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城市“啃老族”令父母寒心 新失业群体生存状况调查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03日07:25 新华网

  如今在众多的失业人员中出现了一个新现象:一些出生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和80年代上中期的年轻人,开始出现在失业队伍中,他们尚未就业便开始失业,或者在就业与失业之间不断游走。据调查,他们中一类是纯粹寄生虫型失业,依赖父母生存,不愿意辛苦谋生;一类是被迫失业型,由各种原因导致的就业障碍,比如学历低的人没有就业优势,学历高的人高不成低不就,完全摒弃上班这种生存方式。他们认为,在家里吃老人的、用老人的、要老人的都是应该的,做父母的就应该俯首甘为子女牛。父母活到老,累到老,被他们看做是天经地
义的事。这些现象的存在,固然与子女经济、生活条件有关,但现时敬老观念淡薄,也是重要的因素。于是有人用啃老、傍老来形容他们的状态,在一个戏谑的称呼之下,显现出令人忧虑的社会问题。辛劳一生的父母仍在操劳中渡过晚年

  父母挣的钱我来花,天经地义

  据中国老龄科研中心公布的一组调查数据,我国有65%以上的家庭存在老养小现象。有30%左右的成年人被老年人养着。他们有啃老或变相啃老的经历。所谓变相,是指晚辈想方设法不定期从父母或爷爷奶奶那里捞几个。

  时下,在许多地方的人才市场里不时出现中年人或白发苍苍的老人,他们焦虑的眼神和在人群中被拥挤的身影,让人看了心中有说不出的滋味。据了解,他们不是在为自己找工作,而是为了至今仍没有工作或工作不稳定的儿女们争取就业的机会。

  在哈尔滨市人才交流中心,记者见到了为了女儿的工作,奔波了几天的张女士。她说:我和爱人结婚晚,所以有了孩子之后,加倍的呵护。从小到大,什么事情都不让她操心,什么事情都不用她管,就希望她能快乐的成长。可现在女儿长大了,学业也完成了,却变成了懒惰、不自立的人,20多岁的人了,到现在什么也不会干。女儿大专毕业,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现在的她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家务活不仅不会干,而且动不动就支使我。总是把父母挣的钱,我来花这句话挂在嘴边。现在我和爱人的年龄越来越大了,女儿现在这样,很让我们伤心。我和爱人商量,不能让她这样,她需要得到磨练。磨练女儿,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所以找一份能够磨练人的工作,让女儿知道做事情要从一点一滴做起。

  最后,张女士无奈地说,我的溺爱害了女儿。

  版权

  新华网“焦点网谈”栏目的文章均为独家专访,任何网站、报刊、电台、电视台未经新华网许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转载。联系电话:010-63076415传真: 010-63073507

  一周排行榜

  ··········

  割肉养子,让人寒心

  为了儿女,安享晚年却变成了苦渡晚年

  现年63岁的李大娘寒心地说,我的两个儿子都不争气啊!大儿子自从下岗后,就一直呆在家里,连个对象也没有,整天无所事事,要么到外面下棋,要么就是回到家里看电视,一没有钱了就向我和老伴要,给钱的时候就高兴,不给钱的时候就说我们在他小时候没有好好教育他,现在工作丢了,我们就应该养活他。说实话,家里的经济来源只能靠我和老头子的那些退休金,一个月也只有七八百元。小儿子大学毕业和朋友合伙做生意,跟我们说做生意挣钱多,就是需要资金。于是我和老伴向亲戚们东拼西凑,借了5万元给了小儿子,告诉他不要跟大哥说,可哪里知道,一个月之内小儿子把5万元的资金全都赔进去了。大儿子知道我们给小儿子5万元钱做生意的事后,在家里闹的几乎都不能生活了。两个儿子又因为这钱的事情,打了起来,我和老伴哭都没有眼泪。无奈之下,我和老伴决定把这套60多平方米的房子卖掉,一部分钱给小儿子还钱,一部分钱给大儿子用。靠退休金,我们到养老院安度晚年,再也不想见到他们了,两个儿子让我们老俩口太伤心了。

  有关专家认为,一味替子女做这做那,百般满足他们的消费需要,而不是积极地为培养其自主意识创造良好的环境与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儿女无休止索取与无义务无责任感的依赖心理和自私观念。由此带来的结果就是一些儿女无视父母的健康和经济状况,认为吃父母、花父母的天经地义,即便父母退休了,也不手软,使本来能够安度晚年的老人只能苦度晚年。

  痴迷网络游戏,终日无所事事

  年轻人在购物的时候可曾想到过父母挣钱的辛劳?

  许多年轻人之所以沦为啃老族,是因为他们感到工作太累,对工作,他们无从下手或者根本就不想下手。年轻人就这样挥霍青春和精力,而他们正在老去的父母,却为了维持生计,埋头辛苦地工作。

  提起自己的儿子,顾先生很着急。他说,儿子大学毕业后,在一家公司做软件开发工作,应该说是一件不错的工作,可是干着干着,儿子却说工作太累了,根不适应环境,不想干了,做家长的怎么说也说不通,他现在硬是在家呆着,整日整日上网玩游戏。只有吃饭时他才能和儿子说上几句话,吃完饭后,儿子转身又去玩游戏了。

  顾先生为儿子的事情伤透了脑筋。他说,我不能这么养他一辈子,如果我不在了,他怎么活啊!谁能管他啊!真想把他赶出家门,让他一个人去生活,话虽这么说,做父亲的不忍心啊!浩浩荡荡的就业大军

  据调查, 啃老族令许多父母心痛。啃老族的存在,给社会和家庭都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社会学家认为,中国人在对子女的抚养过程中,养身往往胜过养心。多数父母对自己子女实施传统的养身之道,主要表现为父母关注子女身体是否高大健壮等生理性指标,远远超过其人格是否成熟健康等精神性指标,以至于抚养子女的重点就是其衣着是否避寒保暖,膳食是否可口营养,而孩子在精神上是否独立、人格是否成熟,却向来少有关心。

  正是这种根深蒂固的养身之道,造就了孩子在父母面前永远是孩子的性格依附哲学,使得孩子从精神上无法断奶、经济上难以独立。

  版权

  新华网“焦点网谈”栏目的文章均为独家专访,任何网站、报刊、电台、电视台未经新华网许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转载。联系电话:010-63076415传真: 010-63073507

  一周排行榜

  ··········

  关爱城市啃老族

  在银川市宁园,一位年轻人正在和三位老人一起打扑克

  劳动部《2003--2004:中国就业报告》指出,当前正面临自然新生劳动力的高峰期。专家统计,城镇新增劳动力中只有40-50%能够实现就业。广东省社会和劳动保障厅调查显示,2004年第三季度全省城镇新成长失业青年为13.56万,人数已经超过就业转失业人员。而在需要就业的人群中,16-34岁年龄段约为50.15万,占总量的83.98%。

  据了解,目前啃老族的构成主要有六类人群:一类是高校毕业生,对就业过于挑剔,总认为找不到满意的工作,这一类约占20%;二类是以工作太累太紧张、不适应为由自动离岗离职的,占10%左右;三类是创业幻想型的青年人,他们虽有强烈的创业愿望,但没有目标,缺乏真才实学,总是不成功又不愿居人篱下当个打工者,这一类约占20%;四类是频频跳槽者,跳来跳去最后漂到无事可做,这一类占10%;五类是单位里下岗的年轻人,习惯用过去轻松的工作与如今的紧张繁忙相对比,越比越不如意,干脆不就业,这一类占10%左右;最后一类是文化低、技能差,只能在中低端劳动力市场上找苦脏累工作,因怕苦怕累索性躺在家中啃父母,这一类占30%。一场疯狂的毕业典礼

  啃老族为何无法就业?清华大学社会学家孙立平分析,从成长的环境说,他们绝大部分是最初的几代独生子女,从小就是小皇帝,适应环境的能力较弱。而在以升学为取向的应试教育中,在中等教育阶段,他们又没有得到专门的职业技能训练,在就业市场中没有什么优势可言。即使是短暂就业,啃老族所从事的也大多是第三产业中的青春饭,如售货员、服务员。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能得到的就业机会越来越少。如果不引起足够的重视,啃老族将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孙立平认为,目前新失业群体中的大部分人已经步入应该成家立业的年龄阶段,没有稳定的工作,负担又日渐沉重,社会稳定将经受考验;另一方面,现阶段老失业群体已经达到峰值,今后所增加的失业人员将会主要来源于新增劳动力部分,我国未来的社会保障制度面临挑战。

  针对这一问题,在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江中联建议,首先政府应该成立专门机构帮助他们就业。建立新失业群体的动态档案,建立有效的管理办法,为妥善安排培训、就业打好基础。要就业,须有一技之长。政府要加大各种职业教育培训投入,啃老族没有经济来源,技能培训不妨免费。同时,我国应推行免费中等职业教育,从根本上解决青年就业问题。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周 杰 伦
无与伦比时代先锋
Beyond
Beyond激情酷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