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放弃北大清华她无悔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03日05:39 四川新闻网-成都晚报

  四川新闻网-成都晚报讯

  1985年理科状元有两位?

  在本报登出1985年理科状元李子意的报道《“怪才”终成哈佛博士》后第二天,一位名叫于晓燕的读者打进本报电话,非常肯定地说,她的姐姐于源才是1985年的理科状元。

  为弄清事实真相,记者立即展开调查。在四川省档案馆案卷中,我们看到了于源的高考成绩——607分,这比李子意的604分确实要高。然而于源所读高中为灌县(现都江堰市,当时属于温江地区)电子工业部第二十九研究所子弟学校,她算不算成都市考生呢?为此,记者又专程查询了“成都方志网”,看到如下记载:“1983年5月,温江地区(除广汉、什邡两县外)与成都市合并”,这也就说明于源的确是我们目前发现的1985年成都市理科高考分数最高的考生。

  记者将这一情况告诉了李子意父亲。他大度地说:“没有关系,如果情况属实,我们一点儿也不介意。”他解释说,人们认为李子意是当年的高考状元,是因为当时地市合并不久,成都市区许多人还习惯只在地市合并前的“小成都”范围考虑问题,因此才出现了今天的“两个状元”。于源也表示,她同意妹妹打电话给报社,是因为很多同事和亲戚朋友都知道她是1985年理科状元,李子意的报道出现后,她怕给人以“她在骗人”的感觉。她说自己同时也有担心,因为李子意的父母多年来一直认为自己儿子是“状元”,她也担心这个消息会伤害老人。

  这个意外插曲还引出一段趣事:于源和李子意两人学的都是生物学专业,现在又都在制药行业,两人都读了博士,后来还都攻读了MBA。李子意本人现居号称“药州”的美国新泽西州,而于源本人因工作需要也曾多次前往该州。最为巧合的是本报曾登出李子意在哈佛大学哈佛雕像前的照片,在于源的相册中,我们也看到了在同样场景、以同样角度拍下的照片。“我真怀疑当时我们是不是在一个地方!”对比两张照片,于源笑着说。

  5月30日,记者走进位于高新区的成都地奥制药集团有限公司11楼于源的办公室,这位1985年理科女状元正在伏案工作。她穿着印花短袖上衣、牛仔裤、磨砂平底凉鞋,画了淡妆,剪着精神利落的短发,言谈举止都显得平和亲切。和于源聊天的过程是一种享受。今年37岁的于源爱说、爱笑、喜欢做鬼脸。她打趣说:“我从不感冒,也很少生病,几乎百毒不侵哟!”但她还希望像墙上挂着的全家福上的父亲一样瘦。快乐的心情也让她显得比实际年龄年轻。

  随着谈话的深入,我们对她有了更多了解:成绩异常优秀的她,因为经济困难,放弃了就读清华、北大的机会,选择了留川读书;她穿着母亲缝制的衣服和鞋子长大,直到小学五年级才穿上自己第一条裙子;学生物化学的她英语却超级棒,能够同声传译,她标准的英文被美国人称为“纽约英语”……这种种“不可思议”的事情都发生在于源身上,让我们不能不对这位貌似平凡的女性刮目相看。

  学历不高的父母培养出3名才女

  于源的父母都是电子工业部第二十九研究所的职工:父亲搞技术工作,中专;母亲是普通工人,初小。这样一个普通家庭却培养出令人羡慕的3朵金花:家里最有名的是老大于源,从小学起,她每次大考都是得第一,硕士毕业后进入地奥工作,如今正在读博;老二和老三则分别毕业于成都大学和西南交大,现在也都有一份不错的工作。小妹于晓燕说:“大姐是我们三姊妹中最棒的,直到现在,二十九所的人见面还总要夸我们家于老大最优秀。”

  虽然家庭条件有限,但父母却给孩子成长提供了良好的精神环境和尽可能好的物质条件。为了给三姐妹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全家数十年如一日保持一种习惯:每天只在吃晚饭时开电视,看完《新闻联播》和《天气预报》就关。父母很怕因为自己影响孩子的发展。于晓燕回忆说:“我们高考填志愿的时候,父亲常常失眠。”和许多艰苦环境成长起来的父母一样,于源的父亲常常拿自己幼年求学的艰辛来激励女儿,在大雪天往光脚板上缠些防滑的草绳就往学校跑、假期在山上放羊还要带着课本,这些真实的励志故事成了于源学习的动力。

  放弃清华、北大,她不后悔

  以于源的学习成绩,要读全国最好的高校不成问题,但她却选择了四川大学。记者好奇地询问其中原因。于源似乎有些迟疑:“我很怕你问这个问题,因为我怕父母伤心。”于源的父母是所里的普通职工,收入有限,再加上家里有3个孩子,经济条件就更显拮据。“从小我穿的都是妈妈做的衣服和鞋子。上大学前,我都不知道鞋子是可以买来穿的。”小时候简朴的生活也使她养成了节约的习惯,至今她还会把复印纸正反两面都用完才舍得扔。

  直到于源高中毕业前,家里月收入只有110元左右。在当时的情况下,如果于源选择去北京读书,她每月的生活费就需要六七十元。沉重的经济负担迫使父母提出了希望她在川内读书的要求。于源虽然很不甘心,但作为家中的老大,她很体谅父母的难处,因为怕他们伤心而不敢表现出来。最终她挑了川大这所川内最知名的高校,并选择了录取分数最高的专业——生物化学。父亲至今对此心怀愧疚:“那时我确实目光短浅,我考虑到她还有两个妹妹都在读中学,送她到北京读书费用太高,又怕孩子去北方生活不习惯。现在想想,真是委屈了她。”

  而于源则对现在的生活状态相当知足:“每次看着儿子、侄儿3个小孩在一起玩,而我们大人在一旁聊天,或者家人偶尔一起吃吃饭、打打牌,我都感到很幸福。”于源说,虽然自己算不上精英,但事业上还算不错,对社会有所贡献,也能够从社会获取一定的回报,所以她认为自己很幸福。虽然同学、朋友当中有人出国、有人钱比她多,但她一点儿也不羡慕。

  工作中的快乐分子

  于源的人生格外顺利,连父母都说,“她从没遇到过大的困难,也没让我们操过心。”1992年,成都地奥还只是一个初露头角的高科技企业,因为要开发新药,急需生物化学方面人才。对于源进行面试的是公司的两位老总,于源回忆起这段经历哈哈大笑:“当时在一座小楼里面试,他们问‘你英语怎么样’,我说‘特别好’,‘那你想不想出国’,我说‘当然想了’!他们又说你是女生恐怕不适合这工作,我说‘那有什么不一样,都是父母生的’。”结果,于源被录用,并很快就在地奥同国外公司的合作项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前于源担任地奥公司的药物研究所合成室主任,管理着4个实验室。如果说当初进地奥她有点“稀里糊涂”,后来她则在这份工作中发现了越来越多的乐趣。她出色的工作能力深受领导重视,多次被派出国学习考察,还担纲完成了多个药物的研究。在她的带领下,国家级新药奥利达注射液研制成功,至今年产值已有几千万元;她花费6年时间领导上百人建立了全国第一个多肽化合物库;非典爆发期间,她带领组员投入预防SARS药物原料的研制,通宵达旦的工作换来了国内领先的成果。1999年,于源被中科院授予“青年科学家奖”。拿出大红证书,于源自豪地说:“这个奖每两年才评一次,每次只有10个人。这是我目前获得的最大荣誉。”

  工作出色的于源曾经有不少出国机会,也有国外公司希望以优厚条件聘用她,但都被于源拒绝了。她说,之所以坚持留在现在的公司,是因为这儿有很好的科研环境,“我在这干得挺高兴的”。一位现居美国的女同学波曾带着洋老公来看于源。见面时那位“老美”问:“你喜欢自己的生物化学专业吗?”于源毫不犹豫地说:“喜欢。”“老美”竟告诉她:“你是波的众多同学中惟一一个这样说的人。”

  讲究生活质量的“小女人”

  事业成功的于源也有非常女人的一面。她的工作环境布置得充满个性。茶几上养着生机盎然的盆栽,办公室里随处可见她的得意照片:虎头虎脑的儿子,美国金门大桥前的留影,早年的全家福……在于源的书桌上除了厚厚的专业资料,还摆着形形色色的业余读物:成功学的畅销书《自动自发》、讲子女教育的《孩子不同需要不同》、网络流行段子《笑死你不偿命》。记者还看到一本《中村七日疗法》,当被问道是什么书时,于源不好意思地笑了:“是教健康减肥的。”采访中听说记者有电脑综合征,于源还特意教了一套办公室健身操给我们。她自己则把这套健身操的图示挂在办公室醒目位置,以提醒自己随时注意劳逸结合。

  妹妹于晓燕说,姐姐“有些方面真的很小女人”。她每周都坚持游泳、跳操,定期做美容,喜欢看《体线》(《Fitness》)杂志。“她绝不呆板,没有‘女强人’给人的坚硬感觉。她是一个很热爱生活的人。”最让她感动的是姐姐的厨房,每次去她都有意外发现。一些废弃的瓶瓶罐罐被于源拿来铺上纱布当成栽培器皿,而其中所养的竟是绿油油的豆苗和发芽的洋葱!

  “我老公就在楼下工作,他也是地奥的!”采访中,于源又给了我们一个意外。“他和我是研究生同学,我们是一个导师的学生。”于源还特别强调:“他比我优秀,他完成了两个国家‘863’课题,还完成了好几个国家级药物。”每天两人一起开车来公司,下班一起接儿子。下午6时,记者见到了来找于源的吴先生。他同样是一个活泼爱笑的人。面对记者的询问,他说:“我们家家务活是大家一起做的。”看到于源对他瞪眼,他赶紧说:“当然老婆干得多些,但洗碗这些活都是我干的啊!”

  本版文/实习记者 林林 摄影/谢辉

  明·日·预·告

  1977年,高考制度恢复,那一年他出生;18年后,他成为了成都市高考理科状元,被清华大学录取。现在,他在美国哈佛大学攻读博士,明年夏天毕业。

  他好动又好静,有着“动如脱兔、静若处子”般的性格。他期待通过若干年努力,事业达到一个理想的高峰,同时他又崇尚“生活是一种心态,平凡才是真”。清华之路、哈佛之路,他一路如何走过?他和同为哈佛博士的妻子有着怎样妙不可言的邂逅,他们在美国生活快乐吗?他对准备出国的学弟学妹们有何建议?

  敬请关注明日本报人物版——1995年成都市理科状元周晴。记者 张魁勇

  于源,女,37岁

  1968年出生;

  1974年起就读于四川省灌县(现都江堰市)电子工业部第二十九研究所子弟校;

  1985年考入四川大学生物化学专业学习,后被保送读研究生;

  1992年硕士毕业,进入成都地奥制药集团有限公司。

  制·胜·锦·囊

  于源的学习方法相当简单,那就是“上课认真听,课下做好复习和预习”。她说,只要课堂上老师讲授的内容学好了,课余就不需要花太多时间在功课上面。于源在学习方面的最大特点就是热爱学习、积极学习,她说“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

  状·元·支·招

  学英语真的有一些窍门

  于源对自己的英语特长也相当自豪。上学时她的英语考试就经常得满分,工作后她能够独立和老外谈判,担任各种场合的同声翻译。“每次和外商签订合同,老外都怕和我谈,我一举手他们的反应就是‘哦,她又有什么话说了’。”英语在许多人眼里宛如一道无法跨越的障碍,对于源来说却轻而易举。“主要是我感兴趣。”她这样解释。

  “学英语真的有一些窍门。”于源说起自己的英语学习方法滔滔不绝,“一是记单词的窍门,那就是把单词放在句子里,把句子放在课文里。二是一定要把眼、耳、鼻、舌、身五官都调动起来,要用嘴巴读、用耳朵听、用眼睛看。三是多阅读,多做英汉互译,小学到高中期间背课文是最好的学习方法。”读大学时于源最喜欢去锦江宾馆旁的英语角,每次她都有备而来,围绕自己要说的话题提前准备好谈话内容。“我专找老外聊,如果他们不和我谈预定的话题,我就再换个人‘兜售’我的东西。”

  采·访·手·记

  懂得感恩才是幸福的源泉

  中国有句古话“知足常乐”,于源就是这样一个人。她说自己眼中的幸福包括以下几项:身体健康、家庭和睦、能够和同事和睦相处、能用自己好的思想影响别人、给大家带来笑容。

  采访结束,于源给我们发来一封邮件:“虽然昔日的状元今天没有站在时代的浪尖上创造辉煌,但是我仍然十分珍惜取得的成绩。”她还将对她有过帮助、需要感激的人列出一大串名单:子弟校的老师,“他们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永远值得尊敬”;父母,“在经济条件极不宽裕的情况下,创造最好的条件让我受教育,值得我一生铭记和感恩”;其余还有妹妹们、先生和儿子、地奥公司的领导和长辈等等,情真意切。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周 杰 伦
无与伦比时代先锋
Beyond
Beyond激情酷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