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觉得是就是”走向“爵士”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02日15:38 国际先驱导报 | ||||||||
中国有一定水准的本土爵士乐手不足百人,纽约注册的职业爵士音乐家则达到一万多人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苗红报道 京城不大的爵士圈内流传过一句玩笑话——爵士,觉得是
解放灵魂的即兴力量 爵士乐是美国黑奴创造的,摇篮地就在南部路易斯安那州的一座亚热带港口城市——新奥尔良。而今,爵士乐的无限魅力已广播四方,今日的“世界爵士之都”非纽约莫属。 爵士乐各种流派的诞生和风格的形成都与时代的变迁息息相关,厚重的爵士乐历史昭示了这种音乐的“与时俱进”,而照亮爵士乐发展道路的爵士乐大师们绝对功不可没,众多令人仰慕的爵士大师之中黑人居多也绝对是不争的事实。 原生态的爵士乐骨子里散射着解放灵魂的即兴力量,经过一百多年的衍生融合,爵士乐的灵性光芒依旧。全世界热爱爵士乐的人们在地球的各个角落以各自的方式聆听并感受着爵士的绚烂多彩,不同种族醉心于创造的音乐家们更是加入其中,以各自特有的方式释放着即兴能量,彼此相互“呼应”,为爵士乐拓展出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爵士“摇摆”而来 爵士乐的确“摇摆”着登陆过中国,那要回溯到上世纪30年代的上海滩,可惜国人如今只能在老电影或者老唱片里去拾起和品味往昔“摇摆爵士”的遗韵,50年之后国人再度见识到爵士乐时不禁怅然若失,痛感爵士乐已走得如此遥远! 中国爵士乐的发展确实落伍得“一塌糊涂”,爵士音乐教育在正规音乐院校是一片空白,这种近乎可与古典音乐比肩的“高级”音乐品种竟然在中国难觅栖身之地。 事情到了1993年初开始有了转机,京城冒出了中国第一所现代音乐学校——北京迷笛音乐学校。目前,京城也就只有北京迷笛音乐学校和北京现代音乐学院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涉及到爵士乐。 巧合的是1993年11月,京城发生了一件撼动人心的爵士盛事——“北京国际爵士乐集萃”,国外出色的爵士乐队和正在蹒跚学步的本土城市乐队一同被推上了爵士音乐节的舞台,掐指算来京城总共拥有过八届如此美好的国际爵士音乐节,直到2002年主办方因为拉不到商业赞助而被迫停办,但令人欣慰的是在此期间中国本土爵士音乐人开阔了眼界,他们的演奏技艺和演奏水准得到了演练和提升。 大约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最早玩摇滚的年轻人当中就有人开始迷恋爵士乐了,萨克斯梦幻般的悠扬乐声引领着他踏入了爵士的天地,成为了中国爵士乐坛的领军人物,那就是刘元。他于1995年掌舵CD Café,并将其执意打造成了磨练本土爵士乐手演奏技艺的“绝对现场”,10年的时间CD咖啡当真出息了不少年轻的本土爵士乐手。 北京上海,爵士各不同 目前,北京和上海是本土主力爵士乐手的聚集地,广州、深圳、成都、哈尔滨和沈阳也时常会有本土爵士乐手出没。未来的日子里,北京和上海有可能成为中国发展爵士乐的两个主要代表城市,两地本土爵士乐手的阵容和水平相当但各有强项,相互之间的协作与交流会日趋频繁,他们都是推动爵士乐在中国渐进发展的生力军。 上海拥有轻松消费爵士乐的观众,爵士乐对他们而言是一种消遣性的物质享受,北京则拥有注重欣赏爵士乐的观众,爵士乐对他们而言是一种陶冶情操的精神享受。在各自的情境之中,两地的本土爵士乐手都要面对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问题以及坚持自我与丧失自我的问题。爵士乐在京沪两地的发展最终肯定会形成不同的格局,理由是北京有原创的精神,上海有娱乐的风气,目前在消费能力和商业推动力方面,上海的情况要好于北京。至于爵士乐到底在哪个城市发展得更好,现在还难以预料。 目前,中国有一定水准的本土爵士乐手全部加起来恐怕还不足百人,而纽约注册的职业爵士音乐家就达到了10000多人,比较起来本土爵士乐手的数量实在是少得可怜,而且演奏水平与世界水平之间虽不能说有天壤之别,其间的差距还相当大。中国拥有的爵士音乐人确实为数不多,但国人有理由相信只要他们存在就会发展,从“觉得是就是”走向“爵士”就有希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