如果政策落地,降价后抗感染类药物市场的药品基本被一网打尽,医院将基本上没有其他利润和价格更高的药物来代替被降价的药品”,分析人士指出,“再结合医院将取消药品加价的政策推测,医药生产企业的经营模式和医院的盈利模式重新调整都具有了可行性。”

  22种药品酝酿降价

  中成药将是下一目标

  据透露,这次降价所涉及的品种共有22种,都是在临床使用量上非常大的品种,主要以头孢曲松、左氧氟沙星、氧氟沙星、阿奇霉素、克林霉素等抗生素为主,同时还有胸腺肽、干扰素、水溶性多种维生素等新进医保目录的品种,这22种药品中有11个品种在发改委之前的几轮降价中已经涉及。

  据分析,此次降价可能是历次降价中幅度最大的一次,这将更好地促使百姓长远低价用药,打击药品中间销售环节。但同时也将给医药工业企业带来极大冲击,进一步挤压行业利润。

  虽然从目前了解的情况看,此次的降价只针对化学药和生物制药,但业内人士普遍认为,降价的范围可能会扩大到全行业,高端药品的降价幅度将会大于低端药品的降价幅度,包括中药在内的其他药品也将面临降价的压力。在具体的实施上,将会根据目前公布的情况,抗感染类药物和生物药品先行,然后再逐步扩大到其他种类的药品。

  数千万银子打水漂

  医药企业损失惨重

  广东知名的抗生素生产企业白云山制药总厂厂长陈矛告诉记者,在去年的抗生素降价中,损失超过3000万。虽然陈矛称次降价带来的损失正在估算,但据其预测,至少也在5000万以上。“这几年抗生素一直在降价,该品种的毛利率平均每年都下降10%-20%。除了明白损失的5000万外,降价的风波还有可能波及现在已经进入各个销售环节的存货,这个损失目前难以预测。”陈矛接受采访时透露,虽然此次降价的品种中白云山几乎八成都有,但是由于销售渠道中,医院仅占到抗生素销售额的20%-30%,所以还有回旋的余地。但是对于一直单纯依赖医院销售的抗生素生产企业来说,“它将遇到致命的打击。”

  与陈矛的话相印证的是,近期二级市场上医药板快下跌比较突出。民安证券研究员刘伟预测,2004年抗生素的限价和限售政策已经对医药行业造成了很大的打击,使得医药行业2004年效益较2003年同期大幅度下滑,而在2005年初医药行业刚刚呈现恢复性增长的情况下,此次的降价如果实施必然使医药行业再次陷入不利的局面,肯定将引起市场对医药企业2005年业绩的全面担忧。从目前公布的降价药品的品种来看,主要是一些盈利能力较强的抗感染类药物,对多数化学制药类企业的经营将产生影响,上市公司包括华北制药、鲁抗医药、哈药集团和浙江医药等国家大型化学制药企业的业绩可能都将会遭遇“寒流”。

  抗生素类药全面降价

  医院药厂赚钱方式都将“变脸”

  数据显示,老百姓在药店购买药品的量仅有全部药品销量的两成左右,医疗机构仍然是药品销售的主渠道。一位医生告诉记者,病人在他们医院看病时所开的处方,基本上都是在本院取药。而对于粉针类静脉用药,大多数医院都拒绝使用病人从医院外带来的药。“现在对于医疗事故的担忧、怕惹上医疗官司造成很多医生不愿意承担风险,认为一旦出了事,责任难辨。”

  一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尖锐地指出,“从1997年10月国家首次降低药价,药品价格已经降了10多次,其中抗生素降价7次,但结果却是屡降屡高,降价的速度远比不上所谓新药的上市速度,比不上医院选择用药的变化速度。抗生素按品种、剂型和包装来分可达几千种,医院的选择余地非常大。如果利润少了,可以用其它替代产品,如果你的进价不能降低,愿意降低的厂家多着呢,以头孢为例,全国就有大小近300家药企生产。”

  从历年来的降价反应上看,由于医院在药品特别是抗感染类药品上使用和销售上的垄断优势,每次降价医院总用价格和利润更高的抗感染药物来取代被降价的药物,利润低的药品逐步被医院、流通商和生产企业淘汰,企业的生产向利润高的药品倾斜,因此国家的调价措施并没有体现出相应的效果。而这次国家调价的目标很明显就是价格偏高的抗感染类药物和生物制药产品,降价后抗感染类药物市场的药品基本被全面降低,医院基本上没有其他利润和价格更高的药物来代替被降价的药品,“这使得医药生产企业的经营模式和医院的盈利模式进行重新调整成为可能”。

  降价成本无法传导下游

  药企可能会使出“灰色招式”

  据分析,药品价格的下调将会压缩代理商的利润空间,而企业必然会给代理商一些让利的优惠政策,应该说对销售量的影响并不会太大。但由于去年以来生产原料的成本不断上涨,而化学制药企业无法向下游传导,很可能进一步降低毛利率。陈矛直言“我们去年的销售量是增加的,但是利润出现缩水。”

  一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则认为,利润不断下降的时候,为了求生,制药企业经常会使用一些“灰色招式”。譬如,企业可能展开“药品重生行动”。就是为药品重新命名、重新包装、重新添加辅料、重新申请批号,从而达到重新定价的目的。以往的这种案例数不胜数,如将红霉素改名为“抗生红霉素”,将黄连素改为“盐酸小檗碱片”,将20粒装改为10粒装,改单一成分改为复方产品等等,手法不一而足。治疗头痛感冒的阿司匹林,原来的价格为每10片0.3元,更名为“巴米尔”后,价格变为每10片6.3元,价格翻了20倍!而另一个惯用手法就是停止供货。还有的厂家在短时间内停止销售,一旦它认为监管不是那么严了,再将价格涨上来;而当厂家真的觉得产品利润接近“底线”后会自动停产,转而生产档次更高、价格更贵、利润更大的产品,这也是许多廉价药品逐渐销声匿迹的原因。

  降价是循序渐进过程

  消费者短期内难以觉察

  虽然国家多次降价,但是由于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消费者短期内可能感觉不到。但从长远来看,取消医药药品销售上的加价和实施降价后减少流通环节的费用,将逐步转移医院盈利对药品销售的依赖,从而改变目前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赢利模式,最终消费者获得实惠。

  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曾指出,目前纳入政府定价范围的药品从销售额看,仅占市场份额的40%左右。近年来,部分企业自主定价的药品价格不断上涨,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政府降低药品价格的效果。还有,价格较高的新药不断出现,即使在药价下降的情况下,用药结构和用药水平的提高,也影响了患者的药品实际支出费用。此外,我国药品价格实行市场调节价、政府指导价和政府定价3种形式。如果稍加留意就会发现,政府数次降的是“最高零售价”,它是“政府指导价”。而许多药店在实际操作中,出于种种原因,其零售价格有很多早已低于这个指导价,会出现消费者已经享受到低价但也不会有什么受惠的感觉。本报记者 沈昀(来源:南方日报)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雀巢奶粉碘含量超标
口蹄疫疫情进展
高考最后冲刺
日本甲级战犯罪行
二战重大战役回顾
诺贝尔奖得主来京
汽车笑话集锦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中国艾滋病调查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