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300亿:沉睡“金山”如何开掘?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03日09:20 无锡日报

  一方面是银行巨资沉淀,一方面是企业资金饥渴,破解这对矛盾是一个包含着转变经济结构、畅通信息渠道、完善信用体系的命题———

  人民银行无锡支行提供的最新统计显示:4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2981.52亿元,各项贷款余额2070.73亿元,存贷差达910.79亿元,扣除各类规定的上存资金,实际可用资金已超出300亿元。

  而同样来自人行的另一份调查却显示:一季度,我市工业企业受多种因素影响,企业产成品资金、应收账款同比分别增长31.74%和25.17%,两项资金占用过快上升,企业流动资金紧张现象愈演愈烈。

  一方面是巨资“闲置”,一方面却是资金饥渴。300亿元,一座沉睡的“金山”,等待开掘———300亿形成之惑:钱是怎样“堆”起来的?

  经济学界常常为一个问题所困惑:

  资本稀缺是发展中国家的一个基本特点,可我们却资本相对过剩,钱是在哪里堆起来的呢?面对300亿元可用资金堆滞体内,有分析认为:一是无锡经济发达,地方财力雄厚,市民存款增长速度快;二是宏观调控背景下,各家银行纷纷从防范风险角度出发,扎紧了放贷“篱笆”;三是异地贷款增长速度快,对本地资金有一个“挤出”效应。如4月末全市异地贷款本外币余额345.77亿元,比年初增加33.63亿元,增长10.77%,超过贷款平均增速2.24个百分点。

  业内人士称,形成300亿元之巨的可用资金闲置,是与我市余额存贷比过低相对应的。存贷比是目前我国约束商业银行贷款规模的最主要指标,而我市目前的余额存贷比仅为69.45%,比全省的平均水平还低4.34个百分点,比苏州、南京更分别低了8个百分点和24个百分点。尽管近年来,我市的存贷比正逐渐“爬升”,但优质项目的稀少、投放热点的缺失、金融机构的“惜贷”等,客观上极大地影响了金融资金的利用。

  300亿出路之辩:规避风险还是谋求发展关注存贷比,关注300亿元的出路。

  中小企业局有关人士介绍说,今年以来,受原料涨价等各类因素影响,企业的资金需求量不断增大,其中中小民营企业对资金的渴求更甚。而与此同时,钢铁、能源、化工等企业以及一些大集团企业也因为宏观调控不约而同陷入资金紧缺境地。虽然没有具体的统计数字,但从异地贷款的大幅度增加、民间融资的暗潮涌动不难发现这300亿元资金可以投向的广阔天地。

  然而,商业银行对这300亿元的流向却持谨慎态度。无锡中行负责人表示,业内目前的谨慎原因有三:一是由于信息不透明造成银行有效放贷的难度加大。企业的信息收集由政府部门间各自为政,银行贷前审查很难获得权威的信息;二是企业融资的外部环境未完全理顺,造成银行与企业对接的路途不通;三是信用体系的不完善,造成银行放贷风险指数上升。当然,还有贷款审批权限、无锡经济结构现状、金融机构管理机制等因素,都加剧了银行对放贷的“审慎”态度。“与其放贷带来风险,不如更稳健些将钱存好。”银行业的这种说法似乎无可厚非。

  对此,市人行有关负责人这样表示:

  “我们现在要做的是认清形势,一方面引导银企加强对接,另一方面促进更多城市建设项目早日启动,应该说有效利用这些资金是可以逐步实现的。”300亿的破冰之旅:政府银行各思良策日前,全市银行行长联席会议上,市领导对解决“企业流动资金相对紧张与银行资金相对宽松矛盾”提出明确要求,市发改委抛出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业投入、工业布局调整、城市建设和发展、重大项目建设、民营经济发展、信用体系建设等六大“绣球”,期待金融资金强势介入。所有这些,都预示着撼动沉睡的巨资“冰山”的决心。

  市人行随之提出了一系列破解之策:建议政府部门、银行、企业三方共同建立资金信息交流平台,寻求政策范围内的最大融通;建议加大企业后劲和城市发展项目的金融合作,加快行业资源整合和企业技术改造,以优质项目扩大金融合作的范围和深度;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有效整合公共信息……银行也在寻找有效市场上更下功夫,据介绍,有银行已自觉降低门槛,对三类企业———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的企业、行业发展潜力大、前景好的企业,以及财务透明、公司治理机制健全的企业增大放贷力度。

  牗朱瑛牘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周 杰 伦
无与伦比时代先锋
Beyond
Beyond激情酷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