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中国重要人事变动专题 > 正文

许宗衡当选深圳市市长并回答国内外记者提问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03日08:20 深圳特区报

  “面对未来的巨大挑战和压力,我没有丝毫的彷徨和犹豫;面对未来的工作和使命,我充满了信心和决心!”昨天下午,在市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新当选的市长许宗衡一句开场白,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这是许宗衡在高票当选为新一届深圳市人民政府市长后,首次在媒体面前公开亮相。新当选的副市长刘应力、吕锐锋、卓钦锐、梁道行、张思平、陈应春、闫小培也应邀出席记
者招待会。

  这场记者招待会吸引了海内外多家媒体的“眼球”。早在会议开始前一个多小时,招待会现场—市民中心多功能厅就被来自中央、省、香港和我市40多家媒体的100多名新闻记者挤得“满满当当”,各家电视台的10多部摄像机早早就摆好了“阵势”,照相机的咔嚓声此起彼伏,场面颇为壮观。

  在一个小时的记者招待会上,围绕深圳发展和市民关心的许多重大问题,许宗衡市长自始至终从容自若,有问必答,思路清晰,侃侃而谈。

  开场白:竭尽全力,恪尽职守,勇往直前,不负重托

  按照惯例,在主持人介绍完出席记者招待会的各位嘉宾后,许宗衡作了一个充满感情的开场白。

  许宗衡说,刚刚闭幕的深圳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选举我为深圳市人民政府市长。这是全市人民对我的信任和重托,我既感到荣幸,也感到责任重大。借这个机会,我衷心地感谢人民代表对我的支持和信任,衷心地感谢全市人民对我的支持和信任。

  许宗衡说,这次受命于深圳发展的关键时刻,我从鸿忠同志手上接过“市长”这根沉甸甸的接力棒,确有诚惶诚恐、如履薄冰之感。经过四分之一个世纪的奋斗历程,经过几代特区建设者的艰苦创业,深圳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较高的平台,处在一个重大的历史关头。市第四次党代会提出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努力建设和谐深圳效益深圳,到201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经济总量翻一番,人均达到12000美元的总体要求。完成这一任务,最主要的工作要落在本届政府任期内的5年。这个任务非常艰巨,也非常光荣。

  许宗衡指出,与传统的发展模式相比,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走和谐深圳和效益深圳的发展道路更加困难,对政府的工作水平和精度要求更高,每前进一步,都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艰辛和努力。这是对新一届政府班子,也是对我个人的严峻考验。

  许宗衡表示,我是一个敢于负责,也勇于负责的人。面对未来工作的巨大挑战和压力,我不会有丝毫的犹豫和彷徨,面对未来的工作和使命,我充满了信心和决心。作为改革开放的窗口和试验田,省委、省政府始终对深圳的事业高看一眼,厚爱三分,深圳市委坚强有力,领导有方,市人大、政协和全市人民也对新一届政府给予支持,寄予厚望,全市上下形成了团结干事的良好氛围,这是新一届政府班子做好工作的信心、勇气和力量来源。

  许宗衡说,古人说得好,理人之道万端,惟守公而已。只要时刻胸怀一颗为党、为民、为事业、为深圳的“公心”,我们一定会得到全市人民的理解和支持,也一定能够将我们的工作做好。我和新一届政府班子将忠实履行政府职责,竭尽全力,恪尽职守,勇往直前,不负党和人民的重托。借这个机会,我也向新闻界的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深圳的发展凝聚着你们的心血和汗水,政府工作离不开你们的帮助和支持。我真诚地希望新闻界的朋友们一如既往地关心深圳、宣传深圳和报道深圳,与深圳人民共创美好的明天。

  开场白之后,许宗衡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改革创新:将进一步向纵深发展

  《人民日报》驻深圳记者:首先,我代表《人民日报》的同事们,向市长许宗衡同志和各位副市长表示衷心的祝贺。深圳市委在前不久召开的第四次党代会上提出,深圳要高举改革创新的大旗。那么,我想请市长就深圳改革创新的优势、主要障碍以及近期的突破口这三个方面,谈一下新一届市政府班子如何去贯彻市委的精神。

  许宗衡:谢谢。经过25年的发展和积累,改革创新已经成为深圳的一张“名片”。归纳起来,深圳在改革创新方面至少有三大优势。第一个优势,深圳是靠改革创新开埠立市的,在这座城市的血液中,流淌着一种与生俱来的改革创新的精神。25年来,深圳一直承担着我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和“试验场”的使命,经过不懈探索,我们走出了一条“速度深圳”的道路,在改革创新方面有了比较深厚的沉淀和经验积累。

  第二个优势,深圳地处改革开放的前沿,经济社会发展较快,人均GDP达到7161美元,社会领域、经济领域中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也先于其它城市表现出来。这给我们带来了两个方面的结果:一是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改革创新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二是各种矛盾和问题会先凸显出来,使改革创新成为深圳获得更快发展的一种客观要求和紧迫需要。

  第三个优势,中国的改革还远远没有完成,中央仍然希望经济特区担负“窗口”和“试验场”的任务,深圳还享有特区立法权,为我们的改革留下了很大的空间,特区这块牌子本身就是我们改革的最大优势。

  当然,改革中所面临的一些障碍,或者叫阻力也是客观存在的。我想至少有两个方面:

  第一,在我们的部分干部中,安于现状、小富即安、不思进取的思想倾向依然存在。俗话说得好,穷则思变,不满足现状才想要改革。随着深圳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有些同志改革创新的劲头、动力有所弱化,这是我们面临的第一个障碍。

  第二,现在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改革初期那种皆大欢喜的改革已不复存在,每一项改革都可能触及少数人的既得利益,必然会遇到一些阻力。相对来说,改革的难度在增大。尽管这样,只要改革有利于增进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我们就要坚定不移地推进。

  事实上,深圳的改革步伐从来都没有停止过。比如说,我们推进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国企改革、自主创新的改革,经济监测预警与宏观调控领域的一些改革,以及政府自身建设,始终没有停步,也形成了一些新的亮点。坦率地说,有一些改革,我们再向前迈上半步,就有可能实现大的突破。我们要继续加以整合,系统规划、理性设计、整体推进。为此,鸿忠同志亲自倡议成立了市改革办,目前正在紧锣密鼓地谋划改革的整体推进。

  大家也注意到了,我这次受鸿忠同志委托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谈到了深圳未来五年经济社会领域的八大改革,加上政府自身的改革,实际上是九大改革。这九大改革主要是力求在三个方面取得突破。在经济领域,要朝着建立更加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突破;在社会领域,要朝着建立文明、法治、民主、和谐的社会管理体制突破;在行政管理方面,要朝着建设现代政府的方向进行突破。在这三个突破中,最关键的又是政府自身改革的突破,如果政府自身建设能够最终达到这样一个目标:建立一个责任明晰、执行力强、依法行政、廉洁高效的服务型政府,其它各项改革都可以迎刃而解。

  我相信,随着深圳市第四次党代会和这次“两会”的召开,深圳的改革将进一步向纵深发展。

  文化产业:深圳具有市场、科技、创新三大优势

  深圳电视台记者:最近几年,文化产业已成为我市产业发展中的一个亮点,第四次党代会和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要把文化产业发展成深圳的第四大支柱产业,您觉得深圳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的独特优势在哪里?

  许宗衡:深圳通过25年的努力,已经形成三大支柱产业:高新技术、现代物流和金融业。我们希望有更多的支柱产业,使深圳的产业基础更加稳定和牢固。近几年来,深圳的文化产业快速发展,2003年,文化产业占GDP的比重已经达到了4.73%,形成了一批具有竞争优势的文化企业,很有潜力成为深圳的第四大支柱产业。文化产业占地少,资源消耗少,没有污染,完全符合我们建设和谐深圳效益深圳的要求。

  中国有五千年的灿烂文明,文化资源非常丰富。如何将丰富的文化内涵转换为我们的产业优势,这需要文化与市场的结合,文化与科技的结合,文化与创新的结合。恰恰在这三个方面,深圳都具备优势。我们的市场体系比较健全,高科技的发展趋势非常好,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已经占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50.2%,我们的创新活动非常活跃,这三条就是我们的优势。正因为有这些优势,我们文化产业获得了很好的发展,华侨城的旅游、深圳动漫产业和平面设计业的崛起,精密印刷、大芬油画村等都是文化与市场、文化与科技、文化与创新成功对接的结果。现在,我们又有了文博会这个国家级的文化产业化平台,发展文化产业更是如虎添翼。

  深港合作:可以提出一个口号——为香港服务

  香港《文汇报》记者:许市长您好,请问新一届政府在新的理念下,深港合作将会出现哪些转变,新一届政府又如何看待新形势下的深港关系?

  许宗衡:毗邻香港是深圳最大的优势。深圳的经济获得快速发展,离不开香港的有力支持。我们第一家外资企业就是港资,深圳利用外资的60%来自香港。因此,本届政府将会高度重视深港之间的合作,将上届政府所确立的具体方针坚定不移地推行下去,不断提升深港合作的水平。

  历届市委市政府对深港合作高度重视,为拓展深港合作领域付出了巨大的心血和汗水。去年六月份,李鸿忠同志率领深圳市政府代表团访问香港,签署了“1+8”合作协议,实现了两个突破:一是在粤港合作框架下建立起深港政府间重大事项协商沟通机制,这个机制目前运作良好,正在发挥积极的作用;另外一个突破,是使深港主要从口岸基础设施、经贸等领域的合作拓展到科技、教育、金融、环保、旅游、文化等各方面的合作,使深港合作向更高水平、更深层次、更宽领域发展。大家都注意到了,几天前,深圳市政府与香港地铁公司刚刚签署了协议,香港地铁公司在参与深圳轨道交通4号线建设运营基础上,又签署了2号、3号线的合作备忘录,进一步加大对深圳轨道交通的投资力度和合作深度,这既是加强深港合作的一种全新模式,也充分表明了双方对于加强深港合作的信心和决心。

  本届政府将在粤港合作的框架下,继续积极推进深港两地间的合作,加强政府间的沟通协商,在提高两地经济合作的水平和提升产业水平方面,作出更大的努力。我们也可以提出一个口号——为香港服务。我们真诚地希望深圳和香港两地共同走向新的繁荣。

  公共关系:是现代政府的一项基本功

  《深圳特区报》记者:市长您好,有一句广告用语讲得很好,叫做沟通无极限。您这次也提到了沟通,那就是健全政府和市民的沟通机制,请问这一沟通机制有哪些具体内涵?

  许宗衡: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社会转型,而深圳的社会转型比其他地方更快。这就要求政府必须加快自身转型的步伐,以适应社会转型的需要。加强与市民群众之间的沟通就是促进政府转型、构建现代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

  事实上,历届市政府在加强与市民的沟通方面已经做了不少有益的尝试,比如说,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社会公示和听证制度,设立市长信箱、市长专线电话,以及市领导的电子邮箱等等。这些措施和手段,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作为一个现代政府,这些还不够。

  大家可以查阅一下《政府工作报告》的英文版,在关于健全政府与市民的沟通机制的内容里,使用了“公共关系”(publicrelation)这个概念,这是采纳了外国专家的意见,比较准确地反映了沟通机制的涵义。

  现代政府都非常注意政府自身的公共形象,重视通过改善公共关系来维护政府权威,使政府的决策能够得到市民的理解。我们一般总是简单地认为,政府做的事是为老百姓好,老百姓应该理解、主动配合。事实上,由于信息不对称等原因,市民对政府的决策内涵和它的产生过程不是很清楚。因此,可能会产生一些误解,甚至导致一些好的决策很难推行。一个善于与市民沟通的政府,才能够有效消除误解,达到共识,获得支持;反之,政府推进社会管理的力度就会弱化。

  实际上,政府没有什么东西不可以进行沟通,这方面做得好不好,主要是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问题。我们的部门和干部习惯于对上负责,不习惯于向下解释。我们必须重视解决这个问题,对于经济和社会管理中的重大决策,善于通过主动的沟通让市民去了解,从而获得市民的支持。现在,在融洽政府和市民之间的关系这一点上,我们正在进行更多层面的探索,我们建立了政府部门与企业之间的对话沟通制度,下一步,还要进一步建立政府部门定期与市民沟通的机制。实际上这项工作也已经起步,我市收听率很高的“民心桥”节目,就是这样一种尝试,李鸿忠同志第一个走进直播间,与市民直接进行沟通,拉近了政府与市民之间的距离,让市民更加了解政府在想什么、干什么。这是现代政府的一项基本功。

  深圳企业:进入500强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南方日报》记者:深圳有一些国内的龙头企业,但要成为世界500强的企业,我们认为还有较大距离,请许市长预言一下,大约还有多久,我们能看到在深圳本土成长起来的世界500强企业。

  许宗衡:世界500强企业是《财富》杂志以营业收入为标准来排定的。去年在500强中间,有15家是中国的企业,其中1家是香港和记黄埔,剩下的14家都是“国”字号的大企业,深圳目前还没有一家进入500强,但我们正在积极为此努力。特区成立25年来,深圳的土壤和环境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企业和优秀的企业家,像平安保险、招商银行、华为、中兴、华侨城集团等等,这些企业产权关系明晰,经营机制灵活,核心竞争力强,成长性非常好。这些企业是深圳的骄傲,是深圳的财富,也是深圳未来的希望。

  世界500强去年度的最低门槛是108亿美元,折合人民币接近900亿。深圳最接近这个水平的有平安保险,其营业收入为632亿元;华为是462亿元;中兴是330亿元。这些企业本身具有很好的成长性,通过他们的努力,我相信会获得很快的发展。深圳的企业最终能不能进入500强,何时进入,我想主要还是要靠企业自己的实力和努力,具体的时间恐怕要问马明哲、任正非、侯为贵这些企业家更合适。应该看到,世界500强企业每年都有进有出,昙花一现的企业在500强里也经常可以看到,关键是靠这个企业自身的积累和它的实力。作为政府来说,我们会积极地为企业和企业家创造宽松的环境,让他们能够更好地发展。深圳的企业进入500强,我认为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人口管理:最近将推出“1+5”文件

  《深圳商报》记者:深圳的人口问题也是大家非常关注的一个话题,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进一步深化人口管理体制改革。我想请问市长,这是否意味着深圳的户籍政策要作出重大的改革?

  许宗衡:关于深圳的人口总量,一共有四个数:第一个是户籍人口数,2004年是165万;第二个是常住人口数,就是户籍人口加上在深圳暂住一年以上的,是597万;第三个是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是700万;第四个是目前实际管理的人口数,是1071万,这四个数据都是准确的。

  深圳是全国大中城市中土地面积最小的城市之一,只有1953平方公里,但人口又是最多的城市之一,这一大一小说明什么问题?就是我们的人口密度,在全国的大中城市中是最高的,这就给我们管理这个社会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有效地控制人口规模,积极优化人口结构,形成联动的人口管理机制和体制,是我们当前社会管理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薄弱环节。通过两年多的调研,我们最近准备研究推出一个关于人口管理方面的“1+5”文件,内容主要涉及这么几个方面:一是建立人口管理的长效机制,二是加大人口总量的控制,三是提高人口的素质和质量,四是积极培养和引进一些满足产业需求的高技能、高学历人才。总的来讲,就是希望通过这样一些措施控制人口总量、优化人口结构、提高人口素质,使深圳的人口管理机制和体制等,达到一个比较高的水平。

  发展成果:转化为市民的实惠

  《经济日报》记者: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了让广大市民共享城市发展成果,这一提法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请问市长,在您的任期内,将如何让深圳人民的钱包更加殷实起来,让广大市民共享城市发展成果?

  许宗衡:作为人民的政府,我们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让市民能够更充分地享受到发展的成果,能够让老百姓得到更多实惠。换一句话,就是要极大地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这里我想强调三点:

  第一,发展是硬道理。共享城市发展的成果,首先是要按照效益深圳的思路抓好发展,抓出效益,把蛋糕做大,这是前提。

  第二,要力争让更多的发展成果转化为老百姓的实惠。当然,企业给你多少工资,这是由市场、企业和你的工作表现决定的。作为政府来讲,我们会制定最低工资标准,以及工资指导线来进行调控和管理。另外,还要促进社会公平,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调控垄断行业收入水平,打击劳务诈骗和欠薪行为,确保劳动所得能够踏踏实实地装入到劳动者自己的口袋中。

  第三,政府要用更多的财力来反哺社会。社会财富是广大人民群众劳动创造的,因此,我们要把更多的财力投资于公益事业、公共产品,比如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让老百姓花更少的钱,能够接受更好的教育,享受到更好的医疗服务,让老百姓的钱更值钱、更经花。

  我想,有了很好的发展,并把发展的成果转化为市民的实惠,这个城市里的市民一定会越来越幸福,越来越自豪。

  区域辐射:拓展深圳发展的有形无形空间

  香港中国通讯社记者:如何看待深圳的辐射力现状,请市长从珠三角地区、泛珠三角区域,国内,以及国际影响力等各个方面给我们阐述一下深圳扩大辐射力的计划?

  许宗衡:所谓辐射力,我理解是影响和改变别人思想和行为方式的能力。深圳的辐射力不在于它的经济总量,而在于它25年来创造了一种“速度深圳”的发展模式,为中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起到了积极的,或者是重要的推动作用,这就是它的辐射力。

  通过25年的高速发展,我们要对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作出冷静的、科学的判断。正因为如此,市委的三届十一次全体(扩大)会议、市委的工作会议和前不久召开的第四次党代会,提出了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走建设和谐深圳效益深圳的发展路子。这是我们提高辐射力的一个重大举措。深圳选择走和谐深圳效益深圳这条道路,我认为是认识上的一次飞跃,也是历史的一次必然选择。如果这条道路走出来了,我们就是一个新的创造,这个意义和辐射力是非常重大的。

  关于和珠三角、泛珠三角以及其他地区的合作,历届市委市政府都非常重视,通过加大区域合作以扩大城市对外的辐射力,促进共同发展,并取得了明显成效。我刚刚已经说到,我们与香港之间签署了“1+8”框架协议,促进了两地合作水平的提高。同样,我们去年依据省委的统一部署,正式制定了《深圳市融入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实施方案》,重点是在产业、交通、资源、能源、环保等方面开展互惠互利的合作。对深圳而言,要进一步提高对外辐射力,还有几项具体的措施:

  第一,要想辐射别人,必须把自己做强、做大。我们必须按照效益深圳发展模式保持我们经济既快又好地发展,只有自己发展好了,体量大了,服务和辐射的能力才能提高;

  第二,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比如说,我们的港口、机场、铁路干线的建设,还包括中长期市政路网的建设,对于我们提高辐射力是至关重要的;

  第三,加快推进区域经济中心、物流中心、总部经济的建设,提升深圳的服务功能和水平;

  第四,加强商贸、会展、旅游产业发展。使更多的人能够到深圳来旅游、商务和购物。通过这一系列措施,进一步拓宽深圳发展的有形空间,也进一步拓展深圳发展的无形空间,提升这个城市的辐射力和服务功能。

  交通整治:要从“硬”、“软”两方面着手

  《深圳晚报》记者:我市的交通综合治理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但因为种种原因,缓解交通拥堵的难度是越来越大了,请问许市长,您能不能给我们一个预期,在未来的几年中,我们花在路上的时间是否会越来越少?

  许宗衡:世界城市发展过程中,交通问题是普遍存在的老大难问题。我们深圳是一个什么情况?按照国际通行的标准,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的时候,机动车消费进入高峰期。2003年全市汽车就增加了13万辆,今年五月底,全市机动车拥有量已经达到73万多辆,加上外地车,机动车总量达到89万辆,直逼90万辆。今年机动车的拥有量将会达到95万辆左右,直逼100万辆。2003年香港有55万辆汽车,增长水平基本为零。考虑到深圳的辖区面积,机动车的保有量是非常高的。针对这个问题,市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优化路网结构,积极推行公共交通政策,加大交通组织和管理的力度,制定实施了近期、中期和远期的一系列措施。应该说,这两年,在汽车急剧增长的情况下,交通的情况没有明显恶化,我们在全国的大中城市中,交通状况总体上是好的。

  下一步解决交通问题,要从“硬”和“软”两个方面着手。“硬”就是要加大基础建设投入。现在轨道交通全面启动,“一横八纵”、“七横十三纵”城市干线路网等近、中和远期规划建设陆续展开。“软”的方面,一是要推行公交优先政策,鼓励大家改变出行方式,使公交的分担率达到50%以上,把路面的车流量降下来;二是要加大交通的组织和管理,包括严格查处违章车辆。同时我也利用这个机会,倡议全体市民认真遵守交通法规,主动维护我们的交通秩序,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整个交通越来越畅。

  社会治安:抓源头、抓队伍、抓严打

  深圳新闻网记者:深圳新闻网最近在网上开展了一个“我向深圳市长进一言”专题,市民提出了很多意见,其中有很多市民提到治安问题,新一届的政府将会采取什么措施改善深圳的治安问题,让深圳市民满意?

  许宗衡:现在网络发展非常快,为政府与市民沟通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渠道。我前两天浏览时,大概有500多条建议和意见,点击和登录的人数达到1.83万人次。这里,我要感谢网民对政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社会治安的问题,我和市民有同样的感觉,这是我们的切肤之痛,确实是本届政府要重点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实事求是地讲,历届市委市政府对社会治安问题是高度重视的,抓得很紧,并取得了实质性的成效。上个月的23号,中央综治委和中央组织部联合举行了2001-2004年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城市的考评活动,深圳市被授予了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优秀城市。另外,在两年一次的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评比活动中,我们连续三次获得第一名。这些都是有量化指标的。但是,老百姓仍然对社会治安不太满意。在这个问题上,李鸿忠书记做了比较好的概括,他讲了“三个确实”:第一,深圳的社会治安形势确实严峻,问题很多;第二,我们确实做了很大的努力;第三,确实开始逐步向好的方向发展,但任务还很艰巨。

  深圳的社会治安面临着极为特殊的环境,这种特殊性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二是人口结构的复杂性;三是城市发展阶段上处于矛盾集中显现的时期。因此,深圳的社会治安问题既是治安的问题,又不能简单地理解成治安问题,它是我们城市快速发展中的一些矛盾和问题的集中体现;深圳的社会治安问题,我们既要靠警察,又不能仅仅靠警察,必须要加强城市基础管理中的各个薄弱环节,从治本上入手,从源头上把一些问题解决好。

  这一次《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要通过本届政府五年的努力,使社会治安有明显好转。做好社会治安工作,市委市政府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措施:第一,抓源头,打基础。所谓抓源头,一是要加大街面、社区、重点行业及要害部位四大防控网络建设,形成立体式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二是推行社区警务,提高社区见警率;三是加大出租屋和外来人口管理。我们去年开展的“梳理行动”,为社会治安问题扫清了很多障碍,这就是抓源头、打基础。

  第二,抓队伍,强警力。要不断提高公安政法队伍的素质,积极稳妥地推进公安体制改革,推进科技强警。今年财政将拿出两个多亿,用于装备公安队伍,使他们手段更新,战斗力更强。

  第三,抓严打,保平安。始终保持对犯罪分子的高压态势,出现一个,打击一个,切实把影响恶劣的重点案件压下来,增强市民群众的安全感。

  宝安区的例子非常能够说明问题。宝安区社会治安形势一度十分严峻,去年刑事案件占到全市的35%。今年1月份宝安区委区政府为了改善辖区治安状况,态度坚决,立下了军令状,推出了“一号工程”,重拳出击,实施5个月来,刑事案件发案率大幅度下降。我们有理由相信,深圳的社会治安问题一定会得到更好的解决,五年内社会治安明显好转的目标一定能实现。作者:本报记者刘键 李文生

  相关专题:中国重要人事变动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周 杰 伦
无与伦比时代先锋
Beyond
Beyond激情酷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