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首席评论:反对四国联盟方案实属理性抉择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04日00:35 金羊网-羊城晚报

  刘虎

  从表面看,近日闹得沸沸扬扬的安理会改革问题,似乎是“四国联盟”和“团结谋共识”派之间的争执和斗争,事实上这一争斗仍是大国间对立关系的反映。

  日本、德国、巴西和印度组成的四国联盟要求将安理会理事国从目前的15个扩大至25
个,并增加包括以上4国在内的6个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团结谋共识”运动发动国则对上述提议持保留意见,他们支持将安理会成员国从15个增加到25个,但反对增加新常任理事国。

  其实,对于四国联盟来说,“入常”的象征意义可能大于实际获益。但是,既然象征意义是如此重大,它也就构成了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实在追求的目标,也是一种精神价值。

  在外交界,没有无理由的支持,也没有无理由的反对。当前,在组成“联盟”的四国中,美国只明确表示它支持在亚太地区最亲密的盟友日本“入常”。有人讽刺说,与其提出日本“入常”申请并必然遭遇中国的否决,还不如让美国申请获得两次投票的特权。美国支持日本不就是为了在表决时多一个盟友么?这话也许不完全准确,但它却很好地点明了安理会的现状,安理会更多的还只是一个表决机器。当大国就当前的重大国际问题发生矛盾和分歧时,当联合国机制无法协商出一个方案,或者这个方案违背美国意志时,美国最终还是会自行其是的。中国也只明确表达了支持印度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对于德国和巴西,中国表示支持的时刻尚未成熟。对于日本,在中日政治关系急转直下的时刻,要中国支持日本“入常”恐怕是难于上青天。

  我们可以欣喜地发现,过去还一度为“对日亲善”和“对日强硬”之争所困扰的中国对日外交立场,已经随着时间的检验和对真理的认知而变得明晰———对历史问题,不能以任何所谓“理性”主导下的现实利益作交换并发生妥协(支持日本“入常”能否换得利益还未为可知)。任何一个民族生存的目的不能全是出于纯粹物质理性的考虑,如果说利益的获得是为了使得自身生存得更“好”,那么这个“好”字当中也应该包括一个民族应有的尊严、情感和凝聚力。明白一个民族需要尊严,并应竭尽全力去维护它,不以其他所谓现实利益为妥协和让步的依据怎么不是一种“理性”———情感理性?

  反对日本“入常”就是这样的“情感理性”。在反对极端狭隘的民族主义的同时,我们要赞许理性的民族主义,在日本入常问题上,在一批尚存基本伦理的知识分子的呼吁下,反对日本“入常”成为了主流认识。

  中国其实并不想过于明确地在除了日本和印度之外的两国“入常”问题上过早表态,但是,四国联盟草案的出台使得中国再也退无他路,因必须反日“入常”,中国不得不对四国联盟的草案投反对票。在明确反对四国联盟方案的同时,中国选择支持“团结谋共识”运动也蕴涵着瓦解“四国联盟”支持者的用意。对于除日本之外的其他三国来说,四国联盟显然成了一个虽生必死的错误组合了。

  (晓航/编制)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雀巢奶粉碘含量超标
口蹄疫疫情进展
高考最后冲刺
日本甲级战犯罪行
二战重大战役回顾
诺贝尔奖得主来京
汽车笑话集锦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中国艾滋病调查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