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魔法”古井打望法国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04日03:37 四川新闻网-成都晚报

  四川新闻网-成都晚报讯

  本报记者 杨雪 刘杜鹃 谢辉

  繁华的春熙路口大屏幕下方突然出现了一口成都古井!原来这是一口联络友谊的“魔法”古井,在法国蒙彼利埃市也有一口这样的古井。通过这两口古井,本月17日,站在春熙
路的成都市民就可与远隔万里的法国蒙彼利埃市的市民一起,面对面进行视频聊天,届时,春熙路口大屏幕也将现场转播。据悉,这口“友谊古井”是成都和法国共同建成的“第三只眼”。

  成都古井 遥看法国

  昨日下午,记者来到春熙路北入口,三面《第三只眼》的宣传板将这口神秘的古井围住。经工作人员同意后,记者来到井旁。和老成都普通的古井一样,井台和井壁均用青砖砌成。但与普通古井不同的是,井底没有水,而且有一个显示屏,显示屏上方还有一个摄像头。

  这样就能看到法国?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井内装有麦克风,显示屏下面是电脑以及宽带接入设施,这套设施将与法国蒙彼利埃市相连,最终实现两地市民的“井中对话”。另外,成都的古井还与春熙路口的大屏幕相呼应,古井中法国的场景也将在大屏幕上显示。

  “魔井”下周调试

  本月17日是成都市和蒙彼利埃市通过古井问候的日子,昨日,《第三只眼》的制作者金江波及其团队已离蓉赴京,并陆续前往蒙彼利埃市,用6吨成都特有的青砖在蒙彼利埃街头完成《第三只眼》的法国古井部分组装。

  据悉,在古井保养期结束后,预计下周开始,这套设施将开始进行调试。在本月17日的首届蒙彼利埃中国当代艺术双年展启动仪式上,成都市和蒙彼利埃市两地官员将代表市民通过这口古井互致问候。据介绍,由于两地时差的因素,只有在下午两个城市的图像才能真正的“现场直播”,而上午、晚上都会在大屏幕和井底电视屏幕用录像方式,展现两地人们“井聊”的情况。据悉,这套设施每日预计只开放几个小时。

  作·者·解·密

  耗资20万 美术教师打造“魔井”

  设计和制作这口“魔法”古井的作者金江波目前是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的老师,由于他太太的外婆外公是成都人,金江波也可以算是半个成都女婿。今年33岁的他毕业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国画系,毕业后继续攻读数码艺术专业,成为学院第一批毕业的数码艺术专业硕士,并以优异的成绩留校任教。

  在大学的日子里,他对数码技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为以前学习的是国画,刚开始金江波对电脑和软件应用很是头疼。在课外,他开始补习电脑知识。在他看来,国画是自己的基础,是创作的源泉,而数字技术是工具,是自己手里的毛笔和宣纸,“学国画,我可以从传统当中吸取很多经验,看一些大师的作品,临摹他们的作品,但数码艺术就没有可临摹的,更多都是观念,是一种创意。它不像毛笔,一笔画下去,你能看到。数码艺术的背后有更多要敲键盘,要更多的软件和工具。”金汇波说道。上海地铁站里,有这样一幅长卷:美丽的群山,天池,草原,羊群。这是用电脑技术把十多幅照片拼接在一起的,浑然一体,那是1995年,金江波由导师指导完成的第一个数码作品。

  说到为何用“井”这样一个载体来实现城市与城市之间沟通时,金江波认为随着现代城市的扩展,工业文明的发展,在中国有着悠久历史的“井”已经渐渐消失在人们的记忆和视线里。金江波此举意图用“井”这个古老的符号,唤起生活忙碌的城市人相互沟通的愿望,实现全人类更加融洽的生活。《第三只眼》的构思开始于2002年下半年,金江波在当年的上海双年展上,利用投影录像机,实现了上海和安徽几个古镇之间的对接,首次实践了自己的创意。2004年初,在挪威国立美术馆举办的展览上,金江波将投影录像技术改进成屏幕、摄像镜头和宽频网络,让位于北欧的挪威和遥远的东方明珠上海实现了零距离接触。据悉,《第三只眼》这个作品由于动用了大量高科技,耗费高达15万元至20万元。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雀巢奶粉碘含量超标
口蹄疫疫情进展
高考最后冲刺
日本甲级战犯罪行
二战重大战役回顾
诺贝尔奖得主来京
汽车笑话集锦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中国艾滋病调查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